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忠仆
“秦嬤嬤,您回來得很及時,今夜可是幫了我大忙呢。”
秦嬤嬤自知這是姑娘在安慰自己,微微歎息一聲,掩去眼角的淚。
一個老太婆了,還這般哭哭啼啼,便顯得無用。自己是昭明院最老的人,也是將軍留給姑娘的依靠,自己要支棱起來!
以前,大姑娘就是一副不爭不搶的性子,很多時候明家二房分明在故意欺負苛待姑娘,可姑娘都隻淡淡一笑,說她不在意這些。
直到他們給姑娘安排了錢家的親事,秦嬤嬤並不知道錢玉書的毛病,還當二房和老夫人良心發現,卻不想他們這般狼子野心,竟然用大姑娘的終身去為明耀和明楓換取前程!
真是老天開眼,讓大姑娘逃離了那個火坑。否則,將軍和夫人回來,秦嬤嬤不知自己該如何交代。
“姑娘,老奴回來了,你就不用再拋頭露麵,一切都交給老奴。”秦嬤嬤想好好補償補償明昭月。
看著秦嬤嬤那張飽經風霜,滿臉褶皺的臉,明昭月心中一暖。
說起來,錦繡堂的那位稱不上她的什麽祖母,她更願將這位老太太當成自己的半個祖母。
前世,秦嬤嬤沒有發現錢玉書是斷袖,歡天喜地替自己籌備出閣之禮。因著當時父母還在邊關未歸,秦嬤嬤就自請一道,陪她入了尚書府。
當時,明昭月身邊沒有幾個可用的丫頭,最貼身的紅香綠玉還是周香玉的人。
唯有秦嬤嬤,是真心對她。
入尚書府好一陣後,秦嬤嬤發現錢玉書晚上總是不回新房就寢,便替明昭月急得不行,數次暗中與她談心,問問小兩口到底出了什麽問題。
當時,明昭月還以為是自己沒什麽魅力,留不住錢玉書。更何況,她就是那般清冷的性子,對錢玉書沒有多少傾慕之意,也就不放在心上。
直到有一天,秦嬤嬤從尚書府一個下人耳中,聽到了錢玉書的斷袖之癖。她幾經打聽,證實了此事屬實,心中氣急,跑去質問錢玉書和錢文忠夫婦。
秦嬤嬤一介下人,又年邁,自然沒有問出什麽來,還挨了二十個板子,大大傷了元氣。
可老太太顧不得身體受損,又回將軍府求助老夫人和周香玉,這才明白大姑娘的婚事從頭到尾就是個陰謀。
她恨極,也氣極,給遠在邊關的明輝夫婦寫信,準備送過去。
不料信才送出,就被明楓暗中攔下了。
秦嬤嬤並不知情,還苦苦等著大將軍回來替姑娘做主。
一個月,兩個月,眼見大將軍並未歸京,秦嬤嬤心中鬱結,一病不起。
後來,得知錢玉書將大姑娘送到了秦王府,秦嬤嬤一口血噴在地上,就這樣死在了尚書府。
明昭月並未見到秦嬤嬤最後一麵,聽說尚書府的人嫌她晦氣,不知將屍身扔到了哪個亂葬崗。
一位忠仆的一生,便在為主子奔波勞碌中結束。
短短幾瞬,明昭月便回想了秦嬤嬤的前世。感慨和傷懷同時湧出,明昭月亦紅了眼。
這反映看在秦嬤嬤眼中,以為大姑娘受了委屈心中傷心,越發心疼起來。
老夫人和二房那幫人,你們等著!
秦嬤嬤天不怕地不怕,準備明日幹票大的,好好替姑娘出出氣。
明昭月這一晚睡得很安穩,或者是前世許多身邊人,陸續回到了她的身邊。比如秦嬤嬤,比如度滿,眼下還有兩個值得信賴的丫頭。
隻是一大早,明昭月就被一陣叮叮咣咣的聲音吵醒。
海棠和梧桐齊齊來到她床榻前,神色有些古怪。
“怎麽了?”
“姑娘,秦嬤嬤她,她……”海棠有些遲疑。
明昭月披著衣裳來到院內,便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
隻見昭明院四周豎起了一根根丈長的木棍,棍子頂部削得極尖。
一排排棍子穩穩固定在院牆四周,特別是院門處,更是裏外三層定死,還上了鎖。
“秦嬤嬤,你這……”
秦嬤嬤正指揮幾個力氣大的婆子幹活,轉頭一看,笑道,“姑娘莫怕,老奴把門加固些,防狼。日後那些阿貓阿狗便不能深更半夜擾姑娘休息了。”
明昭月驚了,還能這麽操作。
海棠便問,“秦嬤嬤,你這樣鎖了,我們如何出門?”
秦嬤嬤一笑,從袖中掏出一把鑰匙。“海棠一把,老奴留一把。這段日子,老奴就給姑娘守門!”
說罷,秦嬤嬤往那一杵,頗有凶煞門神的意味。
明昭月笑了,忽然有種被深深保護的感覺。
這樣一來,確實能讓昭明院清淨不少。
“如此,便有勞秦嬤嬤了。”明昭月不忍拂秦嬤嬤的好意,確實也該讓將軍府的其他人看看昭明院的決心了。
秦嬤嬤很是高興,邊清嗓子邊大搖大擺出了院門,手裏還提著一個水壺。
“姑娘先用早膳,老奴到隔壁辦點事。”
明昭月不疑有他,回了屋子吃早膳,邊吃邊計劃著今晚夜潛秦王府的行動。
一頓早膳沒吃完,梧桐興奮地進來稟報,說秦嬤嬤正在錦繡堂鬧事。
“秦嬤嬤搬著小板凳,邊嗑瓜子便罵人,罵得可難聽了。”
“什麽狗娘養的,狗仗人勢,蠅營狗苟,爛狗東西……”
秦嬤嬤怎麽總跟狗過不去……明昭月十分好奇。
“秦嬤嬤罵的是……?”海棠心裏一緊。
“當然是罵趙嬤嬤和昨晚夜闖咱們院的丫鬟婆子了。”梧桐不假思索。
明昭月卻淡淡一笑,罵幾個下人還不必如此費口舌。老太太這招指桑罵槐,指定要讓老夫人急火攻心吧。
當年明輝成長的那些歲月,秦嬤嬤沒少跟老太太這個繼母對著幹。不過秦嬤嬤好歹是下人,為了給明輝撐腰,不敢做得太明顯,便練就了一身指桑罵槐的本領。
當時,明老爺心疼嫡長子,又念及秦嬤嬤對兒子的半個養育之恩,便對她很是寬容。不僅早早便將身契還給了她,還在離世前留下一紙遺言,對嫡長子的奶嬤嬤不許打罵訓斥,不能發賣。
老夫人氣得咬牙切齒,看不慣,卻幹不掉。
明昭月讓海棠也跟著梧桐去聽聽學學,海棠太溫柔了,不會罵人,這可不行。
以後很多場合自己不方便出麵,還是需要嘴替的。
“姑娘姑娘,秦嬤嬤又去了紅梅院,在那裏燒紙錢!”很快,梧桐又回來稟報老太太的戰績。
這又是什麽路數?明昭月想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