第二十三章 自私小人

楊六郎學藝一事定下來後,楊家大房便隻剩下三個孩子讀書了,加上二房的兩個孩子正好五個,這束脩一事也算是解決了。楊大柱曾答應會給楊二柱一家一個滿意的交代,所以事情一定下來他便讓劉氏去舊船把這個消息告訴方氏,好讓楊二柱夫婦安心。

但此時劉氏對方氏這個弟媳十分沒好感,心裏也認為是那愛斤斤計較的方氏上新船上一鬧,才逼得楊六郎最終要去給人家當學徒,所以劉氏同楊大柱鬧起別扭來、怎麽也不願意去同方氏打交道。

楊大柱無奈之下隻能遣了楊大郎前去舊船知會一聲,楊大郎心裏雖然也有些惱自家親嬸娘,但卻不敢違逆楊大柱的意思,隻得不情不願的挪動雙腿去了舊船。

話說那方氏見新船上的燈火一直沒熄,便曉得楊大柱一家正在連夜想對策,所以便拉著楊二柱坐在船頭、頻頻往新船那邊張望,一見楊大郎出了新船往自家這兒走來,立馬就起身迎了上去,竟還能當什麽事兒都沒發生過、一臉熱情的同楊大郎大招呼……

“大郎,可是你阿爹讓你來找你阿叔說話的?”

楊大郎悶悶的答了聲:“嗯。”

方氏一聽心裏大喜、臉上的笑容也越發燦爛起來,十分熱情的拉著楊大郎的胳膊,邀請道:“來來,先到船裏坐、喝口水,喝完再慢慢把你阿爹交代的話兒說給你叔、你嬸娘聽!”

這楊大郎是從隔壁船過來的,通共也就走幾步路、再一跨就到楊二柱一家住的舊船上了,這麽近、倘若他想喝水還不會在自個兒家裏喝嗎?哪還需要方氏故作熱情的拉他到舊船裏喝水?

況且眼下楊大郎覺得自家嬸娘的笑容看起來十分刺眼,再一想楊六郎明兒就不能跟著他們一起去學堂上學了,心裏不由對麵前的方氏多了幾分埋怨,更沒心思同她多說什麽家常,巴不得趕緊把話傳完離得遠遠的……

所以麵對方氏那假惺惺的熱情,楊大郎連連擺手推辭道:“嬸娘客氣了,這時辰已經不早了,侄兒就不進去裏頭打擾祖父和弟弟們歇息了,我把阿爹的話帶到後也得回去歇息了,免得明兒爬不起來、趕不及上學堂去了。”

方氏也不是真心想要拉楊大郎到船裏坐,所以楊大郎一推辭她就順勢不再拉他,而是急忙忙的問出心裏最關心的問題:“既然大郎你急著回去歇息,那就趕緊把你阿爹讓你捎的話兒說了吧!”

“阿爹說讓弟弟們明兒早些起來,先和我們家幾個小子一起把束脩送去給先生,送完再上學堂讀書,千萬不可貪睡誤了時辰。”

楊大郎一板一眼的把楊大柱的話轉述了一遍,說完便轉身要走,但這方氏卻是個極愛嚼舌根和打聽八卦的人,她見楊大郎隻硬邦邦的丟下一個結果,卻隻字不提這個結果產生的過程,心裏不由癢得像被貓爪子撓著般,臉上更是堆滿了失望的神色。

劉氏見楊大郎看都不看自己滿是失望的臉一眼,最終實在是忍不住了、還是主動伸手扯住楊大郎,訕笑著拿話哄他:“大郎,二郎和五郎能夠繼續上學堂讀書,嬸娘我心裏自是十分高興,不過嬸娘卻想多嘴問一句———你阿爹、阿娘是如何處理此事的?是最終想了法子把束脩湊齊了,還是不得已減了人頭?”

