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殺胡令

“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殺胡令)

倘若前兩次的經曆是無限崇敬,那這最後一次卻是狂熱的崇拜。因為第三次雲羿見證了大漢民族的傳奇英雄冉閔的輝煌歲月。

五胡亂華,北地滄涼,衣冠南遷,胡狄遍地,漢家子弟幾欲被數屠殆盡。英雄冉閔忍辱二十年得機聚義起兵,力圖匡複華夏,滅胡無數,血洗親人之仇,亡國之恨!

雲羿這次意念中的畫麵是不完整的,隱隱約約從公元350年冉閔起兵至352年英雄冉閔戰死的戰爭畫麵。每一幅畫麵都是如此血染風采、如此巍巍華夏、如此大快人心、如此發人深省。

第一幅首戰以漢騎三千夜破匈奴營,殺敵將數名,逐百裏,斬匈奴首三萬,胡屍堆如丘,焚之;第二幅再戰以五千漢騎大破胡騎七萬,血流成河,飲之;第三幅三戰以漢軍七萬加四萬乞活義軍破眾胡聯軍三十餘萬,胡屍斬如泥,食之;第四幅四戰先敗後勝以萬人斬胡首四萬,俘獲胡人,斬之;第五幅五戰以漢軍六萬幾乎全殲羌氐聯軍十餘萬,盡屠之;第六幅六戰又以步卒不足萬人敵慕容鮮卑鐵騎十四萬,十戰十捷,各地胡族聞風喪膽、抱頭鼠竄!

幾番大戰,打出了漢家鐵騎的威風,各地漢人紛紛起義響應,史載“無月不戰,互為相攻”。一舉光複山東、山西、河南、河北、陝西、甘肅、寧夏。匈奴、羌、氐等胡人勢力被迫撤出中原。石琨、石寵、石蟠被滅三族,羯族的主力軍被完全消滅。石虎的後裔全部死於非命,斷子絕種。

第七幅是英雄的墓歌。公元352年,冉閔將城中的軍糧分給百姓。獨自帶領1萬人馬(步兵為主)去爭糧。結果被鮮卑的14萬大軍包圍。

以前的畫麵可能是熱血電影,第七幕卻是有如身臨其境、親身經曆。

冉閔親率一萬親兵出城搶奪糧食供給,幾日間卻一無所獲。原來這是前燕皇帝慕容俊堅壁清野,誘冉閔深入其埋伏圈。冉閔毫無防備,走進了前燕設好的伏擊範圍,頓時戰鼓齊鳴、殺聲漫天,冉閔還未及反應便已被包圍。

前燕皇帝慕容俊、鎮國大將軍慕容恪拉開儀仗,策馬上前而來,慕容俊揚鞭指罵道:“爾奴仆之才,敢妄稱天子?”

冉閔一臉不屑,道:“天下大亂,爾曹夷狄,人麵獸心,尚欲篡逆。我一時英雄,何為不可作帝王邪!”

“哼!北地漢族任人宰割,皆豬牛耳,焉敢稱雄?”慕容恪回罵道。

“有吾一日,便殺胡千人!”冉閔提起朱龍馬,長喝道,“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冉魏一萬兵馬,皆視死如歸,一齊狂聲吼道:“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

“殺胡…”冉閔揮手衝殺,怒天吼道,不負殺神之名。

一萬對十四萬,步兵對騎兵,突圍對包圍。隻見冉閔坐下朱龍馬,手持殺胡弓(也就是軒轅弓),一箭射蒼穹。七色神箭,每一箭都要收割十多條人命,在神弓的引領之下,一萬親兵奮勇殺胡,堆屍成山。畢竟胡人人多勢眾,冉閔領兵且戰且退,衝出外圍時卻有一部分兵卒突圍不出,困死其中,但他們仍然在和敵人拚命,殺一人保本,殺二人有賺,一直殺到最後一人。

冉閔回馬見此,因殺人而猙獰的麵孔,也平靜了下來,此刻他周圍隻剩下幾百親兵,他知道雖有機會突圍卻渺茫至極,又見親如兄弟的兵卒為他浴血奮戰、舍生忘死,他便下定必死之心,與眾兄弟同生共死,血染沙場。

隻見他麵波不驚,左手持血光閃耀的殺胡弓(此時的軒轅弓已成血紅色),高舉過頂,剩餘的親兵見到紅光便全部殺向冉閔身邊,殺氣衝天,冉閔眼中精芒畢現,照若幽冥,全身“啪、啪”作響,雲羿感同身受,此時的冉閔在關鍵時刻突破了,周身的天地之氣混合著漫天的殺氣以迅猛的速度進入冉閔的體內,每過一刻,冉閔的氣勢便增強一丈,那漫天的血霧,有如最好的療傷聖藥,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恢複著冉閔的傷勢。

“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冉閔用那來自九幽地獄殺神般的狂吼道。剩餘的親兵全部聚在冉閔周圍,也重複喝道。接著剩餘的兵士不約而同的怒吼起來。

“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

“與政府同心者住,不同心者各任所之。”

“其令內外趙人,斬一胡首送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職悉拜牙門。”

“傳檄境內,敕各地將領殺胡、驅胡。”

“羯胡逆亂中原,今已誅之。若能共討者,可遣軍來也!”

