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承認失敗
王長輝又開始了在患得患失中度日如年的工作狀態。
直到第五天下午,一周的工作即將結束,他的心情也晦暗到極點的時候,他接到了前指的電話,叫他明天一早去前指開會。
“什麽會議?”
“有關莎句書店的事。地委孫副書記將親自參會,請你認真準備。”
掛掉電話,王長輝的心情終於明媚了起來。
“雖然不知道最終結果,但有結果,總是好事。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他這樣安慰自己。
王長輝沒有料到,莎句書店試點研討會的規模超乎了他的想象。
孫書記不僅親自參會,還向他介紹了一個陌生人。
這個文質彬彬、戴著一副金絲眼鏡的瘦高個中年人露出一絲微笑:“王局長,我是新華傳媒的劉琦,我們電話裏聊過。”
王長輝差點沒立刻甩掉劉琦的手。
“這就是那個咄咄逼人、陰險狡詐的劉琦?不過,他這一臉燦爛的笑容,倒讓人覺得溫暖!要不是和他早就交過鋒,恐怕會被迷惑吧。”王長輝腹誹道。
“感謝新華傳媒和劉總的支持,我們莎句書店……”
“我可沒支持你,我是想釜底抽薪,親自讓江南書局的第三子落地莎句,想不到你哀兵必勝,竟掘地三尺,發現了我們隱秘布局的書店。不過,可別高興太早哦,花落誰家還不一定呢。”劉琦斂起笑容,冷漠地打斷了王長輝的話,和一秒前判若兩人。
“那……走著瞧!”王長輝也不甘示弱地說道。
“這位是黃韜略,我們江南書局的首席設計師,上海的兩個店,就是出自他之手。”劉琦盡管麵容冷峻,還是把身旁那個穿著前衛的年輕人介紹給了王長輝。
黃韜略隻是略微朝王長輝點了點頭,就把頭別向一旁。
“來者不善。”王長輝心中警鈴大作。
“今天是莎句書店試點評審會,先請莎句文旅局王長輝副局長詳細闡述一下莎句江南書局·絲路之光的建設思路。”
王長輝開始詳細闡述書店的規劃思路。
他全程參與、全身心投入了書店的規劃,對書店傾注了太多的熱情和心血,他的喜怒哀樂、對莎句的萬般熱愛、對新疆文化事業的領悟和探索,在這家書店的規劃方案上,彰顯得淋漓盡致。
所以,他講得聲情並茂,就像把自己珍藏已久、秘不示人的瑰寶,毫無保留地分享給眾人。
他還提到了古城空地上手不釋卷的學生,講到了那一雙雙渴望書本的眼睛,甚至還提到了買買提扔烤肉架的兒子、阿布來提商場迅速搬遷的往事……
他數次落淚,為自己的無奈,也為孩子們的期待。
“我就想建設一個孩子們想坐多久就坐多久,想看多少就看多少的書店,告訴他們:你們,才是絲路之光。”
王長輝最後說道。
他結束的話語,就像最後一個絕美的音符輕盈地落在了寧靜的音樂廳裏。
樸實的樂章,滌**著眾人的心靈,終於喚起陣陣共鳴,進而匯聚成熱烈的掌聲。
“請品牌方和投資方,新華傳媒的劉琦副總經理發表意見。”主持人把話筒遞給了劉琦。
劉琦接過話筒,沒有說話,隻是靜靜地盯著王長輝很久。
劉琦無聲,王長輝的心裏卻立時聽到了驚雷。
他不自覺地緊張起來。
“我沒有意見。王副局長的規劃非常好,聚焦文化、關注孩童。江南與絲路的文化碰撞、融合,一定會產生耀眼的光芒。我堅信,江南書局這個品牌在王副局長的悉心經營下,會在絲路上開出不一樣的花。希望莎句的江南書局,是最有特色、最值得我們新華傳媒驕傲的江南書局。”劉琦放下話筒,俏皮地衝王長輝眨了眨眼睛。
本已準備迎接暴風驟雨的王長輝,霎那間迎來的卻是鮮花掌聲和完全的信任,他忽然淚眼迷離。
主持人把話筒交給黃韜略:“請新華傳媒首席設計師、江南書局設計師黃韜略先生發表看法。”
“我最開始是不看好這個項目的,不,其實是不看好莎句縣的規劃團隊。所以,我才建議劉總給他們一個期限,並盡快收回書店的設計權限。我相信,80萬資金,就是他們帶上的鐐銬,他們不可能跳出曼妙的舞蹈。我甚至已經設計出了莎句江南書局的初稿。”
王長輝聽到這兒,輕輕攥緊了拳頭,又輕輕地鬆開。
之前所有的謎團在此刻得到了證實。
王長輝卻輕鬆不起來,同時也在心中大叫一聲:“好險。”
他感動於黃韜略現在的坦誠,也憎惡於他曾經的輕蔑。
黃韜略扭頭看了王長輝一眼,王長輝卻立刻感受到了他眼中的敬意。
黃韜略打開公文包,取出了一疊厚厚的紙。
“這就是我的規劃稿,但現在看來,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黃韜略開始緩緩地撕掉手裏的紙張,引起眾人輕聲驚呼。
他旁若無人地一邊撕,一邊說:“設計規劃的靈魂,在於深刻洞察、挖掘客戶的內在、潛在需求,將它們具象化。其實,很多時候,客戶都不知道他們究竟想要什麽。就像開一間書店,看似簡單,其實很難。書怎麽選、地點怎麽選、客戶是誰,種種都是難題。但最核心的,卻不是這些,而是買書的人到底想要什麽!王局長比我們更了解莎句,了解這裏的人民,所以隻有他,才能找到這間書店的靈魂,即便他的規劃平平無奇,即便他的設計說不上有多高明,但就那一點,已經完勝我們了。他潛下了心,伏下了身,而我們隻是……抬高了眼。”
黃韜略的話講完了,在場幾乎所有人的表情都很怪異。
他這番不知所雲的話,明明是誇讚,卻又夾雜著貶斥;明明已經認了輸,但聽起來又很倔強。
隻有王長輝知道,他承認敗了,隻是敗在了水土不服上而已。
莎句縣的江南書局規劃方案最終在評審會上獲得了全票通過,連王長輝認為劉琦他們會興風作浪,想不到也風平浪靜。
王長輝對書店的成功更有了萬分信心。
最後,孫書記語重心長地說道:“恢宏的外在並非是文化標杆的必要條件,文化潤疆應該著眼於未來,把家國情懷、民族團結植根於孩子們的心中。他們心中有了中國文化,便有了真正的標杆。希望莎句的江南書局,就是這樣的標杆!王副局長,你們任重而道遠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