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為官之道!

次日,顧景之老老實實去了翰林院點卯。

剛進翰林院內,便有人圍了上來:“顧大人,聽說昨日我大夏和兩國開始了談判……怎麽樣,是不是很精彩?”

“對啊,顧大人!那北離人和離月人是否貪得無厭?有沒有提什麽過分的要求?”

“你想什麽呢?如今我大夏才是穩操勝券的一方,要提也是我大夏提才是!”

“就是!”

“如今這三國盛會,我翰林院有幸參與其中,當真是我翰……”

“都圍在這作甚?事情都做完了?”

眾人七嘴八舌的正說著,卻見寇正儒抱著幾卷書走了過來,看到顧景之的時候,他想了想,說道:“你跟我過來!”

所有人看向顧景之,顧景之朝著一眾同僚笑了笑,然後跟了過去。

二人來到一間單獨的廳堂,這裏是寇正儒單獨辦公的地方。

“三國談判之後,你怕是就要離開翰林院了……”

寇正儒瞧著顧景之,還是比較欣賞的,他說道:“這翰林院自建成,本官就一直在院內任職,這輩子怕是都隻能待在這裏了!”

寇正儒眼中帶著一絲追憶,又有些落寞。

誰人為官,沒有一個救民於倒懸的初心,隻是他這一蹉跎,就是半輩子了。

“大人就沒想過外放嗎?”

要說這寇正儒也的確是可惜了,寒門出身,即使是在百廢待興的情況下,都沒有遇到一絲絲機遇,久而久之便一門心思專攻學問。

他辦理的卷宗顧景之看過,若是真有機會曆練一番,未來絕對能成為一個有作為的好官。

寇正儒惆悵道:“本官都這把歲數了……”

眼看著年近四十歲,即便再放又有多少上升的空間?

“罷了,不提這個了,本官今天找你來,也是想和你聊聊!”

“大人請講!”

寇正儒正色道:“你之品性本官也有些了解,他日若是能主理一部,切莫忘了翰林院內的這些個同僚!他們都是懷揣著夢想,想為天下、百姓做點事!若是有機會,本官希望你能給他們一線機會!”

“大人,下官……”

“你先不必拒絕!本官也沒有讓你結黨的意思,你如今身居秘書郎一職,又得陛下委以重任,他日自當青雲直上,本官所求不過是讓你給他們一個機會罷了!”

寇正儒幽幽歎息:“多少寒門子弟,十年乃是數十年寒窗苦讀,為的就是魚躍龍門的機會,可多少人知道,科舉上榜也不過隻是一個起點罷了!”

“翰林院內薈萃了天下讀書人的精華,若是這些人一輩子蹉跎在這,那是大夏的損失!”

顧景之聞言,心下一震。

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更想為別人撐傘,因為見過花開,所以更期待春天的到來。

顯然,寇正儒就是這一類人的典範吧!

想起這些時間以來,寇正儒在公務上確實很認真地指導著他們每一個人,這確實是一位好領導。

顧景之正色道:“大人,下官之未來不敢確定,不過真如大人所說,有朝一日必不敢相忘!”

“好!”

寇正儒笑道:“有景之這句話,本官就放心了,當下公務繁忙,先去辦差吧!”

……

在翰林院待了沒多久,夏帝果然讓人來傳顧景之。

剛到禦書房裏,便看到太子哥在站在一側,夏帝揮了揮手,示意宮人退下,然後才說道:“昨日與兩國詳談,談得如何!”

顧景之從袖袋裏掏出一份奏折:“陛下,昨日商談的一切,都記錄在本,請陛下禦覽!”

“這些官樣文章朕要來作甚,你就站在這,給朕詳細說說!”

“……”

好嘛!

班主任不檢查作業,反而讓人背課!好在這事兒心裏早就有了腹稿,他直接將昨天的情況大致說了一遍,然後又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夏帝聽完,當即問道:“所以,你才讓太子在朝堂上糊弄百官?”

“???”

顧景之轉過臉,錯愕地看向太子哥,太子哥目不斜視,仿佛沒有發現顧景之的目光。

“行了!你倆就不用在朕麵前裝腔作勢了!”

夏帝擺了擺手,然後坐起身看向顧景之:“念你初次替朝廷辦事,這次就算了,下次不可如此!”

“百官乃朝廷運轉之中樞所在,亦是朝堂根基!你處置事情雖然考慮到周密,可如此一來也容易得罪百官!他們都是我大夏之棟梁,大義麵前,若是百官都不可信了,那這個國家離亡國也就不遠了!”

聞言,顧景之當即正色道:“臣感激陛下教誨!”

“唔!”

夏帝擺了擺手:“自己好好反思一下吧!”

夏帝這麽一說,顧景之倒確實覺得自己讓太子隱瞞百官,是自己草率了。

誠然,這朝堂之上有宋璞這等私心較重的官員,可也不乏一心為公的大臣。

顧景之因為防著宋璞,把整個朝堂的官員也一並排除在外,雖然事情足夠周密了,可他自己也等同於將自己與百官之間劃了一條分界線!

眼下他官職低微倒沒什麽,若是以後真能主理一方事務,沒有朝臣支持,他也難以幹成什麽大事。

眼看夏帝似有些疲累,顧景之正想告退,忽然想到北離和離月送來的那些財物,他拱手道:“陛下,臣還有一事要陛下定奪!”

“是北離和離月使臣送你的那些財物吧?”

夏帝睜開眼看了他一眼,隨即又看向太子哥:“太子……此事就等談判結束之後,由你親自處置吧!”

嚴格來說,外臣贈送的禮,屬於禮尚往來,可顧景之那一份著實有些重。

眼下正值三國談判時期,若是真讓他收下,難免會對他造成什麽不利的影響。

不過作為皇帝,他也不能親自去處置這些財物,雖說在數額上頗為可觀,可皇帝的臉麵還是要的,讓太子去處置這些財物正好合適。

畢竟太子是這次談判的正使,雖然是明麵上的,不過處理起來正好。

既然夏帝有了打算,顧景之也就不再叨擾,當即拱手告退道:“如此,若是陛下其他吩咐,臣便先行告退了!”

夏帝一手撐著額頭,另一手揮了揮。

顧景之當即老老實實地離開了禦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