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追究到底

天已經大亮,劉病仍然沒有想出兩全其美的辦法。

關鍵時刻,還是宋欣走到他身旁。

“陛下,形勢千變萬化,要是叫那些人察覺到異常再次逃掉,恐怕……”

宋欣的擔心不無道理,這些人並不愚蠢,用不了多久就能覺察出問題所在。

一旦跑掉,便將蟄伏不出,再想要將人找到就不容易。

真到了那一地步,劉病先前付出的所有努力都將白費。

“李巍,你還在那裏愣著幹什麽?”

“給朕帶人將整個明王府包圍,不許任何人出入。”

劉病正在氣頭上,他給李巍下了一道死命令。

不論他以任何辦法,都要保證這一點。

但凡是有一人逃掉,他的腦袋也要跟著搬家。

聽到劉病這樣說,李巍倒吸了幾口涼氣,眼神中的驚恐之意不斷往外流露。

他用力的點了點頭,將劉病的話牢記在心,接著就帶人前去。

劉病身邊隻剩下宋欣一人,也是他最為親近之人。

他回到寢宮裏,走動幾步,接著開口說道。

“愛妃,朕對他們難道還不夠好嗎?為什麽總要逼朕呢!”

宋欣嘴唇蠕動,正要回答他的問題,還不等話說出口就見劉病拔出了床頭的寶劍。

身懷利器,殺心自起。

他緊緊的皺著眉頭,一遍遍呢喃重複。

宋欣將這一切看在眼裏,心中有了一種很不好的感覺。

“陛下,他畢竟是叔輩,縱有千般錯,殺之也會招惹說法。”

“愛妃說的有理,可不殺又能如何?”

“朕已經給過他們機會,不止一遍,是他們不懂得珍惜!”

這件事情從一開始就不對勁,不管是被關入大牢中的章丘,還是現在的劉存。

旁人看不出其中門道,劉病心中可謂一清二楚。

“愛妃,你不妨想想,為什麽會是他們?”

“都是朕從南陽帶來的人,一個是新科榜眼,一個是皇室宗親。”

劉病搖頭苦笑,他不管怎麽去想,這些人都不該跟草原上的勢力有所勾結。

恰恰是最該暴露出問題的幾個人,這一刻相安無事。

“陛下是覺得,明王也隻是別人的一顆棋子,根本就不是幕後主使。”

“他們自詡為聰明人,不過是被人當成猴耍。”

劉病搖了搖頭,絕不相信王謙沒有牽連到這件事情裏。

隻是手段有些高明,他把自己摘的幹幹淨淨。

劉病深呼吸幾口氣,努力讓自己內心有所平複。

“陛下,那你打算怎麽辦?”

宋欣輕咬住嘴唇,她也清楚劉病心中有了決斷。

自己就算勸說再多,都不一定能夠讓其改變主意。

與其那樣,她還不如選擇和劉病站在一起,共同麵對接下來的麻煩事情。

“朕要再擬一道旨意,讓人送到李巍手中。”

“要他千萬記住,捉奸成雙,捉賊拿贓。”

劉病冷哼一聲,便是皇室宗親,他這一次也都留不得。

旨意很快傳到,李巍看過後變了臉色。

身邊人疑惑開口,他卻不知道該怎麽說。

輕歎了一口氣,收拾好心情就開始召集人手。

明王府上過幾十個家丁,這一刻竟然還打算反抗。

隻是在皇城司的人眼裏,這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

對付他們好似砍瓜切菜,並無任何困難之處。

前後相差沒多久的時間,明王府的人就都被帶走。

更是將混入城中的七名草原細作全部揪出,把他們關入天牢中,要以酷刑審問。

不管有沒有結果,都會在幾日後將他們押赴刑場,砍掉腦袋以警示世人。

至於章丘和劉存以及他們那一大家子人,到底該怎麽去處理,才是就讓劉病頭疼的事情。

朝堂之上,劉病還專門為這件事情展開討論。

他大手一揮,不許任何人在自己麵前藏著掖著。

“眾位愛卿,朕希望你們能夠講點有用的話,而不隻有知乎者也。”

誰都沒有想到,劉病火氣會有這麽大。

可這一次關乎到皇室宗親的處置,誰又敢胡亂的提意見。

先前也有地方上的王爺死掉,彼此心裏都清楚是怎麽回事,可那終究沒有擺在明麵上。

眼下情況大有不同,便是再借給這些人一個膽子,也不敢隨意插手皇帝的家事。

更有甚者,竟然站了出來要和劉病唱反調。

向來低調行事的王謙也一反常態,說出口的一些話滿是針對意味。

“明王是陛下的叔叔,若是對其處以極刑,天下人該如何看待?”

“陛下連自己的叔叔都容不下,刀劍加其身,簡直是笑話!”

王謙言之鑿鑿,狐狸尾巴終於在這一刻露了出來。

朝堂上有不少人站在他的身後,配合他剛才的話,不斷的將壓力施加到劉病身上。

盧泛舟抬起頭來,他看向劉病的眼神中充滿擔憂。

要讓事情就這樣發展下去,劉病會更加不好處置。

他不顧旁人意見,直接站了出來。

“陛下,皇家講親情,這話不假。”

“可也不能為了講親情,置國家利益於不顧。

盧泛舟自從南陽起事的時候,他就已經跟在劉病身邊。

對於劉病心中的一些想法,沒有人比盧泛舟更清楚。

當下情況來看,他要是再不站出來說幾句公道話,劉病可就喪失了主動權。

“盧大人,你在說什麽胡話?難道要昭告天下,皇帝的叔叔勾結外敵。”

“你也不嫌丟人,難道是想讓陛下跟著一起嗎?”

放眼整個朝堂,敢對盧泛舟責問的,恐怕也隻有王謙一人。

盧泛舟氣憤難當,自己正是替劉病考慮,才會在這種時候站出來。

“丞相,皇家顏麵固然重要,那也不能饒過明王之罪。”

“他所做的事情,萬死難辭其咎!”

盧泛舟的每一句話都說到劉病的心坎上。

一旦在這件事情上開了口子,往後再有人鑄下大錯,劉病到底該不該與之追究。

隻可惜王謙在京城中苦心經營,朝堂上下為其說話者不在少數。

就算是劉病從南陽帶來的人,也有不少倒向到他那邊。

人多便勢大,在朝堂上與盧泛舟大吵一架,絲毫不落下風。

隻是他們誰都沒有注意到,劉病臉上神情變化,很快就難看的不像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