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一份清單

第四十五章 一份清單

有了佐藤的加入,鈴木的工作顯然好做很多。他最開始下手的就是佐藤之前的團隊,由於有了佐藤這個榜樣,佐藤那個團隊最為好挖,雖然挖的人不算太多,一共也就才不到20個人,但他們一個實驗室,精英基本上就囊括在這二十個人之內。

可以想見,在被挖掉了一個實驗室的精英後,佐藤之前所在的實驗室,算是徹底的癱瘓了。要想再重新把這實驗室建立起來,明顯不是短時期能夠辦到的事情。

為了這事兒,負責實驗室的課長直接打包袱走人,至於那個美國人,也因此失去了工作,算是為佐藤報仇了。

整個團隊被挖,尤其是這個團隊之前還是日本鋼管公司的下屬研究室。這件事情在日本工業圈子裏麵也開始小範圍的流傳開來,大家都在打聽,這個東方工業公司,到底是哪裏來的勢力,他們怎麽就敢這麽做?難道不怕引起眾怒?

再說了,你要是挖小公司的牆角也就罷了,但東方工業公司卻挖的日本鋼管這樣的巨無霸公司,擺明了就是沒把他們放在眼裏。有了這樣的論斷,大家都在看日本鋼管公司到底會有什麽樣的反應。

日本鋼管的動作顯然是迅速的,當鈴木開始揮舞他的鋤頭時,他們就已經有所發覺,但由於公司太過龐大,所以做出決定的時間往往就沒有小公司的動作快。等到日本鋼管準備和那些研究員們好好談談的時候,一封封辭職信就已經放到了那個倒黴的課長手中。

到最後,那批人也沒有挽留下來。但日本鋼管公司也開始查起了東方工業的底細。這一查不要緊,卻把日本鋼管公司弄得有些摸不著頭腦。原本他們以為這些人是被日本的競爭對手給挖走的,雖然不明白他們為什麽會這樣做,但這種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可當他們查到東方工業公司的時候,卻發現了問題。東方工業公司是一間非常清白的公司,才注冊沒多久,表麵上的信息就像是一張白紙。

當然,這樣的答案顯然不是他們想要的。於是,日本鋼管公司發動了自己的關係開始徹查。在日本,屬於芙蓉財團的日本鋼管,本就有著巨大的能量。他們想要在日本本土查詢一些東西,基本上是沒有難度的。

東方工業公司雖然清白,但日本鋼管想要查到幕後的一些東西,卻是很容易的。等到把東方工業公司幕後的控股公司查出來後,他們卻茫然了。東方工業的幕後控股,居然是在美國的公司。

對於美國人,日本鋼管公司也不得不開始慎重起來。雖然查到的那個美國公司,依舊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公司,但在美國,那些公司的事情著實不是那麽簡單的,誰知道這些公司背後,又是什麽大鱷?於是,他們就開始一步步的抽絲剝繭,緩慢的撥著那重重的迷霧。

越查下去,日本鋼管公司越是糾結,因為他們很明顯的感覺到,那個所謂的美國公司,好像也是一個空殼,他們的資本居然來自開曼群島。地球人都知道,開曼群島上麵的公司,到底是什麽樣的貨色。最喜歡在那個地方紮根的,卻是金融行業的公司。

而這東方工業公司,卻是個做實業的。雖然到現在,東方工業公司都還沒有一個廠區,連機器也沒有聽說他們有定製。但是,既然東方工業公司挖人的方向都是做工業的人才,那麽他們的發展必定會是在工業這一途徑上。

所以,日本鋼管公司糾結了。一個做工業的公司,母公司卻在開曼群島,而這開曼群島的公司,也是和別的公司交叉持股,到最後這資金都不知道轉到哪裏去了,可以說是要多詭異就有多詭異。

這個手段,明顯不是日本人自己的手段。明白了這點的日本鋼管公司,就不斷在猜測。到底是德國人,還是美國人,亦或者是蘇聯人?但是,無論日本人如何想象,他們卻從來沒有把華夏人當成目標。不是他們卻發現想象力,實在是這個懷疑太過可笑。現在還極度缺乏外匯的華夏,哪裏有能力來和日本的公司搶人才?不被日本人挖牆角都是燒高香了。

更何況,這個東方工業公司,出手財大氣粗,比起他們日本鋼管公司,也是不遑多讓。這樣的公司,又怎麽可能是華夏的企業?但是,人被挖了總是要有個交代的。這不管是美國人,或者是德國人,亦或者是蘇聯人,在他們日本鋼管公司眼皮低下挖人,顯然是在挑釁他們。

