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孩子長水痘?別怕!神明在!

半夜。

司鴻景正在休息,突然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

他猛然坐起,還以為是軍營出了事。

“將軍,是郭副將來了。”管家道。

與此同時,郭副將焦急地在旁開口,道:“將軍,我家小兒突然高熱,昏睡不醒,能否討些退熱的藥?”

聽不是軍營的事,他才停止了穿衣的舉動,邊從苑楹給的醫藥箱裏找退燒藥,邊問:

“近日並未變溫,怎會突然高熱?”

“該是起了痘瘡,但現下高熱嚴重,需先退熱。”郭副將道:“莊娘著急尋到了軍營,我才知曉此事。”

司鴻景開門,將藥遞給郭副將,道:“小孩吃的話,藥量還是減半吧。”

一千年後的字缺胳膊少腿,他辨認了半晌,也找到與孩童有關的字眼。

“好,多謝將軍。”

“今晚我會問問神明有沒有治療痘瘡的藥。”司鴻景又道。

郭副將卻拒絕了司鴻景的好意:

“痘瘡隻是較為受罪,但會好的,將軍不必拿此事煩擾神明了。”

他不願徇私,神明已經幫東平關夠多了,他怎能再拿家事去煩擾她?

司鴻景卻讓他耐心等著就是。

郭副將拿到藥趕回家中,將分量減半喂給自己的兒子和女兒。

他的妻子莊娘眼神奇怪地看著從未見過的藥品,不由地問:

“這個吃了,真能退熱?”

“當然!這可是神明賜的藥!軍營裏的將士吃了半個小時就會退熱。”

聽到這竟是神明所賜,莊娘連忙雙手合攏拜了拜,為自己剛剛的質疑向神明道歉。

夫妻倆坐在床頭,時不時換換帕子,神色擔憂地盯著一雙兒女。

直到大半個小時過去……

兒子的喘息聲平穩許多,不再有呼哧呼哧的聲音。

郭副將摸了摸他的腦袋。

果然不燙了。

“退熱了。”他道。

莊娘剛去倒了杯水,聽到郭副將的話連忙奔過來。

見孩子退燒,她眼眶含淚,拜謝神明。

可是……

隻輕鬆了片刻,孩子稍微清醒後就一直嚷嚷著癢,伸手去抓,兩人各抱一個孩子阻止他們抓撓,一夜未眠,筋疲力盡。

司鴻景六歲那年生過痘瘡。

當時沒有一個禦醫肯為他抓藥。

他是被他娘成宿成宿抱著,硬生生抗過去的。

他好了後,他娘跟著就大病了一場。

他知道一個女子帶著孩子有多不容易。

所以,翌日一早,司鴻景就讓人去郭副將家傳信這幾日不用來軍營了,專心照顧孩子。

等到了晚上投送完畢,他就將這件事告訴了苑楹。

苑楹拿出手機查了查才知道痘瘡就是現代的水痘。

“有藥能緩解症狀,但還是要熬上幾天才行。”

她不由分說就拿著鑰匙要開車出去買藥。

司鴻景目光落在她瘦弱的背影上,柔和得如同三月春光。

兩人坐上車後,司鴻景才道:

“送你的成衣,就是郭副將的夫人選的。”

苑楹腳下的油門猛地一鬆,車都頓了一下。

如果她沒記錯的話……

她那次遇到的那個女子就是郭副將的妻子吧?

他妻子打量她時表情明顯很奇怪,應該是認出了她身上穿的衣服。

那豈不是司鴻景很可能知道她去過大乾的事情?

她麵色不自然地瞥了司鴻景一眼。

卻見他抓著扶手,明顯被陡然減速的車嚇了一跳,好像並沒有深意。

“咳,腳麻了。”

苑楹開著車繼續往藥店開去。

退一步講,就算司鴻景知道了又如何?

她去哪裏,是她的自由!

苑楹這麽想著,心虛的感覺瞬間消失。

而專心開車的她並未發現司鴻景眼神中一閃而過的幽深笑意。

去到藥店後,苑楹說小孩長了水痘,店員立刻就拿了幾樣藥出來。

考慮到城中其他小孩或許也會有這種情況,她就又多買了些。

於是,她出藥店時,又是抱著個大箱子。

“沒抓破的地方用這個,抓破的用這個,大人的退燒藥不要讓小孩子繼續吃了,吃這個。”

苑楹轉述店員的話給司鴻景。

司鴻景聽到大人的藥會對小孩子有傷害,立刻皺起了眉頭。

“會出事嗎?”

“我查過了,藥量減半沒大事,但以後不要再用了。”

司鴻景連忙點頭。

隻是……

“我昨晚看了那張紙,但實在看不懂。”他道:“我能學一學千年後的字嗎?”

苑楹明白。

司鴻景看簡體字可能就和她看‘小日子’的字一樣。

“有字典,我去買。”

藥店往東沒多遠就有家書店。

苑楹買了幾本字典,又簡單教了教他如何使用。

司鴻景簡直如獲至寶,動作輕柔地翻看著字典。

“有什麽不懂的再問我。”她道。

司鴻景在車內昏暗的燈光下翻看著字典,隻點了點頭,沉迷地都忘了說話了。

直到車在家門口停穩,司鴻景才如夢初醒。

……

回到大乾後,司鴻景就趕忙去了郭副將家中。

他將藥品的用量交給郭副將。

又將留意給城中生痘瘡的小孩子發藥的任務交給了他。

隨後又去了軍營。

今日是仲義值守。

他把字典給了仲義一本,畢竟是軍師,頭腦聰明學東西快。

醫官也收到了一本。

方便他研究苑楹投送過來的藥品的藥性。

三人就這樣研究了半晚,把退燒藥和裏麵的紙張一個字一個字地查了一遍,仍然是一知半解,但卻比從前好多了。

而郭家。

郭副將的兩個孩子哭一天了。

一直嚷嚷著渾身癢。

為人父母看著這一幕心疼極了,恨不得替他們受罪。

可就在塗上神明賜下的藥水後沒一會兒,孩子突然不哭了。

孩子說,瘙癢的感覺好多了。

他們別提多激動了。

郭嫂子知道有幾家孩子也在生痘瘡,他們二人將好轉的孩子交給仆人,趁夜就去送藥了。

早一刻將藥送到人家手裏,孩子就少受一份苦。

此時,城中大部分百姓已經歇息了。

可同樣生痘瘡的百姓家裏正是徹夜點燈,難以入眠。

孩子發著燒,不斷哭喊著癢。

爹娘焦心不已,淚水直掉。

是以,郭家夫婦敲門說來替神明送藥時,這些爹娘激動得直接就要跪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