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詩才不凡
碧霞山距離京城有千裏之遙。
柳飛羽他們就算每日快馬行走二百裏,至少也得五天的時間。
而且去碧霞山送信的人,也剛剛離開京城不久。
這一來一回,至少需要十日的時間。
陸茂行想了想,才回答道:“王爺,碧霞山的人到達京城,至少還得七日左右。”
沈京墨聞言,頓時皺了皺眉頭。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
唯一個沈楓有仇的人,就是沈宜修。
如今沈宜修的兩個護衛已經被陸守義解決了。
想必在短時間內,沈宜修不敢再對沈楓起什麽壞心思。
於是沈京墨便決定。
護衛沈楓的事情,還是等柳飛羽他們幾個到達京城再說……
葉府。
今日恰好是休沐日,葉錦年正在書房中會友。
葉曦月手裏拿著沈楓寫下的詩篇,便風風火火地衝進了書房之中。
此刻書房內有三人。
除了葉錦年,葉景雲之外,還有一位身著儒衫的中年文士。
葉曦月走進房間,便規規矩矩地向中年文士行了一禮。
“月兒見過周伯伯。”
此人正是國子監祭酒,周望舒。
鄒望舒捋須向葉曦月笑道:“有段時間沒見小月兒了,這小丫頭越發落得標致了。”
葉曦月笑嘻嘻道:“謝周伯伯誇獎。”
“周伯伯,今日正好您也在。”
“侄女手裏有一幅好字,請您品鑒一下。”
鄒望舒酷愛書法與丹青。
此刻他聽聞葉曦月手裏有一幅好字,眼睛立刻一亮。
“快拿來讓老夫看看。”
葉曦月跪坐在鄒望舒的麵前,展開了沈楓寫出來的這幅字。
沈楓的書法集百家之長,筆勢豪縱,神韻兼備。
已經隱隱有大家風範。
鄒望舒看了一眼沈楓的書法,立刻就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是何人所書?”
葉景雲看著沈楓所書寫的字跡,也是滿臉的震驚。
“月兒,這不會是沈楓寫的吧?”
葉曦月一想起沈楓那張充滿壞笑的臉孔,嘴角忍不住就露出一絲笑容。
“對,就是沈楓寫的……”
葉景雲曾聽葉曦月說過,醉仙居的掌櫃沈楓寫得一手好字。
當時葉景雲還有些不以為然。
今日見到沈楓寫出來的字跡,心裏立刻佩服萬分。
葉錦年卻把注意力放在了沈楓寫出的詩篇上。
等他讀完沈楓所寫下的這首金縷衣,目光中不禁露出驚奇之色。
“朗朗上口,語語可歌,好詩。”
“此人有大才。”
在葉錦年的提醒下,鄒望舒才注意到沈楓不但字寫得好,詩才更是不凡。
“好一句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小月兒,這位沈楓是誰的弟子?”
如今沈楓得到葉錦年和鄒望舒的誇讚,葉曦月感覺比誇自己都高興。
葉曦月滿臉笑容地回答道:“沈楓現在是醉仙居的掌櫃。”
“至於他師從何人。”
“我也不知道。”
鄒望舒聞言,頓時驚訝的道:“你說什麽?”
“此人竟然是一個酒樓掌櫃?”
葉曦月點頭道:“沈楓出身鄉野,家境貧寒。”
“可能是為了補貼家用,他才不得已當了一個酒樓的掌櫃”
“沈伯伯,您是不是也覺得。”
“如此有才華的一個人,卻從事商賈之事,委實有些可惜了?”
鄒望舒看著沈楓的作品,深以為然地點點頭。
“如此人才,卻屈就在酒樓當一個掌櫃。”
“的確是有些屈才了……”
葉曦月把頭轉葉錦年,笑靨如花的道:“爹,既然您也覺得沈楓有大才。”
“何不舉薦他入仕?”
葉錦年聞言,頓時有些意動。
若是葉錦年舉薦了沈楓入仕,沈楓就會貼上葉錦年的標簽。
從這首詩來看,將來沈楓一定會才名遠揚。
而葉錦年也會因為有這一份識人之明,名聲隨之水漲船高。
萬一沈楓在仕途上走得很順利。
說不定他將來還會成為葉錦年的左膀右臂……
葉錦年轉首向葉景雲笑道:“雲兒,你找個時間,把這個沈楓領到家裏來。”
“讓老夫看看此人秉性如何。”
雖然葉錦年心裏已經有了決定。
但若是不能摸清沈楓底細和性情,葉錦年也不會貿然地去舉薦沈楓……
葉景雲立刻點頭道:“爹,明日我找個時間,讓他過來一趟。”
在葉錦年交代葉景雲的這會工夫。
鄒望舒已經把沈楓所寫的字折疊了起來。
葉錦年趕忙伸手阻止道:“周兄,你這是要做什麽?”
“我還沒看完呢!”
鄒望舒躲過葉錦年的手,把折好的紙張放到了自己的懷裏。
“這幅字歸我了。”
“既然月兒和沈楓這麽熟悉,你讓他再寫一幅便是……”
葉錦年聞言,不禁笑著搖了搖頭。
鄒望舒向葉曦月笑嗬嗬地問道:“小月兒,這個沈楓多大年紀?”
葉曦月笑著回答道:“這個我倒是沒問。”
“反正他現在還未到弱冠之年。”
“可能比我大一些,但也大不了幾歲。”
鄒望舒聞言,立刻站起身來道:“每次和葉賢弟會晤,時間總是過得這麽快……”
“如今天色不早了,老夫就先告辭了。”
如今剛到中午,哪來的天色不早這一說?
葉錦年站起身來挽留道:“周兄,別著急走了啊!”
“我已經讓廚房準備酒菜。”
“一會咱們倆小酌一杯,你再回去也不遲。”
鄒望舒擺手拒絕道:“不必了。”
“我突然想起還有點事情要做,改天咱們再聚。”
葉錦年見鄒望舒堅持要走,也隻能親自把他送出到了葉府的門口。
鄒望舒急匆匆地離開的葉府。
但在下一刻,鄒望舒卻出現在醉仙居的門口……
鄒望舒和葉錦年有著同樣的想法。
沈楓單憑這一首勸人珍惜好時光的詩句,將來必定揚名天下。
若是鄒望舒若是舉薦了沈楓。
同樣也一定會讓鄒望舒的名聲遠揚,說不定還能讓他在史書上留下一筆。
葉曦月的一句沈楓出身鄉野,家境貧寒,是一位未到弱冠之齡的少年人。
這更是讓鄒望舒動了別的心思。
既然沈楓出身鄉野,說不定還未曾正式拜師。
今日鄒望舒之所以來醉仙居。
其實就是想看看能不能收沈楓為弟子,把他從葉錦年手裏搶過來……
在這個時代中。
每個文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在史書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從而流芳百世。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是每一位文人內心最真實的寫照。
若是鄒望舒成了沈楓的師父。
想必每個人在提沈楓之前,都會加上鄒望舒的名字。
如此能夠輕易揚名的機會。
鄒望舒豈能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