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顧家祖訓不得納妾

長寧公主的鳳駕在前朝攝政王府大門側麵停下。

兩個大宮女輕扶著長寧公主緩緩走過來。

一行貴婦貴女們早早等在門口,劉玉茹姑嫂為首,簇擁著一片色彩斑斕的裙擺。

“哎呀,殿下來了,”劉玉茹搶先一步上前,滿臉堆笑,語氣中透著討好,“這院子的荷葉上,前幾日還是小小花骨朵呢,一定是那花仙子知道公主要來濱州,搶著要開給公主看呢!”

其餘的夫人們也熱情的招呼著,“是啊是啊,公主殿下賞光,這荷花都開得更嬌了。”

宋青青譏諷一笑,長寧公主不打算搭理她。

她含笑和眾夫人們寒暄。

大家一路邊說邊笑,穿過了曲折的小徑,來到了湖邊。

湖中央,翠綠的荷葉如傘蓋般鋪展開,粉白的花朵點綴其間,宛若碧玉盤中的珍珠,嬌嫩欲滴。

岸邊亭台樓閣修葺得極為講究,田筱早早準備了涼茶點心,伺候著長寧公主入座。

這些個夫人每年也都進京,長寧公主看著都眼熟。

寒暄過後,便切入了正題。

“公主,那送嫁使官汪大人可是汪司徒的次子?我瞧他那相貌堂堂的,也不知有無婚約?”

說話的是武備營指揮使陳廣的夫人,正三品的誥命,也不知是要給哪個姑娘相看。

她細細品著茶,就知道這些個夫人不是光請她喝茶這麽簡單。

“那汪大人據我所知還不曾訂婚,不過不知能不能他自己做主,不如讓表兄給問問。”

“公主不知,大人昨日就問了,他也是這麽說,不能自己做主,咱們是想著給陳大人家的長女陳箬婷相看的。”劉玉茹說。

“陳夫人的長女定是花容月貌,她可來了?”長寧公主問道。

“來了,就是前邊玩著呢,剛剛拜見公主時,最前邊穿綠衫孺裙總角的。”陳夫人趕緊說。

“待會兒,表嫂叫哪個姐姐帶她去那邊花廊說話,青鸞,你叫徐海去府衙找汪大人尋個由頭來一趟,走那個偏門。”

“讓他自己先相看了,若是他自己願意,比別人使勁兒好說話,況且汪司徒的夫人與我母後是好友,到時候讓母後給他們賜個婚。”

“公主金口玉言,臣婦先謝恩了。”陳夫人笑盈盈的起身鞠了鞠。

“陳夫人嚴重了。”

長寧公主想他外祖父這一掛人到底是飄了啊,一個三品官的女兒想嫁司徒之子。

她腦裏出現了一個畫麵:外祖父頂著半白的頭發,還有胡子,飄啊飄啊,飄到半空中,“啪唧”摔下來一個大屁股墩,差點沒憋住笑。

長寧公主略略應付一會兒,後來聽著聽著便覺乏味。

這些貴婦的談話不過是些家長裏短,夾雜著對濱州名門望族的吹捧。

公主的眉眼裏透出些許倦意,借口賞荷花,起身離開了亭子。

她漫步到了湖邊,又順著回廊竟走到了前朝攝政王和王妃曾居住過的院子。

院子裏的布局素雅大氣,正中兩株合歡樹,枝繁葉茂,宛如綠傘撐開,灑下清涼的蔭影。

長寧公主仰頭望著,心中暗暗感慨。這樹一看便有上百年的曆史,枝幹遒勁,綠葉蔥蘢。

想到前朝攝政王顧北宵,她不由多了一絲悵然。

顧北霄,這個名聲顯赫的男人,當年震懾四方的將軍,卻為一人傾心一生。

大盛朝開國後,這府邸並未被收歸官府,反倒成為了濱州百姓心中敬仰愛情的象征。

如今,這兩株合歡樹也似乎化身為他和王妃愛情的見證。

長寧公主靜靜站在樹下,輕紗羅裙被微風吹拂,眉目如畫,氣質脫塵。

她伸手觸摸著合歡樹粗糙的樹幹,思緒翻飛。

正當此時,顧寒緩緩推開了正房的門。房門吱呀一聲,那畫麵便像定格了一般:長寧公主站在樹下,神色恬淡,衣裙翩翩,而他則立在門口,陽光灑在他冷峻的眉目間,平添了幾分柔和。

