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為了份額 互不相讓
皇宮大殿之上,朱元璋是一臉興奮著拿著手中的布包。
眾臣一個個都是不知所以,一臉的茫然之色。
到底是怎麽樣的一回事?
“諸位愛卿,咱今天非常的高興,咱的國師可算是名副其實了,你們知道這是什麽?”
聽到朱元璋的話,眾人都是下意識地向著丹藥一麵去想。
其實很正常,道門煉丹自古有之,不算是什麽稀奇大事。
稀奇的是,他竟然可以煉丹了?
朱元璋看著他們都神色古怪的樣子,他就猜到了,二話不說,直接讓內侍拿下去,讓他們看看,嚐嚐。
這一下是嚇壞了眾臣,還以為是什麽丹藥。
直到徐達第一個看到後,直接沾了一點嚐起來,毫不猶豫的作風,更是讓朱元璋滿意。
其他的大臣都是一驚一乍的,顯然是比不上徐達了。
徐達嚐過之後,眼神就是一亮,這...
朱元璋看著就說道:“來,都嚐嚐,免得說咱小家子氣。”
徐達就不再多說了。
其他大臣看到他品嚐了,也沒有問題,就一個個品嚐起來,才知道是什麽,可是這..
朱元璋將眾人的眼光都是看在眼裏,也是名義在心中,確實是感慨。
“咱之前不知道,所以很多封賞有誤,所有鹽礦都將收回,當然補償也是有的,每年可以獲得該鹽礦的一成利潤,相信也是足夠補償了,諸位愛卿,你們說呢?”
現在皇帝都自己說做錯了,他們這些臣子能有什麽辦法。
自然是歸還朝廷了,否則豈不是跟老朱作對,找死。
“陛下英明,應該如此。”
徐達和李善長等人率先應聲,即使不舍,也是不能不應聲下來。
朱元璋是非常高興,如此一來,就是順勢將鹽礦都掌控在朝廷手中。
“對了,咱和國師說好了,國師可以分得全國鹽巴三層的利潤,諸位愛卿,有什麽意見?”
一個個大臣你看我我看你,一開始就說了,這事,他們或許會覺得無理取鬧,可是現在都提煉出來了,還能說什麽?
“陛下,三成是不是太多了?”
對,不少大臣就集中在份額上,三成的話,是不是太多了?
朱元璋擺手道:“要不是國師獻上此法,壓根什麽錢都沒有,何況有了此法,以後內陸就不需要太遙遠的運輸了,可以就地取材,在咱大明,鹽礦極多,數之不盡,還怕沒錢。”
聽到朱元璋這麽一說,眾人心中這麽一算,確實可以省下很大一筆錢,還能得到巨大的財力,可以說相當不錯了。
“接下來七成中,咱占四成,剩下的三成入國庫。”
這話一說完,馬上就有戶部尚書楊思義站出來反對了。
“陛下,這錢應該是歸國庫所有,當然陛下引得如此寶術,也有功績,得一成足矣。”
此話一出,一個個大臣都是十分讚同,似乎應該的,給一成都賺了的意思。
頓時讓朱元璋不幹了,眼紅了:“這是咱侄兒的功勞,咱這個當叔叔的,可是皇帝,咱說四成就四成。”
楊思義毫不客氣著說道:“陛下,這天下都是你的,國庫也是你的,為什麽要分得那麽清呢,難道陛下今後要修建皇宮,自己出錢?”
朱元璋頓時被膈應了,那是又氣又急,但也是大臣以理據爭,不影響大局。
他這個做皇帝,也不能太獨斷專行了吧。
“那就三成,不能少了。”
“陛下,臣也不能為了天下百姓讓陛下為難,兩成,不少了,陛下,真的不少了。”
這時候,很多大臣都是紛紛讚成。
朱元璋是氣的,竟然隻支持兩成的份額,實在氣人。
可是現在一個個大臣都是分毫不讓了,還站在了大明百姓的角度上,他能怎麽辦?
不由得心中鬱悶了,這些個家夥,就是見不得讓自己賺錢。
被眾臣壓到了兩成,少了兩成的結果,讓他真的很不開心。
可最後隻能無奈地答應了,畢竟自己的把柄被拿捏著。
自己想要修建皇宮乃至擴建,都是已經有想法了,不想遷都了,自然那要建一個大大的皇宮,不然豈不是小家子氣。
但建造皇宮所需的錢財甚多,光靠他自己一人的內庫,怕是遠遠不夠的。
最後無奈的敗下來了,隻能認栽。
於是朝廷國庫獲得其中五成利潤收益。
至於國師方麵,已經沒有人再去說了,畢竟皇帝都是金口玉言,加上叔侄關係,朝中哪一位大臣敢亂說的,再說這個辦法,可是國師提供的,不然不要說賺錢了,不貼錢就不錯了。
所以諸多大臣也認了。
很快,工部就開始派人到各自開始提煉精鹽,開采鹽礦。
顯然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舉措,同時可以穩定各地的鹽價,還能增加各自百姓的收入。
開鹽礦自然那是需要工人的,朝廷出錢,招募工人開礦和提煉精鹽。
采取的措施,就是陳久提供的流水線做法。
一個工人隻負責一個工序,這樣不僅僅是速度快,而且還能讓屬於他們的工序熟練起來,不斷地提升提煉產量,對於整個大明的推動力,還是很不錯的。
雷厲風行,就是這一時代的產物,也是自然可以看到的精神。
“重八,那就不要再吃味了,兩成也不錯了,相信未來會賺不少錢的。”
“妹子,這群人,你不知道,一聽到錢,就是跟著瘋了似的,寸步不讓。”
“重八呀,讓給他們了,也是朝廷,國庫豐厚了,你的想法也可以實現了,你不是一直想要北征嘛,有錢了,才能做得到嘛?”
馬皇後的安慰,這話也是起到了作用,讓他不由得點頭道:“確實是,確實是需要錢,罷了,兩成就兩成吧,咱們也不再去多想了。”
馬皇後聽著,才是安心下來,這才對嘛,免得出岔子,那就不好了。
“重八,看來你侄子似乎真的學到了不少本事,可以學以致用,天資不錯呀。”
朱元璋一聽,那是自得起來:“那是,咱老朱的種,自然是不一樣的,在哪一麵都是值得稱讚,相信他會是一位好國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