方氏的追問讓楊大郎臉色變得有些難看,但楊大郎的性子同楊大柱最像、是個耿直刻板的人,而這方氏好歹也是楊大郎的長輩,他不敢給她太重的臉色看、也不敢不回答她的問話,所以楊大郎最終繃著臉、不情不願的答了句:“阿爹從我們家幾個小子中減去了一人,束脩便變得剛剛正好。”

這楊大柱一家一晚上都沒下過船,一直坐在舊船上、密切關注著新船的方氏豈會不知道?

這楊大柱一家既然沒下過船,那方氏自是早就猜到他們是用了什麽法子解決束脩不足這個問題,眼下她這般故作不解的追問,其實隻是想引楊大郎講出誰是那被減去的人罷了。

所以楊大郎才一答完話,方氏就緊跟著問道:“那你們兄弟幾個,是哪個被你阿爹給減下來了?”

這方氏明顯是哪壺不開偏提哪壺,楊大郎眼下心裏正為楊六郎為了幾個哥哥做出犧牲而感到愧疚和難過,心裏更是因此事而感到悶悶不樂,可方氏這個罪魁禍首卻像是故意的般、一再的揭他的傷口,這讓楊大郎就算脾氣再好、也最終失去了最後一絲耐性,隻草草的答了句“六郎今後不上學堂去了”,便不再理會方氏徑直回到自家那條船上。

而方氏聽了答案後臉上有著濃濃的失望神色,看著楊大郎那漸行漸遠的背影、喃喃自語道:“真是對有心思的夫妻,竟讓最小、最不會讀書的六郎輟了學……”

一旁的楊二柱見方氏自個兒嘀嘀咕咕的抱怨著,神色隱約還帶著一絲不滿足和怨憤,這讓他有些不悅的訓了句:“眼下我們家的兩個混小子都可以繼續上學堂讀書,你的心願大哥、大嫂也都滿足了,你還有什麽不滿?那兩個混小子能繼續讀下去你就該知足了,你管大哥減了誰下來做什麽?”

方氏聞言狠狠的瞪了楊二柱一眼,罵道:“你這榆木腦袋懂什麽?!要是大哥把像大郎這種總是得先生誇獎的人減下來,那我們二郎和五郎在學堂裏不就少個了對手?沒了大郎這倍得先生歡喜的人在,我們二郎和五郎還愁得不到先生的青眼?”

方氏這番自私自利、蠻不講理的話兒,頓時讓楊二柱氣得臉色鐵青,忍不住沉著臉再訓了她一句:“你怎會有這樣的念頭呢?這無論是大哥的兒子還是我們的兒子,不都是我們楊家的後人?他們隨便哪一個將來有了出息,還不是我們整個楊家的人臉上都有光?你怎能說出……”

以方氏的性子哪能讓楊二柱訓住她?以為楊二柱隻要敢訓方氏,最終都以被方氏反訓一頓、外加冷嘲熱諷一番告終,這一次也依然不例外……

隻見楊二柱話還沒全說完,方氏就叉著腰、指著他的鼻子罵道:“什麽整個楊家的人都會臉上有光?我看是他大房一家臉上有光吧?!你也別把你大哥想得那般好,我告訴你、他們夫婦也不是什麽省油的燈!他們也是會替自己打算的人!你別指望他們將來飛黃騰達了,還會想著你這個不中用的弟弟!”

楊二柱生性老實、所以吵不過潑辣的方氏,他也怕再吵下去方氏一氣之下又要回娘家去,所以最終隻能率先讓步、低聲下氣的勸了句:“好了好了,你也別管人家是不是省油的燈了,眼下大哥、大嫂遂了你的意,你就不要再繼續抱怨下去了,一家人和和氣氣的揭過此事不好嗎?”

這楊二柱明明是讓著方氏不想同她吵,但方氏卻因為他的忍讓而更加覺得他沒用,非但沒有順著楊二柱給的台階往下走,還白著眼、毫不客氣的再衝著他冷嘲熱諷了一番:“我看要是這事兒讓你這個老二來處理,你準會把最能幫家裏幹活的大郎留下來,讓他別再繼續上學堂讀書留在家裏幫大人幹活!”