……

剩餘的士兵皆是冉閔旗下最能征善戰之日,自殺胡令以來,那人手下沒有近百顆胡人的頭顱,那人沒有飲胡血,寢胡皮,早已料到會有今日,毫無畏懼,隻歎胡虜未滅盡,北地天未平。

這殺威蓋天的殺胡令,讓本想活捉冉閔的前燕皇帝慕容俊險些被這吼聲震於馬下,這讓他感到了空前的恐懼,急忙喚來弓弩陣,大喊:“放箭,快放箭,一個不留!”

那漫天的箭雨,密集有如狂暴的風沙,對冉魏的士兵而言,卻示若毛毛細雨,等閑視之,死若歸鄉而已。冉閔雖有真氣護體,卻始終是凡人之軀,身中數十箭,有如刺蝟,親兵早已被羽箭射死,冉閔和兵卒散發出漫天的血氣,卻如活物一般,脫體而出,不斷匯入冉閔體內,隻聽一聲驚天之吼,“殺胡未盡,死不甘心!”,冉閔用全身的真氣,將射到身上的羽箭逼出體外,用最後一口真氣,拉滿被血水染紅的血弓,調動所有親兵的血煞之氣,隻見其右手迅速匯集出一支真血之箭,殺氣源源不絕地被這真血之箭所吸收,腥風並起,。

“殺胡天下!”冉閔最後的一句憤天怒吼,血箭直破雲天,天空瞬間血雲密布,不消片刻,紅色的雪花也飄然而落,恭送大漢民族的蓋世英雄冉閔的最後一程,悲泣著青年民族英雄冉閔的隕落。(死時年僅30歲)

冉閔死後,山左右七裏草木悉枯,蝗蟲大起,從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慕容俊大驚,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閔為武悼天王,當日天降大雪,過人雙膝。

冉魏國的臣子也絕望至極,紛紛守節自縊,少部分逃往東晉,無一投降前燕者。秦漢魏晉從來沒有亡國後自殺的大臣,因亡國而自殺,是從冉閔的魏國開始的。冉魏幾十萬漢人不甘受辱,紛紛逃向江南,投奔東晉。東晉軍未能及時接應,使得幾十萬百姓中途受到截擊,死亡殆盡。晉將自殺謝罪。

筆者的話:由於冉魏王朝時間很短,大臣多自殺殉國,沒有人給冉閔寫書立傳。後來統治北方的北魏(鮮卑王朝)在史書上把冉閔大罵一頓,而後代又隻能根據以前遺留的資料來整理。所以,某些太監史學家據此強調冉閔的殺胡,而不說明冉閔殺胡的原因。想想冉閔一聲令下,中原百姓和入塞胡寇無月不戰,日日相攻。可見殺胡令是順應民意的,並不是冉閔有心挑撥,而是當時的民族(矛盾)不可調和。入侵印度的雅利安蠻族部落把創造古代印度文明的當地人當作奴隸一樣的驅使。21世紀的今天還生活在印度社會低層的賤民。就是那些幾千年前被征服的印度本國人。冉閔天王昭告天下,邀四海豪傑奮起殺胡。屠胡令所到之地,中華子民紛紛響應,正因為冉閔,我族方才免於重蹈古印度人之悲劇。

冉閔使胡族大返遷,造成中原百餘萬胡人死亡達十之七八,這就變相的殺了百萬胡人.中國曆史上後來建國的十六國國家中,鮮卑除外,就是成功返回去未被滅的民族部落重新入主中原所建立。但這時胡人數量大減,民間漢人恢複增長。胡人見識了漢人血腥報複的可怕不得不向漢人尋求合作,漢人從事農耕,胡人則充軍打仗。這才開始了和睦共處。五胡亂華時的少數民族往往打仗不論男女老少全族皆兵。當然往後發展精兵全由男子充當。在十六國南北朝頻繁的戰爭中,胡族大量戰死,胡族彼此之間也相互滅族。民間從事農耕的漢人不斷恢複增長,北朝東西魏的戰爭使胡人人口枯竭.兩國漢族大地主勢力卻強大起來,為補充兵源不足,不得不開始大量起用漢軍.西涼地區的漢軍得到北周起用,正是在這一時期.鮮卑國主們把公主嫁給這些漢族地主勢力以拉攏他們,漢軍的起用為後來楊堅滅胡和隋唐的建立創造外部條件。

PS:冉閔(約322—352),也有文獻記為“染閔”,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內黃(今河南內黃西北)人,漢族。公元350年,建立中國五戶十六國時期的冉魏政權。為今人所廣為人知的是屠殺胡人的命令,即殺胡令:“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是拯救了漢民族的抗胡英雄,以勇猛著稱。在大混戰中,羯族與匈奴在血腥的民族報複中被基本殺絕。公元352年,為慕容儁所執後斬於遏陘山,後被追封為武悼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