於是,日本鋼管的高層就做出了決定,既然這個東方工業想要在日本做工業,那麽就聯合新日鐵,還有三菱重工,這些機械製造企業,給東方工業公司找點麻煩。

隻要是東方工業公司需要的機械,一律不賣。要想拿到設備,你就去美國,德國,反正本土的企業是不會賣給他們任何一個零件,包括螺絲。努力抬高東方工業的運營成本,讓他們一個螺絲釘都得進口。這樣的措施,相信新日鐵那邊,和三菱重工那邊,也不會有任何的異議。

畢竟,這是東方工業公司首先不遵守行業規則,這樣的愣頭青,相信其他幾家財團也不會喜歡,日本鋼管公司能成為第一個受害者,那他們未必不會成為第二個。所以,為了他們自己,也必須這樣做,萬一東方工業以後做大了,豈不是會挑戰到整個行業的底線?雖然這個可能性很小,但也不得不防著。

既然做出了決定,日本鋼管公司也就不在閑著。對東方工業公司直接打壓,顯然是沒有任何效果的,既然知道這個東方工業公司僅僅是一個子公司,那就不能直接對他下手。要不然,你弄垮了東方工業公司,他幕後的人又會開起一個西方工業公司,這樣封殺根本就沒有任何效果。

所以,直接對東方工業公司的業務下手,才是王道。原料進不了,機器也要國外運回來,就是做出產品銷售了,在日本也沒有市場。這樣一弄,就不信東方工業公司的幕後老板不急。開公司為的就是賺錢,要是不賺錢了,他開公司來幹嘛?

挖了人還想要在日本站住根腳,真當日本鋼管公司是肥肉,誰想要咬上一口就能咬啊?雖然直到現在,東方工業公司還沒有任何關於生產方麵的動作,僅僅是在小規模的挖牆角。但日本鋼管公司堅信,自己的判斷沒有錯誤。既然你挖人,就必須要產生效益,不可能把人挖過去了白白的養著,那樣不科學。

對於日本鋼管公司的動作,吳一平顯然沒有感受到任何的壓力,因為現在,劉東根本就沒有打算要在日本建立工業公司,那樣成本實在是太高了。挖人是為了儲備,而不是現在就要他們產生效益。

說實話,這些挖牆角挖過來的日本人,劉東根本就沒有打算讓他們直接就上崗,而是把他們當成種子。這樣大代價挖過來的人,僅僅把他們當成一般的技術人員,實在是太過浪費。他們最大的價值就在於他們的經驗和觀念。對於市場的把握,對於國際工業企業的了解。這些東西,是國內那些工業人員所不具備的東西。

讓這些日本人交給國內人經驗,才是他們最後的歸宿。也就是說,劉東準備把這些原本在日本作為一線的研究員,轉換成二線的教授,讓他們把自己的學識和知識,交給更多的華夏人。至於這些日本人以後會不會順從劉東的意誌,那完全不用考慮。

不說他們之間簽訂了合同,就算偶爾有些人不願意把自己的技術交給華夏人,那完全可以換一個。在日元升值後的日本社會,工業方麵的人才顯然會受到明顯的影響,那個時候,人才絕對不會嫌少,你不幹,大把人需要這份穩定的工作。所以,劉東根本就沒有考慮過這些人是否願意教授學員。

有了這樣核心的指示目標,吳一平的工作就是寫名單,然後讓鈴木去繼續幹那份光榮而又偉大的挖牆腳的工作。由於現代工業是一個龐大的體係,劉東不可能麵麵俱到的馬上就展開每一個行業人才的招收工作。這其中就需要一個重點,而劉東就把這個重點放在了他材料科學所熟悉的範疇當中,材料研究方麵和精密機床方麵。這兩個方麵的人才,就是吳一平此次的目標。

雖然日本鋼管公司聯合其他幾個巨無霸企業,開始對東方工業公司實行打壓政策,但鈴木挖牆角的鋤頭依舊沒有絲毫的放鬆,拿著那份經過專業人士點頭的名單,鈴木開始辛勤的揮舞起自己的小鋤頭,默默的幹著自己的大業。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不光是日本鋼管公司發現了鈴木挖牆腳的動作,就是新日鐵,佳能這些公司,也發現有些員工莫明其妙的開始辭職,雖然總數不算多,但源頭都在東方工業公司。這下,日本的業界也慌了,開始大喊起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