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攜手探親

他迷迷糊糊,隻見一片血紅,下意識睜開眼睛,眼前一熱,金光刺目,嚇得他猛然側頭,瞳孔急縮下,又見瀟璿正坐在身邊。

容輝心頭一獰,嚇得一躍而起,指著瀟璿大罵:“臭婆娘,要殺要剮,悉隨尊便。爺要是皺一下眉頭,就是龜兒子!”

瀟璿忍俊不禁:“我不過用劍脊在你肩上拍了一下,你就嚇得暈過去了,果然沒皺一下眉頭。好漢,真是好漢!”她站起身來,雙手扶住容輝的肩膀,柔聲輕笑:“我是不會殺你的,安了!我為什麽要和你約作姐弟?哪個弟弟沒占過姐姐的‘便宜’,哪個姐姐又沒教訓過‘弟弟’,不是嗎?”

容輝滿心錯愕,驚得說不出話來。卻見瀟璿輕揮衣擺,向太陽跪下左膝。他滿心愧疚,又驚又喜,跟著跪下,一起撮土為爐,插草為香。又掏出半包醬牛肉,先向天祭告,正式結作“金蘭姐弟”。又席地坐下,分而食之。

瀟璿忽然問:“你現在知道我不殺你了,還回去嗎?”

容輝展臂伸了個懶腰,仰頭躺下,才見日上三竿,隻順著時辰說:“現在趕路,黃昏能到。若就此折返,不免惹人懷疑,還是回去住兩天吧!”

“之後呢?”瀟璿見他想事情從形勢入手,和自己作風暗合,心中讚許,接著問:“還回酒樓打雜?”

“家裏和蕭老約定,我明年就能開始領月錢。到時候人練機靈了,就是不想呆在鎮上,也能進府城找家大酒樓,工錢高得多。”容輝娓娓道來,話鋒又轉:“人總不能一輩子呆在這一畝三分地上,我現在有二十兩本錢,想進城坐點小買賣。”

“小買賣,買賣什麽?”瀟璿追著不放:“你說說,沒準我還能幫你。”

“元宵的花燈,春天的風箏,夏天的扇子、冰片、蓮子、綠豆,端午的艾草,重陽的菊花,冬季的幹果。”容輝早有思量,眼下如竹筒倒豆:“花燈、風箏和扇麵每年都有時興的花樣和詩文,必然供不應求。或許開始兩年生意不好,可這些都是居家必備的,總沒有進錯行當,後來總會好的!”

瀟璿點頭讚許,卻正視容輝,柔聲說:“跟我上山練武吧!”

容輝見她目光如星,閃閃發光,也有些心動:“讀書可以出仕做官,經商可以放本逐利,練武不過給人看門護院。那些江湖客持刀帶劍,拉幫結派,恃強鬥狠。一個個人五人六,說起來響當當振聾發聵,其實不過是一群在刀頭舔血的亡命漢,吃了上頓沒下頓,過了今天沒明天,還打腫臉充胖子,簡直是自欺欺人。”

瀟璿見他神遊物外,似不情願,又勸他:“你不愛練武,也跟我上山吧!以你的聰明,也能幫我不少忙。”神情凝重,語聲真摯,半似求懇。

容輝知道拗不過她,又想和她並非親生兄妹,縱然同心同言,也不過曇花一現。“她日後嫁為人婦,豈還容得下我?”於是暗暗發誓:“小天鵝,哥吃定你了!”心念急轉,點頭答應。

瀟璿見他神色古怪,目光狡黠,心中一跳,手隨意動,粉拳輕揮。“啵—”,賞了他一個“腦崩兒”,瞪眼嗔怪:“想什麽餿主意!”

容輝腦門吃痛,抱住頭“哎呦”一聲,忙岔開話題:“聽說‘太虛觀’收徒嚴格,你帶我就能上去?”

“山上供‘紫微星’,每年十月二十七齋醮帝君,開山收徒。”瀟璿鄭重解釋:“本觀子孫相傳,隻從俗家弟子家眷中收徒,到時候自有一番考驗。‘秋月酒樓’是我門下產業,蕭老能推薦你上山,我再照著你,你的日子總比當夥計好過。”

容輝自當酒保,就知道“太虛觀“是鎮上的“土朝廷”,眼下既然提起,索性道清問明:“道觀裏不是都興供‘三清’嗎,怎麽‘太虛觀’供‘紫微星’?”

瀟璿點頭解釋:“山上從前隻供‘三清’,二十年前才建了‘紫薇殿’。”話鋒暗藏,點到即止。

容輝卻聯想到“二十年前,邊境剿匪”,於是砸鍋問底:“是戰前,還是戰後?”