若是此事讓楊二柱來處理,他還真是會像方氏說的這樣做,他的想法其實很簡單、也很實在———既然大房那邊一定得有一個孩子不能繼續讀書,那還不如選擇已經十五歲、能夠頂得上一個勞力的楊大郎,好歹楊大郎還能幫著他們一起打漁、種田,其他那些還沒長大的孩子留下來可是什麽都幹不了!

楊二柱的想法其實很單純,這中間也沒藏著什麽彎彎道道,更不會像方氏那樣把一件簡單的事想得無不複雜,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楊二柱才會被方氏吃得死死的,更是單純的把方氏先前的冷嘲熱諷當成好話兒。

方氏的冷嘲熱諷讓楊二柱以為方氏十分懂自己的心思,當下心裏什麽怨氣都沒了,隻顧著樂嗬嗬的咧嘴兒笑,紅著臉、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還是月娥你了解我,若是真讓我來處理此事,我還真是會把大郎留下,讓年輕尚小的六郎繼續讀書,我都沒出聲你便一下猜中了我的想法,不虧是我的好渾家。”

“我呸!走走走,哪兒涼快你趕緊上哪兒呆著去,別在我眼前晃來晃去的礙眼!”

這方氏見楊二柱錯把她的諷刺當成誇獎,心裏頓時氣得不打一處來,當麵便啐了楊二柱一口、才氣哼哼的推開楊二柱自個兒回到了船艙裏。

這方氏往船艙裏一坐、再細細一想,立馬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腹、認為楊大柱夫婦心裏鬼得很,一點賠本買賣都不願意做!

方氏為何會這樣想呢?

原來楊大柱犧牲自己的兒子、成全楊二柱一家的那片好意,方氏非但一點都不領,還把那片好意當成楊大柱夫婦的心機!這方氏剛剛之所以說楊二柱會選擇讓楊大郎輟學,可不是在誇他、而是變著法子諷刺楊二柱沒楊大柱聰明!

在方氏那隻看到自家利用的眼裏,是看不到別人自我犧牲的那片好意,她隻會認為楊大柱之所以選擇讓楊六郎輟學,乃是從最大利益出發作出的決定……

方氏認為楊大柱夫婦乃是因為楊六郎書讀得不好,且是幾個兒子當中年紀最小、到學堂讀書的時間最短的孩子,她認為依著這兩樣條件把楊六郎涮下來,楊家大房便吃不了虧!橫豎楊六郎就隻讀了幾年書、認了幾個字兒,眼下不讀下去也不算吃虧,好歹今後也能寫幾個字、算算帳不是?

反倒是楊二柱想著把已經讀了好幾年書了、馬上就能參加科舉考試的楊大郎涮下來,讓方氏覺得愚蠢至極!更是認為隻有楊二柱那樣的笨人才會那樣做!所以剛剛才會被楊二柱氣得不打一處來……

若是楊家一家人知道方氏竟做了這樣的猜想,把好好的一件事、完完全全的往不同的方向猜想,定會覺得這方氏實在是可笑之極,也隻有像方氏這般自私到骨子裏去的人,才能把別人的一片好意想得麵目全非、截然相反吧?

而在另一條船上,聽了楊大郎的描述後的魚兒,誤以為方氏因楊二郎和楊五郎能夠安安穩穩的繼續上學而感到大喜,心裏不由壞壞的開始幻想以後方氏的兩個兒子、考了N年也還考不到官當的情形,更是忍不住幻想、將來方氏得知輟學的楊六郎靠著編竹製品的手藝,在自己的幫助下賺了大把銀子,那副又是嫉妒又是眼紅和後悔的嘴臉……

一幻想到這兒,魚兒便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看方氏那副吃癟嫉妒的嘴臉了,對像方氏這般自私自利的人的最大懲罰,想來就是———讓她眼睜睜的看著別人過得比自己好,而她想占便宜卻又占不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