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陣前博弈
就知道這個女人一定會偷襲自己,秦陽在她抬手的瞬間,就已經舉起手臂格擋。
袖箭雖是機簧武器,但因為尺寸很小,穿透力並不強,被手臂上的鋼甲格擋開來。
秦陽並不生氣,似乎已經習慣蕭媚骨做這種小動作了。
“現在小女子知道晉王和耶律楚雄交易的兵甲軍械是什麽了,原來是鋼鐵打造的戰甲,以及能夠連續發射,且穿透力極強的弩箭。”
蕭媚骨並未看到秦陽衝殺時的樣子,但心裏卻已有了一些明悟,方才的偷襲隻是在實驗自己所想的是否正確。
秦陽也不否認,蕭媚骨是聰明人,她應該已經知曉了。
“如果晉王能將甲胄弩箭送給小女子,說不定我會放過你和你的麾下將士,不然的話,你麾下將士雖驍勇,卻也抵擋不住月氏國的五千重甲鐵騎。”
蕭媚骨顯然動心了,有了這樣的兵甲弓弩,便可打造一支足以令敵國膽寒的軍隊,她明白大燕退出聯盟真正的原因,是為了遠離紛爭,專心練兵。
這讓她有了危機感,從國力上來說,月氏國,大燕和大乾相差不大,而大乾地處中原,有更好的發展前景,這也是為什麽七國要聯手對付大乾的根本原因。
現在大乾有了秦陽這個足智多謀的人才,而大燕也有了秦陽支持的軍需,可以預見到未來兩國的實力會更上一層樓。
月氏國所依仗的便是擁有廣闊的草原,能夠提供源源不斷的戰馬,在這個時代騎兵近乎於無敵,足以震懾四方。
而且月氏國擁有特別的煉鋼技術,所生產的兵器遠比其他國家強,在冷兵器時代,誰的兵器好就擁有巨大的優勢。
但現在平衡已經被打破,秦陽所造的兵甲甚至超過了月氏國,僅僅騎兵上還存在優勢,但連弩的出現,也會讓騎兵優勢**然無存。
所以蕭媚骨敏銳的察覺到,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從秦陽手裏拿到甲胄和連弩。
秦陽卻笑了笑:“公主是在威脅我嗎,你可以看看我身後的軍陣,雖然隻有千餘人,但每個人都配備了雙連弩,也就是可以進行兩輪齊射,每次齊射可發射一萬弩箭。”
他又看了看蕭媚骨身後的騎兵,撇嘴道:“公主好像沒有那麽多騎兵,就算我的弟兄們準頭不足,對付這五千騎兵還是綽綽有餘的。”
蕭媚骨臉色如常:“晉王這筆賬似乎算錯了,小女子麾下可不僅僅隻有五千鐵騎,在大營裏,我還有五十萬大軍,區區千人,能擊敗五十萬大軍嗎?”
“你這五十萬大軍中,月氏國的軍隊有十五萬就算不錯了,其他國家的軍隊,怕不是你能指揮得動的,不然你也不會穩坐釣魚台,隔著大淩河同大乾對峙了。”
秦陽一眼看透了聯軍的本質,他們都是各懷鬼胎,不可能輕易將兵權交給月氏國統一指揮,而蕭媚骨沒有在兵力占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發動對大乾的戰爭,原因就在於消耗。
她不是消耗大乾,而是消耗那五個不聽話的國家。
蕭媚骨露出一絲訝然,秦陽的洞察力之強,有些出乎她的意料。
“好吧,就如晉王所說,月氏國十五萬大軍,也足以能夠圍殲你這支軍隊了。”
秦陽微笑道:“公主不會這樣做,因為你舍不得。”
蕭媚骨心中駭然,卻依舊笑著問道:“為何舍不得?”
“方才我分析過了,以我軍目前的遠程攻擊手段,收拾掉你這五千鐵騎易如反掌,而且我看得出,這些騎兵都是重甲騎兵,以月氏國的國力,大概也隻能養這麽多吧?”
秦陽說得沒錯,即便月氏國算得上世上的大國,卻也僅僅能維持五千重甲騎兵,這是精銳中的精銳。
這五千重甲騎兵若是損失殆盡,是月氏國承受不起的損失。
對於秦陽十分理智的分析,蕭媚骨也不得不痛心的表示讚同。
“即便十五萬月氏國大軍蜂擁而上,我想我的將士,至少能夠製造可怕的傷亡,這也是公主不想看到的。”
秦陽看著蕭媚骨的眼睛說道:“你最為明智的決定,就是放我們離開,然後派出五國聯軍前來追擊,利用我達到消耗他們的目的,同時讓他們看到大乾的強大。”
蕭媚骨露出一絲驚懼,秦陽所說的,正是她心中所想,此人竟然有讀心之能,太可怕了!
“隻有讓他們知道大乾是不可戰勝的,才肯死心塌地的聽命於月氏國,公主好算計,佩服佩服。”
秦陽調侃著拱手道:“我們是不是不可以離開了,還是公主豁出幾千條月氏國將士的性命,衝一下我的軍陣?”
蕭媚骨深吸一口氣:“晉王之能,小女子今日徹底領教了,既然晉王都已經分析得如此透徹,我又何必讓麾下將士白白送死,請晉王離去。”
秦陽點了點頭,轉身走向軍陣,忽然停下腳步,回頭笑嗬嗬的說道:“以後來月事的時候,盡量不要騎馬,太過顛簸容易腹痛,回去以後多喝熱水。”
蕭媚骨俏臉瞬間泛紅,他怎麽知道自己今日來了月事?
其實秦陽隻是偶然發現的,根據經驗,通常女孩子穿一身紅,八成就是來了月事,否則在戰場上,這樣火紅的盔甲簡直就是指示牌,是嫌對方神箭手瞄得不夠準。
而且方才說話的時候,他聞到了蕭媚骨身上的血腥,那不是戰場上的氣味,那麽隻有一種解釋了。
揭穿蕭媚骨的小秘密,秦陽算是小小的報複了一把,隨後對二虎說道:“保持陣型,緩緩退出騎兵攻擊範圍。”
千餘將士行動起來,有條不紊的後撤,這讓蕭媚骨又一次震驚,一千人雖然不多,但要做到動作如同一人,也絕非易事,顯然秦陽在練兵方麵,也是一把好手。
看著這支隊伍消失在黑暗中,蕭媚骨輕歎一聲,對蕭炎說道:“命令高麗國三王子樸人勇,率領大軍追擊秦陽,務必要將其活捉,不可傷其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