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百鳥淩空
齊鈺母妃原本隻是一介宮婢,生下他後便撒手人寰,皇帝也並不重視,他便在宮中成了個孤苦無依之人,其餘皇子嫌棄他的出身,時常欺辱他。
難得一日,皇帝召見。
他在書房苦等一個時辰,可皇帝剛來便勃然大怒。
隻因書房屏風上金龍騰雲圖中,龍眼被墨色塗黑,成了隻盲眼的瞎龍。
齊鈺立刻跪地大呼冤枉,說自己從未靠近屏風,可皇帝不聽,扭頭就命人把他拖下去……
……
江訴晚聽完齊鈺的講述後,冷笑:“皇帝昏庸,自然怕有人罵他有眼無珠。”
齊鈺驚出一身冷汗,連聲阻止:“神女慎言!”
江訴晚並未在此話上過多停留,隻沉思片刻後說:“我看此事並不難辦。”
“你父皇的生辰應該也快到了吧?應該是……三日後?”
齊鈺接連點頭,心中感歎,不愧是神女,連這也知道得清楚。
“那正好。”江訴晚了然點頭:“你便等著三日之後看吧。”
鏡中又**起波瀾,一細長的通透物件被送了過來,齊鈺拿在手裏一晃,像是個水瓶。
隻是……這是什麽材質?
通透如水晶,脆韌似筍皮,光滑如冰而不寒,薄如蟬翼而不破,用力按下去還能聽見小炮仗似的劈啪響聲。
“瓶蓋用擰的,你藏好,別讓人看見,不夠再跟我說。”
“你且莫急,三天之後,我自有辦法讓你出去。”
齊鈺自然聽話照做。
這一夜,是齊鈺入天牢以來睡得最安穩的一夜。
第二天一早,齊鈺被響聲吵醒,睜開眼睛,卻引得一聲驚叫。
“媽呀!沒死!”
皺眉看去,是一個獄卒滿臉驚恐的連連後退,像是為他沒被活活餓死而震驚。
確實,他已經四天米水未進,昨日要不是神女顯靈,想必今早就已經能為他收屍了。
仔細想來,他所在的牢房附近一個當值的獄卒都沒有本來就奇怪,大概是有人存心想餓死他,故意調走了人。
齊鈺並不言語,伸手按了按揣在懷裏的銅鏡,翻身不再往外看。
神女說了,要再等三天。
那獄卒立刻轉身跑走,一層層向上匯報。
四皇子齊康祿正在寢宮飲酒作樂,聽得這消息皺起了眉。
“什麽?那個小野種那麽能扛?”
“罷了,都五天了,看他能扛到什麽時候去,”齊康祿揮揮手:“等死了再來告訴我。”
而此時,天牢之內,齊鈺正就著豆漿吃油條,同時暗想著原來天界也有這些凡間飲食。
三天轉眼而逝。
皇帝的生辰被尊稱萬壽節,不但闔宮歡慶,更要開壇祭天。
如今,北有旱災,南鬧蝗蟲,邊境不安,群臣皆貪,正是個內憂外患的時候,皇帝拜天格外虔誠。
忽然,有隻從沒見過的色彩豔麗的鳥兒撲閃著翅膀落在了祭壇上。
緊接著,無數隻鳥兒飛出,身後祭台上高懸的玄鳳朝陽圖正巧被風吹得烈烈作響。
難道……真是神明顯靈?
“這些鳥是哪來的?”
“是天牢……是從天牢裏飛出來的!”
當皇帝帶著浩浩****一群人來到天牢之中,齊鈺在鳥群的環繞之中沉默佇立,仿佛被選中的命定之子。
四皇子齊康祿在心中暗道不好,這幾日忙著萬壽節的事,竟然忘了這個小雜種!
齊康祿頓時氣得牙癢癢:“大膽齊鈺!先是忤逆父皇,後用放來這些鳥雀擾亂萬壽節,你該當何罪!”
齊鈺隻是輕輕搖著頭:“這些鳥雀不是我放出來的。”
他又何嚐不震驚。
漆黑的天牢裏傳出清脆的鳥鳴,無數鳥雀撲騰著翅膀,爭先恐後的往外飛,獄卒對此也毫無辦法。
“這是神跡,真正的神跡。”
齊鈺如此平靜地說著。
齊康祿即便氣的牙癢癢也無話可說。
天牢這密閉的空間,憑空變出這麽多鳥兒,這哪是人力可為?
若真要說這異象與齊鈺有關,豈不是變相說他是天命所歸?
皇帝臉色陰晴不定,他眯眼看了片刻,許久不言語,似乎花了點時間才想起牢裏的人是他的兒子,是因為那有眼無珠的金龍才入了獄。
還不等他說話,齊鈺便萬分恭敬的跪下請安,隻祝自己父皇萬壽無疆。
皇帝問:“千載難逢的機會,你不為自己辯解兩句?”
齊鈺低著頭不曾抬起:“父皇明察秋毫,即便被人蒙騙,也遲早會還我清白,揪出那背後真正貶損聖譽之人。”
齊鈺若有所指的抬頭,眯眼看向齊康祿:“父皇隻需問問,在我之前,有哪些人入過書房。”
這位四皇兄平日裏便是最看不起他的,總是帶頭欺負他。
皇帝順著齊鈺的目光瞟向齊康祿。
眼看著火真要燒到自己身上,齊康祿急了。
大約是急中生智,他忽然靈光一閃,湊到了皇帝身前。
“父皇,南方多地蝗災不斷,今日陣百鳥齊飛,鳥雀食蝗蟲,豈不是神明在指引,讓七弟去南方治蝗災?”
“兒臣鬥膽,為七弟求情,讓他戴罪立功,如若不成,兩罪並罰也不遲。”
蝗災延綿千百裏,救治之艱巨,早已不是一人之力可及。
但倘若治不了,怪罪下來,論律當斬。
齊鈺眉間微蹙,剛要開口,忽然聽見懷裏古鏡傳來極低的一聲:“去。”
隻片刻猶豫,齊鈺立刻拱手:“請父皇下令,兒臣願去!”
……
北漠中,比肩皇宮的大殿內。
齊添淩臥在榻上,手中晃著一隻玻璃做的高腳杯,啜飲了一口新釀的葡萄酒,看著麵前的舞女。
大殿上四處懸掛著土黃的輕紗,舞女曼妙的身姿也都變得朦朧。
像是,銅鏡映出的影像。
內侍匆匆來報:“皇宮的探子傳來消息,宮中驚現百鳥淩空,恍若神跡。”
搖晃的酒杯一頓,齊添淩眯起眼睛:“恍若……神跡?”
下一瞬,高腳杯落地,酒水如猩紅的血液四濺,舞女一聲驚叫,齊添淩起身,衣帶生風。
“備車馬,回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