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談判準備
秦威和葉嫣然對視一眼,昨晚回東宮不久,便得到了七國聯盟使團要入京談判的消息,於是兩人製定了計劃,目的就是讓秦陽徹底身敗名裂。
現在秦陽勢同騎虎,無論怎麽做都會落入圈套。
秦陽心知肚明,卻隻是有些失望,皇上把這件事交給他去做,證明自己仍然是他心中的棄子。
“我答應了,此事交由我全權負責。”
秦陽看著愁雲不展的皇上,終究承擔了下來。
皇上微微錯愕,秦陽幾乎沒有猶豫,這讓他感到一絲欣慰,為了大乾,他確實做到了鞠躬盡瘁,不免有些覺得對不住他。
可是考慮到當前局勢,和大乾的基業相比,犧牲秦陽是唯一的辦法。
散朝時,皇上命太監將秦陽留下,甚至令秦威和葉嫣然先行退下。
“你可知,朕為何留下你?”
“父皇要交代大乾的底線。”
“嗯,朕正是此意,你果真是個聰明的孩子。”
“當不起父皇誇讚,如果真聰明的話,自然不會主動前去當質子,也不會答應這差事,其實我很笨,笨到受到很多羈絆。”
秦陽淡然說道,語氣重並無一絲感情。
皇上五味雜陳,歎息道:“朕有負於你。”
“父皇不用再說,事已發生,無法回頭,我隻有一個要求,希望父皇能信任我一些。”
昨晚的事,皇上不願再提及,崔福雖死,但他證明受秦陽指使的方式非常決絕,而且死無對證,他不能確定秦陽和太子到底誰在說謊。
不過那已不重要,都是自己的兒子,哪怕有心覬覦皇位,皇上也不想追究。
“朕要告訴你,大乾可以割地賠款,但絕不能失去燕雲之地,也不能失去函穀關,除此之外,朕可以割讓三百裏土地,且賠償白銀千萬兩。”
皇上頗為無奈地說出大乾的底線,雖說上官雄打贏了那場事關生死的戰爭,不過大乾的國力損耗極大,七國在邊境陳兵將近百萬,若再次刀兵相見,大乾幾乎敗局已定。
“我不會聽父皇的,因為我有自己的底線,大乾沒有一寸土地是多餘的,所以一分一毫都不會割讓,而且非但不賠款,還要七國賠償我大乾的損失!”
秦陽擲地有聲。
皇上驚訝地看向秦陽:“不可意氣用事,當前大乾國力衰落,再起戰端,朕擔憂會是滅國之戰。”
秦陽自信一笑:“若七國識趣,答應了我的要求便好,他們若要打仗,我奉陪到底。”
見他如此霸氣,皇上頗為疑惑:“你有把握?”
“我不會拿著大乾的國運去賭。”
“是不是那位神秘人和你說了些什麽,他有對策?”
皇上的眼神變得有了光彩,若是有神秘人指點,或許秦陽真的可以力挽狂瀾。
“父皇還是不要知道的好,現在我全權負責此事,不希望任何人插手。”
“好吧,朕給你臨機專斷之權。”
皇上有了一些信心,秦陽背後有高人指點,一旦破局,大乾便絕處逢生。
“兒臣告退。”
秦陽離開皇宮後,去了上官家。
上官雄剛下朝不久,正在用餐,聽聞晉王來訪,立刻將他邀請進府。
“晉王,今日在朝堂上,你樹敵太多了。”
坐下之後,上官雄便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通過陳忠震懾群臣,在當時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卻將百官推到了對立麵,這對秦陽頗為不利,無數雙眼睛看著他,盼著他倒台,免得懸在頭頂的這把刀落下。
秦陽淡然一笑:“無所謂,害怕我提起此事的人,都是大乾的蛀蟲,千裏之堤毀於蟻穴,如何能留得下他們?”
上官雄表情嚴肅,即便這些人確實是貪官汙吏,在朝堂上卻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這些人聯手對付秦陽,也是很棘手的。
“上官大人也不用悲觀,我記得當年你也樹敵不少,一直鬱鬱不得誌,怎麽今天反而勸我收手?”
“晉王也知道臣不得誌的原因,卻為何要重蹈覆轍呢?”
“因為我從來不怕。”
秦陽平靜的說道,上官雄卻目瞪口呆,因為他發現秦陽身上,竟然不自覺的散發出王者霸氣!
“上官大人,過些日子,家將就要訓練完成了,我有個要求,讓他們為教官,訓練三大營。”
上官雄沉默不語,雖說三大營由他指揮,以新式訓練方法練兵是在職責之內,可對於秦陽的練兵之法,還是多有懷疑。
兵者,天下大事,生死存亡之道,絕不允許有任何錯誤。
“上官大人莫忘了,咱們的十日之約麽,如果我訓練的家將,能夠擊敗你府上的家將,這就證明有效。”
“臣沒有忘記,不過晉王也不要太過自信,臣在軍中一輩子了,從未聽說過有如此神奇的練兵之法。”
上官雄依舊表示懷疑,即便練兵之法可能出自神秘人之手,但他未親眼得見之前,始終持保留意見。
“十日後見分曉,在此之前,我希望上官大人幫我做一件事。”
“何事,晉王盡管吩咐。”
秦陽對他有知遇舉薦之恩,在能力範圍內,定會報答。
“兩日後,給三大營換裝新裝備。”
上官雄費解道:“晉王這是何意?”
“三大營為大乾精銳,我沒有時間訓練,隻能先換了裝備,嚇唬人用的。”
上官雄啞然失笑:“晉王是想震懾七國使團吧,據臣所知,七國使團中知兵者不下三十人,如何能欺瞞得住?”
秦陽微笑道:“等三大營換上裝備之後,上官大人自會知曉。”
“但不知,晉王提供的裝備價值幾何?”
不得不提到錢,上官雄的軍餉有限,大規模采買裝備實在囊中羞澀。
“本王不像是財迷吧,為我大乾將士考量,這批裝備我不收一文錢,送給上官大人,現在產量不高,兩日後最多能生產八千具盔甲。”
上官雄沒有在意,按照現在大乾的鋼鐵產量,八千盔甲至少需要晝夜不停的生產半年之久,想來秦陽提供的是皮甲之流。
雖說皮甲防護有限,可聊勝於無,要知道三大營五萬將士,帶甲者不過萬餘精銳。
“那就多謝晉王慷慨解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