“聰明!”瀟璿點頭讚許:“戰後。”又告誡他:“山上魚龍混雜,該注意的,我自會提點你!”站起身來,抬腿就走。

短短幾句,字字珠璣。一問一答,已說出太多。容輝心思聰敏,想得更多,隻盼覆巢之日,別牽連自己。心歎一聲,拎起包袱,跟著起身,才覺秋風蕭瑟。山下層林盡染,滿目蒼黃。落葉飄零,正當遊子思歸。一時間遇景生情,又歎一聲,跟著下山。

二人並肩徐行,也樂得在田間小路上說笑遊玩。瀟璿在江湖生長,熟知武林掌故。容輝吃住在酒樓,消息雖靈,但見聞有限,如今能聽到“海底眼”,自然受用不盡,聽到興起時,更忍不住問出心中疑惑。

二人一路說笑,還不時追逐頑鬧一番。遇見林蔭蔽日,清泉過石之處,或是奇麗秀美之所,則停下路程,歇夠玩夠再走。走走停停,玩玩鬧鬧,其樂無窮。

容輝每年‘臘八’回家,‘元宵’才回酒樓。年年往返,駕輕就熟。兩人緊趕慢趕,黃昏時才到一處村落。夕陽斜照,炊煙繚繞,雞犬相聞,人聲寥寥,更襯得山村幽僻。

李家築了座小院,院門朝南,北是上房,橫闊三間,縱身五架,另佩一對耳房。東西一對廂房,均是三間三架。西北角堆著一垛柴草,旁邊建著廚房。周周正正,已算體麵人家。南牆下種著蔥蒜瓜蔬,院中還辟了一畝藥園。雞鳴啾啾,籬笆環圍,別具趣味。

《內經》有雲:“春為發陳,夏為蕃秀,秋為容平,冬為閉藏。”容輝家就按“發、蕃、容、閉”四字排輩,父親李蕃寧,母親許氏。長子李容光待二弟在鎮上站穩了腳,采娶了鄰村周家的女兒。

平常人家取名,旨在寓意吉祥。如這樣輩分分明的人家,祖上非富即貴。縱然後世沒落,可家風還在,左鄰右舍也不敢輕瞧。瀟璿卻在心裏嘀咕:“這樣的人家,怎麽躲到這窮鄉僻壤了……”

容輝見到母親和大嫂,一問方知,父親帶著一對兒女采藥去了。母子相聚,均是千思萬緒湧上心頭。璿玉快步上前,一揖到地:“娘親安好!”語聲微顫,十分激動。

周氏見“二叔”十月中旬就回了,隻道他闖了禍事,不由蹙起眉梢。瞥眼又見院中還站著一人,就提醒婆婆:“娘,你隻顧疼兒子,卻不疼媳婦!”

李母瞥眼嗔她:“去!我疼你的還不夠麽?”又拉著容輝上下打量。

周氏微笑湊趣:“我自然記著您的好,二兒媳婦可就要埋怨您了!”說著走出廚房,牽過瀟璿。

李母這才瞧見容輝帶了個丫頭回來,正站在一旁,俏生生滿臉尷尬。瀟璿大吃一驚,紅了臉擺手解釋:“不是……我不是!”卻見老夫人看向自己,一時羞惱交集,頓足額首,全沒了往日風采。

李母見她秀麗可人,心中喜歡,隻想是姑娘家害羞,晚上定要單獨問問。容輝忙岔開話茬:“你們別邊看她是個嬌滴滴的小丫頭……”

話沒說完,瀟璿已瞪眼嗔斥:“去!”抬手就打。容輝忙伸手按住,接著說:“她可比我大!”

女大十八變,青春少女的年齡最易分辨。婆媳二人上看下看,仍覺瀟璿不過十五、六歲。眉宇間稚氣未脫,渾然和容輝的小妹一般,心中又是羨慕,又是奇怪。

瀟璿盈盈十八,隻是自小勤煉玄門內功,幼功所積純厚,看上去才隻十五、六歲。

四人鬧到日薄西山,婆媳二人又回廚裏張羅晚飯,容輝也幫著燒火添柴。瀟璿有心幫忙,卻什麽也不會,隻好站在一旁看著,心裏十分尷尬。

李母見了好笑,親手拉開她:“好姑娘,你隻管四處瞧瞧,可別熏著!”容色慈祥,話語溫和,似看待自家兒媳。

瀟璿訕訕地走到院中,迎麵跑進一個姑娘。眉目靈動,蹦跳歡暢,正值爛漫年華,於是微笑示好。那姑娘見自家院中多了一人,心中狐疑,又見炊煙冉冉,就向廚屋呼喊:“媽媽,媽媽!這個姑娘是誰,是來看病的?”

