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又見白馬
第二十四章 又見白馬
趙光義此時大發雷霆,文武百官紛紛派了人去尋找官家提到的那位“汴河轉運使”,不多會兒,唐宋就被人帶著來到了眾人麵前,茫然的看著他們,一臉無辜的樣子。
“是你?”趙光義此時見到他也是頓時一愣,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呃……”唐宋看著剛剛還和自己一起抗洪救災的大叔此時高坐在禦駕之上,一群大官圍在他身前,馬上就明白了現狀。連忙趴在地上道:“臣罪該萬死,請官家息怒!”
趙光義之前還對他頗有好感,此刻沒想到這汴河轉運使竟然就是他,不禁有些猶豫的問道:“你就是汴河轉運使?”
“是,小臣唐宋,正是這汴河轉運使。”
“我問你,連日大雨,河麵上漲,你為何不及時上報,險些釀成不可收拾的慘劇!”
唐宋抹了把臉上的水,十分幽怨的說道:“官家,小臣上任才第三天,而且小臣隻負責治理汴河運輸,這水麵監測的職權並沒有轉交給小臣,如今還是南衙的人在管理。”
趙光義厲聲問道:“汴河運輸?那這些天你都做了些什麽?汴河運輸也未見眉目,莫非你屍位素餐,白白食用大宋的俸祿嗎?”
唐宋委屈的指著臉上的瘀傷道:“官家,小臣這幾天輾轉三大船幫間,為了能說服他們協助通順汴河,吃了不少苦頭。臣和手下還吃了他們的拳腳,官家您看,臣臉上的傷還是今早留下的。”
趙光義聽罷一愣,眼前這人剛才能不顧自身安危搶修堤壩,足見其忠心可嘉,再看他臉上青一塊紫一塊,估計他所說的多半是真的,如此這包袱又被丟給了他那皇弟趙廷美。他究竟該怎麽處理這個皇弟才好?
“官……官家。”
就在趙光義腦海中還在細細思索時,一群布衣百姓戰戰兢兢的在他麵前跪了起來。趙光義細細看了他們一眼,問道:“你們這是何意?”
“草民,草民等人有事稟告官家。”
趙光義於是揮手道:“盡管說來,朕在此自會為你們做主。”
“是。”那當頭一人站起來轉過身指著唐宋說道“官家,在您來之前,這位大人指示手下拿著武器追打我們。”
暈!唐宋欲哭無淚,沒想到這些人這個時候在官家麵前告自己的黑狀,他此刻百口莫辯,看那趙光義的臉色黑的嚇人,唐宋不由的低下了頭:來吧,要治罪就治吧,反正人我已經救了,至少問心無愧!
“官家,草民等人是想向官家請命,褒獎這位大人。洪水來時,我等愚昧,不肯退避,多虧這位大人強行將我們趕回城裏,草民等人才保全了性命。我等感謝官家,感謝這位大人,請官家一定要論功行賞!”
唐宋機械的轉過頭,看著跪在地上的那些百姓,驀地,五體投地向著那些百姓深深一跪,淚水混著雨水流的滿臉都是。
趙光義聽他們講完明白了事情的經過,略一沉思,說道:“唐宋聽旨。”
唐宋擦幹臉上的淚水和雨水,把頭轉向趙光義,跪拜道:“臣在。”
“朕有旨,汴河轉運使唐宋舍身為國,盡忠職守。處理水患,處變不驚,屢次獻策,勞苦功高。擢升唐宋為正八品司天監五官保章正,同時汴河輸運處理一事仍由你接手,繼任汴河轉運使可從民間遍尋能人,自行任命。”
“臣,領旨。”唐宋懵懵的聽趙光義講完,別的沒記住,他隻知道他如今已然是朝廷的八品大員。從不入流到正八品,他連跳從九品、正九品、從八品三階,簡直是坐著火箭在升官,這還是大宋開國以來頭一例。唐宋怔怔的跪在那裏,甚至沒有意識到趙光義已然帶著文武百官回宮了。
回到宮裏,趙光義在宮女的服侍下沐浴了一番,洗刷幹淨,換上了一身便裝,一個人走到禦書房裏坐了下來。
“官家。”趙光義這邊剛剛坐下,就聽門外王繼恩通報道“魏王在門外求見。”
聽到魏王這個詞,趙光義臉色頓時難看的又成了豬肝色,應聲答道:“叫他進來。”
“吱呀”一聲,門開了,趙廷美信步走了進來,臉上一片緊張不安的神色,羞愧之心溢於言表。關上門,趙廷美撲騰一聲跪在了地上,泣不成聲道:
“官家,臣該死啊。”
趙廷美真的感到害怕了。汴河洪水,本就是因他監管不力出的事,他進宮通報,二哥卻已經比他先去了一步。羽林軍在洪水中堅持了一個多時辰,他南衙的人才趕到。之後他又聽回來的人說二哥和百姓一起守在洪水前線,這讓守在宮門口的趙廷美更加惶恐。是以一聽說二哥回宮,他便急忙趕來謝罪。
趙光義若無其事的翻閱著奏折,絲毫沒有理會跪在地上的趙廷美,淡淡的說道:“汴河的水勢止住了。”
說完,又看了一眼趙廷美,又說道:“前幾日我任命的那個汴河轉運使,好像是叫唐宋,你覺得他是不是一個可用之才。”
“官家,我……”趙廷美汗如雨下,唐宋是誰?這種小官他哪會去關心。
趙光義似是看清了他的心思,幽幽道:“今日抗洪,多虧了此人屢次獻出奇策,才挽救了一場浩劫。”
話鋒一轉,趙光義忽然一把將案上的硯台扔在趙廷美麵前,厲聲道:“你身為開封府尹,朕把欽天監交給你,你玩忽職守,以致洪水來時尚且不知,這是第一過;洪水來後,你南衙的人行動緩慢,你本人未至現場調度,這是第二過;唐宋此人足智多謀,隨機善變,你卻棄之不用,這是第三過。你說,如果拋開你是朕的皇弟的身份,朕該不該砍了你的腦袋?”
