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太後支持楚璃搶‘珍寶’

“我說要和他搶一件珍寶,他一時生氣就動了手。”

嗯?

眾人都好奇的看著他。

太後問:“什麽珍寶?”

楚璃若有似無的看了阮歆塵一眼。

就晃過去的那一眼,都讓她緊張不已。

她覺得這麽下去自己要完。

不管是楚璃還是楚玄澈兄弟,人家都是正經的皇子皇孫,哪能讓一個女人攪和得皇子皇孫不合?

要是被太後和皇上知道了,他們肯定是選擇把她毀了也不讓他們爭。

“一件稀世珍寶。”楚璃再次開口。

皇上:“什麽稀世珍寶值得你們打架?不過一個物件,你讓他便是。”

這話太後就不高興了。

“皇上,你未免也太偏心了。憑什麽璃兒要讓他?搶,哼,咱就得搶。”

太後大力支持她的大孫子搶那稀世珍寶。

皇上看自己老娘這態度也不好再說什麽,繼續問楚璃到底是什麽稀世珍寶。

心想:要是能找出兩件差不多的就好了,一人一件不就得了,還值得打架?

真是的。

楚璃說:“東西還未到手,其實……我也不知道是什麽。父皇,等兒臣到手了一定帶給你看。”

皇上淡道:“倒也不必非找不可,你現在以養傷為重。”

“是,兒臣知道了。”

“好了,朕看也沒什麽大事嘛。母後,這東西您老收好,您年紀大了,就這點兒傍身的東西,慎用。”

他把玉佩塞回太後手裏,讓她緊緊的握住。

太後十分不滿,但到底沒有拂了皇上的麵子。

這畢竟是她的親兒子。

……

他們是跟著皇上一起離開的永壽宮,要不是皇上來,他們還真不好脫身。

出了宮後,他們看到了等在宮門口的恭王。

“可算出來了,沒事吧?”

恭王妃心有餘悸,問恭王,“是王爺去請的皇上來救我們吧?”

恭王點點頭,“我聽說你們全都被太後的人叫走了,我便知道得出事,就趕緊進宮找了皇上。沒想到還真出事了,王妃,到底出什麽事了?”

恭王妃回頭看了看楚玄澈和阮歆塵,歎了口氣說:“回去再說吧。”

“好。”

他們剛走,又有兩人出宮。

侍衛推著楚璃,阮怡禾跟在他身後。

一出手皇宮,就著宮門口,楚璃招手把阮怡禾叫過來。

阮怡禾不明所以,向他走過去。

“王爺。”

“過來一點。”

阮怡禾又走近一些。

楚璃說:“彎下腰,靠過來。”

嗯?

阮怡禾感覺心裏有小鹿亂撞,羞澀的彎下腰靠近他,吐氣如蘭,“王爺,這在宮門口,不好……啊……”

話音未落,就被扇了一個耳光。

阮怡禾被他打得一巴掌摔在地上,沾了一身的雪。

而那臉也迅速的紅腫起來。

“嗚……王爺……”

阮怡禾疼得不行,又驚恐萬分。

害怕得心像要跳出來。

這才叫小鹿亂撞。

楚璃不再看她,冷冷的吩咐侍衛,“回府。”

負責看宮門的侍衛可都不是窮苦人家的孩子,那全是讀書不太行的世家子弟,他們通過在皇宮當差來鍍金的。

個個都驚呆了。

等他們走遠了,守衛們才開始低聲的八卦。

“怎麽回事?戰王怎麽當街打人呢?打的還是戰王妃。”

“出什麽事了?”

“今兒恭王府的人都進了宮,怕是出大事了吧?”

一知情人說:“我知道,我剛從永壽宮巡邏回來。恭王府的二公子跟戰王打架了,本來沒人知道,但聽說戰王府向太後告了密。”

他把自己知道的簡單的說了一下。

據說驚動了皇上,但皇上以小孩子打架為由大事化小了。

而且戰王嫌棄戰王妃多嘴才打了她。

然後大夥兒分析一番,得出結論,原本人家兄弟之間打個架是小事,戰王妃不懂事,偏要捅到太後那裏去。

太後險些動了死士,要不是皇上去得及時就整成了大事。

所以戰王才那麽生氣。

聽完他們的分析後,有一位剛來不久的小將就好奇的問了,“太後既然不待見恭王一家,那皇上與恭王怎麽關係怎麽那麽好?”

“因為皇上心善呀。”

“皇上心善?”

“是啊,你們家剛從外地調回京城,你不知道,當今皇上可是難得的仁君。”

他給這個新來的講述了當今皇上與諸位王爺之間的兄弟情。

皇上除了有恭王這個兄長外,還有兩個弟弟,與他們關係都非常好,尤其是對恭王這位兄長。

他上敬兄長,下護幼弟,加上他本來品學兼優,他繼位誰都心服口服。

他們這一輪的皇位交替,出奇的和諧。

這都與先皇對皇子們的教導有關,當年先皇親自教導皇子們,常讓他們在一起,增進兄弟之間的感情。

後來皇子們有了孩子,先皇還親自教導孫子。

那年先皇一下子得了三個孫子,楚玄澈與楚玄靈兄弟,加上楚璃。

他們三兄弟都是在先皇身邊長大的。

感情深厚。

他們自己小打小鬧沒事,外人多嘴不行,所以才氣得戰王打了戰王妃。

這個版本,很快就傳得人盡皆知。

原本阮怡禾人品一般,與各家小姐小媳婦們諸多不合。

本來看在她當了戰王妃後,諸家小姐小媳婦們都不敢說她了,見了她也恭恭敬敬的,避其鋒芒。

現在看她一次次的作死,那些看不慣她的小姐小媳婦們又活躍起來了。

“真是活該呀,男人的事女人怎麽能插嘴呢?尤其是人家兄弟間的事。”

“就是,別說她了,就拿我家那位來說吧。他和他兩個堂哥關係都不好,偶爾也會吵嘴。可他們吵他們的,但我要是去多嘴,他也是不高興的。私底下說尚且惹得人不快,她倒好,竟然跑去太後跟前告狀,真是蠢笨如豬。”

另一位小媳婦說:“喲,豬可不蠢。人家不是蠢,人家機靈著呢。”

“嗬,就這還機靈?”

“那可不?這你就不懂了吧,人家知道太後不喜歡恭王府一家,太後等著機會想整他們呢。她這是想討好太後,給太後送機會。”

咦?

這麽一說好像是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