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出發前夕

上海的七月,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粘稠的濕熱。

李明的房間裏,一個半開的行李箱靜靜地躺在**,像是一張微張的嘴,等待著被填滿。

窗外,蟬鳴聲此起彼伏。

李明站在衣櫃前,猶豫地拿起一件又一件衣服,每一個動作都顯得心不在焉。

房門虛掩著,客廳裏父母的爭論聲斷斷續續地傳來。

“這麽大的事情竟然都不和家裏商量一下,太不像話了!”母親的聲音裏帶著明顯的不滿和擔憂,“新疆那麽遠,條件那麽艱苦,他一個人怎麽能行?”

“孩子長大了,應該有自己的選擇。”父親的聲音低沉而平靜,像是一杯溫熱的茶,“我們不能總是把他拴在身邊。”

“可是新疆啊!”母親的聲音陡然提高,“那邊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萬一出事了怎麽辦?”

“正因為那裏條件艱苦,才更需要像明明這樣的年輕醫生。”父親歎了口氣,“再說了,他爺爺當年不也是去的新疆嗎?”

“那能一樣嗎?”母親反駁道,“現在是什麽年代了?再說了,他爺爺去的時候可是和他奶奶一起……”

“時代變了,但是醫者仁心的精神不能變。”父親的聲音裏帶著一絲自豪,“明明能有這樣的選擇,我覺得很欣慰。”

“欣慰?”母親的聲音裏帶著一絲嘲諷,“你倒是欣慰,我這個當媽的可怎麽辦?以後想見他一麵都難。”

“現在交通這麽方便,想見麵隨時都可以。”父親安慰道,“而且,你不覺得這是明明成長的好機會嗎?”

“成長?”母親的聲音突然低了下來,帶著一絲哽咽,“他在我眼裏永遠都是那個需要我照顧的小孩子……”

“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更應該放手。”父親的聲音溫柔了許多,“讓他去經曆,去成長,去成為他想成為的那個人……行了,事情都這樣了,我們就尊重明明的選擇。”

漸漸客廳裏安靜了下來,隻剩下窗外蟬鳴聲依舊。

李明站在房間裏,手中緊緊攥著一件毛衣,那是母親去年冬天親手織的。

他的眼眶有些微紅,但嘴角卻掛著一絲堅定的微笑。

他知道,無論前方的路有多麽艱難,他都已經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而這個選擇,將會如同絲綢之路一般,漫長而充滿未知,但也同樣充滿希望和可能。

李明深吸一口氣,輕輕地將那件毛衣放進了行李箱。

收拾好行李,他坐到書桌前,拿起援疆的資料看了起來。

對口援疆是中央政府推進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舉措。

這一政策不僅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更具有深遠的政治意義。

其目的不僅是為了加快改變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滯後狀況,也是為了保證全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不僅是為了實現新疆的長治久安,更是為了實現整個國家的長期穩定和繁榮。

援疆政策的內涵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優越性。

具體而言,它是由中央政府主導,組織沿海和內地發達地區的省市以結對的方式,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麵對新疆進行全麵支持和幫助,以促進新疆的全麵發展,最終達到長治久安、共同富裕的目標。

這一政策的思想基礎可以追溯到“兩個大局”思想。

政策強調沿海地區要先發展起來,帶動內地發展;而當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沿海地區又要反過來幫助內地發展。援疆政策正是這一思想的具體實踐。

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拉開了19個省市新一輪對口援疆的大幕。

此後,中央多次召開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不斷強化和深化援疆工作。

2014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明確指出,對口援疆是國家戰略,必須長期堅持,並要將其打造成加強民族團結的工程。

援疆工作的重點包括:促進經濟發展、改善民生、加強教育和醫療衛生事業、增進民族團結等。

這不僅需要資金和物質上的支持,更需要人才和智力的輸入。

因此,大量專業人才,包括醫生、教師、工程師等,被派遣到新疆工作,為當地的發展貢獻力量。

總的來說,對口援疆是一項複雜而長期的係統工程,它體現了國家的戰略眼光和決心,旨在通過全方位的支持和幫助,推動新疆地區的全麵發展,促進民族團結,最終實現新疆乃至整個國家的長治久安。

李明合上厚厚的援疆資料,深深地吐出一口氣。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目光越過繁華的都市,仿佛要穿越千裏,望到遙遠的新疆。

原本心中那一絲不易察覺的動搖,此刻已經消散無蹤。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堅定和使命感。

他感到自己的心髒在胸腔裏有力地跳動,每一下都仿佛在訴說著對這片遠方土地的向往。

援疆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項關乎國家發展、民族團結的重大使命。

這讓他覺得自己不再隻是一個普通的醫生,而是這個宏大敘事中的一個重要角色。

他想起了爺爺當年援疆的故事,那些曾經覺得遙遠的記憶此刻變得如此真實而觸手可及。

李明感到一種跨越時空的聯結,仿佛自己正在延續一段重要的家族傳統,踏上一條充滿意義的人生道路。

內心深處,一股熱流緩緩湧起。

這不僅僅是對未知的興奮,更是一種對責任的珍視。

他意識到,自己即將為新疆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為促進民族團結盡一份責任。

這種參與國家發展大局的感覺,讓他感到無比自豪和振奮。

他知道,前方的路或許艱辛,會遇到種種困難和挑戰。

但此刻,這些都不足以動搖他的決心。

相反,每一個可能的困難都成為了激勵他前進的動力。

他輕聲對自己說:“新疆,我來了!”

這簡單的四個字裏,包含了他對未來的期待,對使命的承諾,以及對自我實現的渴望。

李明回頭看了一眼擺在桌上的行李箱,嘴角不自覺地揚起一抹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