“二哥。”趙廷美撲在地上,爬到趙光義的腿邊痛哭流涕道:“臣弟愚鈍,犯下如此滔天大錯,官家若是為難,就用我的人頭向天下人謝罪吧!臣弟九泉之下會和大哥一起,保佑我大宋萬壽無疆。”
趙光義本來想借此機會狠狠懲治他一番,可是這時聽他提起大哥,身子猛地一震,握緊的雙拳鬆開,歎了口氣道:“趙廷美聽旨。”
趙廷美一愣,馬上跪拜道:“臣在。”
“皇弟趙光美,玩忽職守,釀成大禍,但念在其多年治理汴梁有功,又素無過失,特準其繼續擔任開封府尹一職,罰俸祿半年,此次洪水中遇難的家屬,一律由開封府尹安置。朕馬上派人擬旨,你回去吧。”
“官家……”趙廷美惶惶道“臣弟拜謝官家。”說罷就站起來推門而去。
出了門,趙廷美立刻換上了一副寒冷的麵孔,哼了一聲,甩袖而去。
汴河的洪水退了,不過唐宋可絲毫不敢懈怠。甚至都沒來得及去司天監報道,就有投身於汴河的工作了。水雖然退了,但是沿岸的房屋、田地和船隻毀去了大半。他從民間征調了許多幫閑,協助他那百十號人一起把防洪時用的木樁、沙袋收了起來。為了盡快恢複漕運,唐宋在河上劃分了區域,將一部分區域劃分為官道,隻許朝廷船隻通行。河底泥沙囤積如山,唐宋又任命徐錦衣為新的汴河轉運使,全權督導開挖淤泥。抗洪行動中,有十三人犧牲,唐宋又忙裏忙外將他們的家屬轉交給了南衙安置。水患過後,許多人都感染了風寒,唐宋聯想到現代社會十分注重災後防止瘟疫滋生,於是又上書請官家派了幾名禦醫坐鎮民間,為受寒百姓診治。等這些安排完,唐宋整個人又瘦了一圈,原本的肚腩此刻已經有了向八塊腹肌發展的趨勢。
“唐大人,泥沙的清理已經快要做完了,隻是汴河河底的泥沙總量太多,如今都積攢在工地裏,不知道大人可有良策。”
依舊是之前簡陋的辦公室,徐錦衣恭敬的向唐宋陳述著,唐宋聽罷皺眉道:“本來我是打算將這批淤泥運到老百姓田裏當做肥料,不過我又擔心汴河近些年水質惡化,這些淤泥中恐怕有不少危害成分,於是就放棄了這個想法。昨天我向燒瓷器、磚瓦的那些行家打聽過,他們說淤泥曬幹後可以製成磚塊造房屋。我尋思咱們可以把這些淤泥做成磚塊販賣給南京等地對磚石需求大的工程,徐運使你看如何?”
“就依大人所言吧。”徐錦衣不假思索的答道。
徐錦衣走後,唐宋默默的拿起汴河的河道圖仔細觀察著,這時身後又傳來開門聲,唐宋頭也不回地問道:“徐運使還有事嗎?”
轉過身來,唐宋卻呆呆的發現,門雖然開了,卻沒有人的影子。
“唐大官人,你如今好威風啊。”
唐宋聞聲抬起頭,愕然發現白馬俏生生的坐在房梁上,晃悠著雙腿,笑盈盈的看向自己。
唐宋失笑道:“我還道今天的風兒有點喧囂,原來是白大小姐駕臨敝處,哦,我現在是不是可以喊你一聲白大頭領?”
白馬輕盈的從房梁上跳下,一身淡藍色的男子裝束倒也不怕會在唐宋麵前走光。她走到唐宋的椅子前,躺上去愜意的說道:“我這個大頭領可比不上你唐大人風光。司天監五官保章正,正八品耶,好厲害!”
唐宋笑著搖頭道:“別取笑我了,無事不登三寶殿,我想你白姑娘一定有事找唐某吧。”
“不錯。”白馬忽然肅然道“我找到了曹家莊遇難那夜的幸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