“殿下是在賞這‘芙蓉樹’嗎?”顧寒的聲音低沉,卻帶著一絲笑意。

“這是合歡樹。”長寧公主抬頭看了他一眼,淡淡糾正道。

顧寒聞言,笑而不語,邁步朝她走來。

“將軍也是來攝政王府賞荷的嗎?”長寧公主隨意地問。

顧寒略一頷首,“攝政王英勇無雙,尚武之人皆仰慕。連當今聖上都曾重新封賞他,並在府宅門前立了功德碑,令文官下轎,武官下馬。末將既已到了濱州,哪有不來之理?”

“可他卻隻愛美人!”長寧公主輕輕哼笑,“倘若他愛重江山,或許就沒有今日的大盛朝了。”

顧寒聞言,眉頭微皺,“殿下,這話萬不可說。”

“將軍並不這樣想嗎?”長寧公主目光輕轉,“我才想起來,這攝政王說起來也姓顧,該不會是你家的高祖吧?”

長寧公主歪著腦袋,“那要避諱的便是你,不是我。”

顧寒似笑非笑地看著她,“殿下請慎言。我祖父是征戰西關的鎮國公,與前朝並無瓜葛。”

長寧公主挑眉,忽而話鋒一轉,“不過,說起來你祖父也好,你父親也罷,都隻有一位國公夫人呢!”

顧寒愣了一下,隨即低頭一笑,“顧家祖訓,不得納妾。”

長寧公主的目光帶著幾分戲謔,“不得納妾,難道你顧家的兒郎代代都如此清心寡欲?我倒是很好奇,這祖訓傳承的是否真心?”

長寧一臉“我可不信”的表情。

顧寒不答,眼眸深深落在她身上,以至於芙蓉樹的樹葉落在了他肩頭都沒注意。

——

此時,鳳儀宮裏皇上正樂的合不攏嘴。

“長寧真是出息了,短短一個月,竟有如此見識。”皇上坐在暖閣的木塌上,透過陽光翻來覆去的看著兩張短箋。

“皇上莫要慣著她,”皇後睨了皇上一眼,拿起茶壺給皇上添了茶,輕笑著說:“她哪裏懂什麽政務。不過她說宋家那個青青她要帶走,可不行這樣嚇唬人,父親定不同意。”

“皇後你看長寧說的這個禦史台裏,設一個廉政署,這個主意可是甚好,朕明日就著禦史中丞商議此事。”皇上手指點著那信箋,一臉的傲嬌。

好像是在說朕的女兒,朕的。

“臣妾不管那朝廷政務,可是青青,皇上您可不能讓長寧帶走,不然父親又要來吵我了。他就最寵這個孫女。”

“長寧什麽時候與她交好了?”皇上安撫的拍了拍皇後的肩頭,“莫不如你給她賜個婚,回京城來,整日跟著她哥哥也不是一回兒事。”

“還是皇上想的周到。”皇後連連點頭,轉頭讓宮女嬤嬤們擺飯去了。

皇上還在那兒兀自興奮著。

這丫頭真聰明,隨朕!

皇上到皇後這來用膳,皇後宮裏的人侍候的萬分周到,帝後二人靜靜用完午膳,皇後惦記著讓貼身嬤嬤們選一選適齡的貴族子弟,便也沒在多留皇上。

大徐公公小心翼翼的在鳳儀宮門口候著。

等皇上出來了,立刻跟上去,說道,“皇上,璐王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