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來16歲的炊事兵

張振來 16歲的炊事兵

張振來(1955—1972)

1955年5月23日生於唐山開灤趙各莊煤礦,漢族,趙各莊礦第二小學畢業,唐山三十中學初中畢業。1971年7月28日參加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五師四十三團,任四連炊事班戰士,1972年5月5日為撲滅草原大火犧牲,享年16歲,被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授予三等功,追認為共青團員。

★采訪記錄

張振來的大哥張振寶:

全家共有6個孩子,張振來排行老四。母親王鴻文至今健在,現年84歲。

爺爺是教師,曾跟楊秀峰(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是同班同學。爺爺很勤儉,慢慢置了些地。而爺爺的弟弟整天賭博,一貧如洗。解放後他們親哥◆與張振來的母親兒倆一個成了富農,一個成了貧農。爺爺因為成了富農而倒黴挨整,1961年餓死。

我父親也是教書的,“文革”前升任開灤第三小學教導主任,因成分高,“文革”中受到衝擊。

張振來的個子不高,小名小禿兒,聰明,脾氣好,跟同學們關係融洽。喜歡體育活動,活潑,愛說話,愛記日記。

他心地善良。小弟弟的腳碰破了,他天天用車子馱著小弟弟上學。“文革”中父親一度被隔離3個月,他每天給父親送3頓飯,風雨無阻。

1971年他15歲,本可以不去支邊,因為我已經下鄉,但他不願意在家待著,積極報名參加了兵團。走時,我送的他,他特別高興,又唱又跳,情緒非常好。家裏給他買了一個大柳條箱。

去兵團後分配到炊事班,常給我寫信。從去兵團的第一天到死前共9個半月,他天天寫日記。

出事時,他不該去,沒讓他們炊事班的去。11點多發生火情,他跟著張金來開的膠輪拖拉機上去,結果犧牲。我還記得生前他給我的最後一封信裏麵的最後一句話是:

信從邊疆飛,

不知何時歸,

哥哥接到信,

快快把信回。

犧牲後,那個大柳條箱又拿了回來,裏麵有羊皮大衣、衣服、日記等。

16歲的炊事兵

張振來1955年5月23日生,犧牲時還差18天才滿17歲。因此說他16歲一點沒錯。

大大的眼睛,紅紅的臉龐,剃個小平頭,一副娃娃臉,完全還是個孩子。他到兵團後當上了炊事兵,憨憨的很招人喜歡。別看他人小個子矮,燒火又旺又省煤。

5月5日那天早晨,張振來想請假去團部買點東西,卻沒有批準,撅著嘴很不高興。之後遇上了救火,他這個16歲的夥夫,忘記了剛才的不快,毫不猶豫地衝上去。他跑得歡蹦亂跳,濃煙中陡然倒下,燒得麵部走形,靠著一顆有些突出的牙,才被辨認出來。

來兵團後9個半月就犧牲了。他張振來除了幹活,還會思考什麽呢?世人已永遠無法知道。但對於16歲的孩子來說,正長身體。小胸脯越來越寬,小胳膊越來越粗,小瘦腿越來越有勁,對未來充滿自信和憧憬。他什麽都可能會考慮,唯最少考慮生死問題。因為死亡對於16歲的人來說實在太遙遠了,那起碼是60歲以後再考慮的事。

是啊,風燭殘年的老人可能會死,患有絕症的垂危病人可能會死,奔赴戰場的軍人可能會死,但16歲的孩子還沒長大,生命力最旺盛,和死一點不沾邊,不可能想到死。

人命關天,這是決策者最基本的概念。孩子們年輕不會考慮生死,但領導是成年人,就不能不慎重。再怎麽也不能讓一群毛孩子去迎著大火衝。“一將功成萬骨枯”可要被老百姓痛罵的呀!

不過,倘若從幾億光年遠的地方遙望地球,那不過是一個渺微的小光點。而地球上的人類,如同構成一粒塵埃的分子,更微乎其微。對於以光年為計算單位的宇宙蒼穹,一千年隻是眨眼工夫,人類的生命更連閃電的萬分之一都不如,轉瞬即逝,16歲與160歲也沒啥差別。正如一座大山,多一粒土不顯其高,少一粒土也不見其矮。

生命如此短暫,怎能不珍惜?人人都希望生活得好,一輩子為此而奮鬥努力。但錢沒個夠,欲望沒個夠。七八十年一晃而過,早晚要歸天,你錢再多也帶不走。活著如果僅僅自己享受,不裨益於社會,不奉獻於民眾,就等於一人吃獨食。一桌的山珍海味再好吃也缺少氛圍,缺少樂趣,缺少格調,缺少美感。而張振來這個16歲的炊事兵雖然生命短暫,卻活得有氛圍,有樂趣,有格調,有美感。

啊!在宇宙眼中,活16年和活160年都一個樣,幾乎沒區別。

論生命的光耀奪目,你張振來短暫的16年比160歲的人一點兒不差。

看小說請到..?每日提供各大站點熱門小說,讓您享受閱讀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