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宋青青回京
長寧公主被婢女扶著走向內室,秋梨和青蘿早已為她準備好了熱水。
她脫下外衣,泡入熱水中,舒展筋骨,身體才慢慢放鬆下來。
方又想起青鸞和秋桃,便忍不住叮囑秋梨,“給她們明早熬些燕窩,補補身子,再燉些蹄膀補補筋骨。”她的語氣中透著一絲寵溺。
秋梨和青蘿不由得笑了,“都說公主寵咱們,青鸞和秋桃姐姐可不敢吃蹄膀,咱們晚上給燉了豬蹄,她倆非說吃了會胖,本來養著就不讓動,再吃這些,傷養好了,人都胖成豬了。”
長寧公主想象那兩丫頭說話的樣子,也不由一樂。
秋梨給公主擦著背,又說,“瞧瞧公主的胳膊都劃出紅痕了,快擦擦藥吧,今日徐公公給宮裏的大徐公公傳了飛鴿,就該告他們濱州的罪,讓皇上罰罰他們才是活該。”
“好秋梨,可別哭了,哭得我都不知該怎麽哄你們。”她笑著打趣婢女。
“奴婢給您擦藥,您看看,好幾道紅痕呢!”青蘿也抹著淚,一麵給長寧公主塗抹藥膏。
長寧公主又捏捏她倆的臉,笑話了一會兒。
一時間,屋內充滿了輕鬆的笑聲。
——
相反,丞相府的氣氛就沒那麽好了。
宋濤進了宮,皇後娘娘說皇上準備給宋青青和璐王世子指婚,宋濤一聽,整個都不好了。
誰不知道璐王世子是個瘸子,長得也不咋樣,還不如他家那個中山郡王有才華。
皇後娘娘的意思是她沒辦法去勸。
“要不您自己去跟皇上求個誰家的兒郎?”
“為父這一時間,哪有什麽好人選?璐王不是有兩兒子麽。”
“中山郡王您就別想了,誰都知道璐王偏心眼都偏回老家了,他看中的大兒媳婦,不可能給小郡王娶了的。”皇後對璐王他們家還是有些了解的。
“你姐姐家平陽侯世子,你看如何?”宋濤小心翼翼的問著自己的小女兒。
“明日我宣姐姐來商議,您先讓青青回京,讓人傳話就說是給她定親,先穩住皇上的賜婚。”皇後覺得這法子穩妥。
倘若皇上非要賜婚,就當她原先並不知道青青已經跟平陽侯世子定親的事,以這個為由也不算抗旨。
父女倆商議完覺得可行,可是回了丞相府,宋濤就覺得憋屈。
那平陽侯是個無能之輩,生生把一個顯貴侯府,這些年折騰得在京城世家中越來越不入流。
平陽侯世子更是仗著自己的姨母是皇後,整日裏跟一幫紈絝子弟招貓逗狗,不學無術。
唉!也怪自己的大女兒,怎麽就不能好生培養培養兒子,文不行,武不就的。
一家子沒有一個省心的!還好他的孫子不錯。
還有璐王,也沒安什麽好心,明明兩人不合都快搬到了台麵上了,他給世子求娶自己嫡親的孫女,能安什麽好屁。
別說前朝不合,後宮璐王妃的妹妹玉妃也是暗暗跟皇後使著勁兒呢!
要不為啥他勸長寧公主去和親啊,這個關口哪裏還能惹了皇上啊!人家剛剛生了個粉雕玉琢的小皇子,皇上親自取了名:夏時璽!
那是好名兒嗎?
丞相聽到的時候,氣的胡子都抖了!皇後的長子叫什麽,夏時安。
安意思是安全,安穩,咋跟人家禦璽比?
所以他璐王覺得自己家已經可以用一個瘸子世子欺辱他們宋家了!
——
今日的盛京皇宮,天上挺忙的,來了好幾隻白鴿。
皇上,皇後娘娘,大徐公公都沒少收到來信。
今日下了朝,丞相沒走,正琢磨著如何跟皇上開口呢,突然一個人影大步邁了進來——璐王。
璐王一進殿,連忙抱拳行禮,聲音有些急促:“皇上!聽聞公主在濱州差點遭遇暗殺,之後又遇到山崩。這事可不簡單,應該是有人有意為之,想破壞這場和親!”他頓了頓,目光凝重,“山崩是不是人為的?這事情可得嚴查一番!”
皇上的臉色一變,這些個消息,他也是方才剛知道,璐王就跑來了,想必丞相留下,也是這個緣由,一個兩個的,都有自己個的心思了。
哼。
丞相低著頭,額頭冒出了細密的冷汗,昨天才覺得孫子是他此生的驕傲!
這就出事了?
正當丞相琢磨著是不是應當去回鄉祭祭祖的時候。
皇上冷哼了一聲,打斷了璐王的話:“子謙是怎麽回事兒?”
璐王的眉頭一挑,“丞相可得讓子謙小心,難保不是身邊人所為!”
丞相歎了口氣,擦了擦額頭的汗,“唉,老臣還未收到消息,公主金尊玉貴,可有損傷啊?”他頓了頓,臉上露出一絲苦笑,“伯清(宋子謙的字),他一定會照顧好公主殿下,皇上放心。”
璐王見宋濤那樣就來氣:“皇上,要不派人去濱州查探查探吧,想來子謙年紀輕,別著了人家的道兒!”
皇帝不置可否,拿了盞茶吹了吹,又放下。
“璐王是從哪裏得的消息呢?準不準的都未可知呢。”丞相垂眼繼續說,“濱州府大小官員也不下百人,要是真出了大事,早有折子送上來了,璐王還是關心好自己。”
璐王一聽,下巴揚的老高,“我自己?我也就是管管宗族事物,皇上,您看宗親那邊的事兒也不緊要,不然本王走一趟濱州如何?”
“璐王不是在給世子議親嗎?怎麽宗親的事兒又不緊要了呢?”丞相斜眼看了一眼璐王。
“這不還要看丞相大人家的大小姐願不願意呢嘛。”皇上捋著胡子,“丞相怎麽說?”
“皇上,老臣已讓家奴去接孫女回京了,”丞相歎了口氣,他搖搖頭,語氣裏透露著幾分無奈,“不過,她母親早年還未生她時,口頭說過一個娃娃親,隻是未行過納吉之禮。”
璐王哈哈笑道:“丞相,老夫可等著跟你家結秦晉之好,隻等你那孫女回京,可給我個準信兒。”
於是第三天的黃昏,就有快馬到了濱州府衙門,來的是丞相府的家奴。
那人如同三百裏加急傳信,兩天一夜就到了濱州。
“大少爺,大人讓小的來接大小姐回京定親。”家奴進屋連口水都沒喝,直接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