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北巡
陳嫣換上了一襲墨綠色長袍,用袍子遮掩了她曼妙的身姿和絕世的容顏。
她跟隨在轎子旁邊,緩緩走向世子府。
徐平望著那孤零零地站在原地的婢女,心中五味雜陳,一時之間竟不知如何是好。
“我們也回去吧?”
婢女可能因為委屈,眼中已溢出淚水。
她那一副梨花帶雨、楚楚可憐的模樣,直教人心生憐憫,恨不得立刻上前安慰。
論容貌,她與陳嫣不相上下。
一個天生麗質,一個英姿颯爽。
各有千秋,美得各有特色。
她一哭,徐平更是手足無措。
這哭泣的女子,仿佛能化解千難萬險,讓人見了心神不寧,寸步難行。
哭了片刻,婢女擦幹眼淚,仿佛沒事人一樣。
徑直朝世子府走去。
徐平見狀,跟在婢女後麵,小聲嘀咕。
“世子常說女人心似海深。現在看來,這話確實不假,唉,將來娶妻,還是找個啞巴好,不吵不鬧,內心平靜。”
可能是嘀咕聲太大。
婢女回頭瞥了他一眼,其中的幽怨,不言而喻。
徐平驚愕地迅速閉上了嘴。
朱瞻基回到府邸,簡單安置了陳嫣之後。
立即命令手下取來西北各省的風水圖。
盡管他平日裏看似悠閑自在。
但對國家大事,他絲毫不敢放鬆。
翻閱完地圖,朱瞻基合上了它們。
他已經規劃好了北巡的初步路線。
不過這些都屬於後續事宜,他剛坐下不久。
田府的管家就到訪了。
見到朱瞻基,管家自然是一番叩拜。
朱瞻基對這些繁瑣禮節心生厭倦,遂催促管家速速道來正事。
正如他所料,管家確實是來送銀子的。
然而,那銀兩之巨,竟令朱瞻基驚愕不已。
田宏居然慷慨地提供了五百萬兩白銀。
要知道大明一年的稅收還不到二百萬兩。
有了這筆巨款,他北行的經費似乎有了保障。
但他明白,這並非田宏的全部財產,那老頭肯定還有所保留。
然而,涸澤而漁並非明智之舉,剩下的錢還是讓那老頭先替自己保管吧。
近來朱瞻基發現,即便見到婢女,對方也對他不理不睬。
對此他感到十分無奈。
麵對這種情況,難道真的需要他低聲下氣去求她嗎?
朱瞻基拉不下臉麵,也不打算在這方麵多費心思。
雖然兒女私情很重要,但他還是能分清輕重。
京城事務安排妥當後,他便準備北巡。
在世子府內,朱瞻基召集了所有親信。
他此次北巡意義重大,京城中也需要有人留守。
否則那些朝臣可能會不安分。
朱瞻基沉思片刻,目光轉向婢女。
“此次北行,你隨我左右,確保我的安全,你願意嗎?”
婢女對朱瞻基的提議感到有些意外。
但她知道這也是給自己一個台階下。
如果繼續固執己見,最終隻會兩敗俱傷。
於是她恭敬地點頭,並誠懇地回答。
“世子之命,豈敢不從。”
朱瞻基聽後無奈地笑了笑。
“我雖是世子,但我更願意與你們成為朋友。好了,其他的話我不多說了,明天一早我們就出發。”
眾人紛紛退下,隻剩下婢女還未離去。
朱瞻基注意到她臉上帶著些許局促和不安。
“你還有什麽事嗎?”
婢女紅著臉,猶豫了許久,最終開口說道。
“對不起,之前是我太任性了。”
朱瞻基聽後也不禁笑了,聽到婢女說軟話,這比登天還難。
“好了,我並未責怪你,你也快去準備行李吧,我們這次出行,短期內不會回京。”
婢女點了點頭。
“不帶陳姑娘一起去嗎?”
“嗯?為何要帶她?”
朱瞻基反問道。
“她不是公子的貼身丫鬟嗎?北巡不帶她在身邊,這麽漂亮的姑娘留在府中,您也放心?”
朱瞻基看出她又開始鑽牛角尖了。
“哈哈,那隻是我的一番說辭,不必當真,再說了,長途跋涉帶著她確實不便。”
婢女聽後,臉色終於緩和了一些。
看來自己在公子心中的位置,還是無人能替代的。
婢女離開後,朱瞻基也不禁笑了笑。
這丫頭總是把情緒寫在臉上,但朱瞻基並不討厭這一點。
真誠總比心機深沉的人相處起來更舒服。
離開京城時,他們並未大張旗鼓。
朱瞻基和婢女先行出城。
神機營的一千士兵分批離開。
他們繼續向北行進,沿途的風光從熱鬧的城鎮逐漸轉為蒼涼的自然景觀。
朱瞻基端坐在馬車內,手中拿著沿途的地理資料,不時抬頭凝視窗外,似乎在沉思。
婢女則站在馬車旁,目光如炬地掃視四周,確保一切安全。
她心中既充滿了對前方未知的好奇,也充滿了對公子安危的關切。
經過數日的長途跋涉,他們終於到達了首個目的地——一座位於邊疆的小鎮。
這裏與大明的繁榮景象大相徑庭,街道塵土飛揚,居民生活儉樸而艱辛。
朱瞻基走下馬車,深深吸了一口邊疆的空氣,眼中透出堅定與決心。
他深知,此次北巡不僅是為了親自了解邊疆實況,更是為大明的未來布局。
在小鎮上,他們受到了當地官員的熱烈接待。官員們為朱瞻基準備了豐盛的宴席,並詳細匯報了邊疆的防務情況。
朱瞻基邊聽邊點頭,不時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疑問。
婢女則在旁默默觀察,她注意到公子在討論國事時,眼中閃爍的智慧之光,這讓她對公子更加敬佩與傾心。
宴席結束後,朱瞻基與官員們繼續探討邊疆防務策略,而婢女則負責在周圍警戒,確保無任何可疑之人靠近。
夜幕低垂,小鎮燈火通明,朱瞻基與婢女回到了臨時營地。他們圍坐在篝火旁,分享彼此的經曆與見聞。
“公子,您覺得這次北巡會順利嗎?”
婢女突然問道。
朱瞻基仰望星空,沉思片刻後,答道:“邊疆局勢複雜多變,但我堅信,隻要我們同心協力,必能守護好大明的邊疆。”
婢女聽後,眼中閃過堅定的光芒,她緊握手中的劍,仿佛在為公子加油鼓勁。
接下來的日子裏,朱瞻基與婢女繼續深入邊疆,實地考察,與當地官員和百姓交流,力求全麵了解邊疆的真實情況。
他們走過了荒漠,翻過了高山,每到一個地方,都受到當地百姓的熱烈歡迎。
百姓們對這位親自前來巡視的皇子充滿了敬意與期待,他們紛紛向朱瞻基訴說自己的生活與困難,希望他能為邊疆帶來改變。
朱瞻基耐心傾聽,詳細記錄,他深知,每一個細微的民情都是治國安邦的重要基石。
他承諾,會將百姓的訴求帶回京城,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他們爭取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