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學無人機
其實,江訴晚也考慮過僅需一個人操控的無人機列陣。
但這個東西的操作難度又要上一個檔次,之前齊鈺嚐試摸索了許久也沒有成功。
考慮到地形問題飛行環境糟糕等現實問題,先在現代把飛行軌跡設定好之後送到古國一鍵啟動也不現實。
可惜,信號這種無實體的東西似乎不能通過古鏡傳遞,否則江訴晚倒可以嚐試自己在現代操控,讓列陣無人機在古國飛。
當先進的技術難以解決眼前的難題時,力大磚飛往往是最有效的辦法。
沒辦法一次性操縱200架無人機,那就找200個人,一人操縱一架無人機。
柳杉霖很快將他手下的暗衛召集起來。
他頗有些遺憾的說著:“神女大人見諒,從前我手下有兩千暗衛,隻是從京城到江蜀這一路驚險,如今十不存一,就剩這些了。”
江訴晚冷哼一聲,沒搭他的話。
200人說多不多,但齊刷刷的站在麵前還是有一定的衝擊力。
柳杉霖一瘸一拐的板著臉:“從即刻起,七皇子如我,有言必聽。”
“若是有幸得神女有言下旨,即便是取我項上人頭,也不得有誤!”
整齊劃一的一聲“是”,江訴晚聽了略微抬了抬眉,心裏底氣足了不少。
200人,應該是夠的。
柳杉霖又從暗衛中指出幾人讓齊鈺記住:“這些人是暗衛中的首領,武藝也最為高超,無論是傳話還是辦事七皇子都可以直接吩咐。”
齊鈺掃了一眼,果然從中找到了那手腕上有疤的大高個。
注意到齊鈺的視線,柳杉霖哼笑了一聲,瞪了一眼那人,目光有些森冷。
齊鈺也笑了一聲,伸手拍了拍那大的高個兒的肩膀。
大高個不明所以,但作為暗衛,他隻能繃著一張冷臉,也沒人為他解釋些什麽。
江訴晚送來無人機,齊鈺也不浪費時間,開始向幾名暗衛演示。
他想著,先教會幾個比較聰明的,再讓他們一個個去教,務必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基礎的飛行和撒藥。
考慮到損耗問題,就在剛剛,江訴晚下單了二千架無人機。
大型農用無人機,配備18安電池,可裝載16升農藥,一架就是3萬多。
也就是說,小手一動,六幹萬就飛出去了,這還沒算要撒出去的農藥。
沒事,江訴晚已經很擅長安慰自己了。
誰說這無人機貴了?這無人機可太棒了!
這錢花的值!必須值!
江訴晚深吸一口氣,開口道:“柳杉霖。”
柳杉霖渾身一顫:“神女大人有何吩咐。”
江訴晚眯起了眼睛:“我和齊鈺接下來這段時間要先教他們用無人機,教會之後直奔災區追著蝗蟲跑。”
柳杉霖連聲道:“這種事何須神女大人操勞?依我看還是……”
“至少剛開始我得盯著,出現問題才能及時反應調整。”江訴晚打斷了他:“至於你,也不會閑著。”
“各地的粥廠和田裏的莊稼都需要有人時刻盯著,放糧和種田的重任暫交於你,你能頂得住嗎?”
柳杉霖渾身一顫。
神女大人還願意信任他,願意將這些事宜交托於他。
柳杉霖眼神何其堅定,幾乎是在宣誓。
“定不負神女大人所托。”
齊鈺瞥他一眼,冷哼一聲又別開視線。
在齊鈺吩咐劉毅等人配合之後,柳杉霖開始四處奔波。
而齊鈺與江訴晚這邊也沒閑著。
教古人學無人機,並不是一個輕鬆的過程。
或許對現代人而言,讓無人機飛起來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但那是因為,現代人即便沒有專門學過無人機,潛移默化的也接觸過手柄、按鍵、也大致知曉其運作的基礎原理。
而對於古人而言,這簡直是不可理喻的東西。
幾片葉子嗡嗡叫兩聲,拖著水桶的大盒子就能往天上飛,手裏長刺的巴掌大小黑方塊一戳它就亂撞。
它究竟是怎麽飛起來的?
它又咋知道我按了哪個鍵?
它真的會那麽聽話?按哪個鍵就往哪兒飛?
要是把遙控器藏起來按,它還能看見不?
幸好,這群古人接觸過複合弓一類的器械,且對現代科技有著極高的接受度。
加之他們是暗衛,許多想法即便從心裏出現,也不會宣之於口,省去許多解釋的麻煩。
否則,這個過程隻會更加漫長而折磨。
齊鈺本來還想讓他們一人一架無人機提高效率,但第三個無人機失控的衝著人腦袋飛過去之後他就打消了這個想法。
一架失控的大型無人機危險程度本來就不亞於血滴子。
要是真鬧出一群失控的無人機,恐怕得給人切成臊子。
無奈之下,齊鈺隻能將他們分為小組,每組分配一架,輪流上手,保證試飛期間附近無人。
“慢慢來,急不得。”江訴晚如此說著:“欲速則不達。”
“我知道。”齊鈺長出了一口氣,揉了揉太陽穴。
江訴晚與齊鈺這邊進展速度不盡人意,柳杉霖那邊也發現了些問題。
田裏的莊稼齊鈺與江訴晚安排得都極其妥帖,目前可工作的地區也並不算多,自然事也少,隻要一切照舊即可。
但是粥廠,似乎已經出現了腐敗。
起因是柳杉霖注意到,青陽來領糧食的災民一天比一天多,但怎麽想都不該出現這種情況。
放糧已經持續了那麽長時間,整個青陽縣但凡是有口氣的災民,哪怕是爬也該爬到粥廠了。
那多出來的災民是從哪來的呢?
柳杉霖一番詢問後得知,有許多災民是從外地趕來的。
隻因青陽的粥廠放的粥是最稠的。
有些縣一大鍋粥裏隻能撈出零星可憐的幾粒米,連水都是還清澈的,灌下去也不飽肚子隻燙嘴。
現在,整個江蜀幾乎每個受災的縣城都至少有一個粥廠,每日用的米糧自然都是江訴晚送去的。
但齊鈺也不可能每日揣著古鏡,四處跑去送糧,便隻能在當地找個倉庫放下一些糧,由當地官員督辦粥廠。
江訴晚其實早想到,估計縣令鄉紳多少會貪昧一些,還刻意比大概要用的量留的多些。
但是沒想到,這才開始多久?還是鬧成了大鍋粥裏麵不見米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