容輝聽是妹妹聲音,放下手中幹柴,跑出門一把抱住少女,哈哈大笑:“好妹子,你終於回來了!”

那姑娘卻沒認出容輝,急得伸手亂推,連連驚叫。瀟璿看不過去,一把揪住容輝耳朵,用力拽開。這一揪力氣好大,容輝:“哎喲,哎喲!”連聲呼痛。

那姑娘也驚呼一聲,推開容輝,就廚屋裏跑。踉蹌兩步,一頭撞在母親懷裏。李母扭過她身,笑著指給她看:“你不認得他了?”

姑娘眨了眨眼睛,臉上驚詫歡喜,兼而有之,又跳上去喊:“二哥?”這一語說得抽抽噎噎,人又撲進容輝懷裏,“嚶嚶”哭泣起來,正是容輝的三妹,容雪。

容輝見去年的黃毛丫頭已生得亭亭玉立,也喜動顏色,拉著她上看下看。瀟璿見世間親情竟有如斯者,心中又是羨慕,又是奇怪。轉念想起自己生是孤兒,獨闖江湖,無依無靠,心中湧起一陣酸楚,怔怔落下淚來。

容雪瞥眼見瀟璿也在一旁流淚,抽噎低詢:“姑娘,你哭什麽!”容輝輕輕拍她肩膀,拿二人打趣:“她是嫉妒你有個好哥哥!”

瀟璿勃然大怒,伸手去打,容輝閃身躲開,又見父親和大哥各背著藥簍進來,忙上前給父親見禮:“爹爹安好!”又問候兄長:“大哥,近來可好!”一家人才又相聚。

家宴擺在上房中廳,眾人和瀟璿分長幼落落座。席中說的,無非是容輝今年來如何衣食住行。周氏往來廚屋和大堂,為眾人添酒上菜。李父見家人久別重逢,三杯兩盞下肚,興致忽起,提起一段往事。

原來容輝的祖父曾是陳國禦醫,二十年前才帶全家躲進這窮山僻壤。他祖父早亡,父親學有斷層,沒承得多少家傳,所幸醫書藥典還原封未動,許多還是當世孤本。

李蕃寧聽瀟璿說明來意,為給容輝造勢,又從衣襟裏掏出兩本書冊,未言先歎:“哎——,這是醫藥典籍精華的抄本,其中所載的藥材、藥理和經驗,世間少有。如今也傳你一份,你若有些造化,我百年後也有麵目告慰先祖!”說著遞給容輝。

眾人吃罷晚飯,李母又拉瀟璿敘話,得知二人是“金蘭姐弟”,隻暗笑年輕人的鬼主意多。再和瀟璿說話時,已是目光生輝,樂到了心裏。翌日又悄悄囑咐容輝:“肉煮在鍋裏,還不算是自己的。隻有吞到肚子裏,你才能踏實。”又教他:“瞧她這模樣,能正眼瞧你,那是你的機緣。好好對人家,可別讓煮熟的鴨子飛了!”容輝真心喜歡瀟璿,聽言“深得我心”,卻紅著臉不知所雲。

李楚二人在家住了兩日,轉眼到了月中。這日清晨啟程,一家人不住叮呤囑咐:“學著照顧自己!”“別貪玩!”“要聽話!”“多忍讓!……容雪則拉了瀟璿說話,也想去外麵瞧瞧。

瀟璿欣然保證:“等他學好了,我親自教你!”其實學好武藝,強身健體尚可,卻不足以謀生立命。隻是人有一技之長,方可結交上流。相互幫襯,生活自然容易。

二人朝發夕至,黃昏時回到秋月酒樓。容輝笑著取出父親的回函,。蕭老見容輝無礙,大喜過望。更樂得拆看信函,又吩咐二位師傅準備宴席,為容輝接風兼餞行。

瀟璿名聲在外,不能和眾人同桌,仍上樓獨桌小酌。樓下眾人觥籌交錯,又另有一番說辭。張大力端起酒杯,笑著拍容輝肩膀:“兄弟,哥平時待你不薄!”說著先幹為敬,又勸容輝:“能不能咱姐說說,也帶我上山學兩手功夫!”

蕭老聽得直皺眉頭,吹胡子瞪眼,笑著罵他:“你們都上山了,誰給我跑堂?”

容輝心中得意,卻隻訕訕地笑:“一定,一定……”次日一早,瀟璿親自來接。二人白手啟程,迎著朝陽,直往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