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識時務者為俊傑,留一手割地主肉
趙成看著平時忙活許久才能插完的一分地,眨眼間,就被劉稷拋滿了歪七扭八的秧苗。
剛才還被他當成是絕了收成的稀泥地塊,現在已經變得生機勃勃。
他呆呆地站在當場,回過神後,臉色慘白。
“完了完了,堤壩不可能一天掘兩次,再說再掘可能會毀堤,上頭一定會追究大人的管理不善。”
劉稷麵對必死的困局,隨手一拋就能解開。
趙成想破腦袋,也想不出,該如何阻止那些拋秧的村民。
秧苗拋進了稀泥地裏,很快就會紮根。
除非真的發大水全部淹沒,不然隻能任憑它們自由生長。
大人還等著劉稷這邊事成,殺雞儆猴,給退田的佃戶們放放水呢。
劉稷都想出拋秧的方法應對了,還放個屁啊!
“官老爺,麻煩你給楊財主帶個話。”
“好,你說……不是,我和楊財主不熟!”
趙成趕緊撇清關係。
劉稷心知肚明,但也沒有揪住到底是誰掘了河堤口子不放這件事,進行不必要的爭論。
這種事,要麽有證據越級舉報,要麽有實力抓住流寇。
兩者都做不到,就隻能先猥瑣發育,積攢力量。
“不熟也沒事,隻是托你帶個話。”
趙成猜到不是什麽好話,卻也十分的好奇。
劉稷是想下戰書,再暴打楊財主一頓?
還是想炫耀拋秧的法子,把楊財主氣死?
誰知他猜到了劉稷的心思,沒猜到劉稷的格局。
“你去告訴楊財主,抓緊把佃田的條件改成我這種,交了糧稅五五分,不然他會後悔的。”
“為什麽會後悔?拋秧又不是插秧,楊財主家的奴仆忙活幾日,都能把秧苗拋完,他高興還來不及呢。”
趙成不理解。
楊財主家的三千畝田,由於村民開荒精力有限,五個村子的田,統共隻佃出去五百畝。
還被佃戶們拿著劉稷家佃田,敢給稅後五成糧嘲諷。
那些佃戶們,都等著倒逼地主們的良田無人耕作,三年後變荒田。
整個大庸縣的地主們都是一樣的情況。
所以才會找上縣令大人,要給劉稷這個領頭羊一些顏色瞧瞧,震懾那些想倒反天罡的佃戶們。
如今雖說沒能成功震懾住劉稷,可是,拋秧法也解救了沒有人給地主們插秧的難題。
劉稷聽到趙成能夠問出這種話來,就知道對方沒有種過水稻。
“你傳話就是了,知道得太多也改變不了什麽,不是更難受嗎?”
麵對劉稷故意賣關子,趙成氣不打一處來。
被你吊胃口,我才更難受!
想到劉稷這回又逃過一劫,趙成心裏忌憚的同時,又不免心裏有些佩服。
“劉稷,我要是你,絕不會為了那些土裏刨食的泥腿子,和比自己強大的大人物對著幹,識時務者為俊傑,希望你好自為之!”
扔下勸誡的話,趙成帶著兩個衙差,朝著楊財主家走去。
劉稷目光幽幽地盯著趙成的身影,許久,如釋重負地鬆了口氣。
“看來堤壩是不會再被掘一次口子,不用再安排村民時刻防守了。”
畢竟插秧需要搶天時,拋秧也一樣。
拋秧的秧苗長度,比插秧時要短上些許。
一旦葉片太長了,拋扔落地的時候被泥巴包裹住,抽不出新葉來。
別說減產了,可能連收成都沒有。
這一點,劉稷並沒有當著趙成的麵透露出來。
至於原因也很簡單。
“留一手坑一坑那些想拋秧的地主們,我才好繼續割他們的肉。”
這場突如其來的大水,一共衝擊了十五個村寨。
劉稷親自帶人跑了一趟,告訴他們如何拋秧。
正在糾結要不要接受新的佃田條件,累死累活,隻為那一成糧食的村民們。
聽到這個消息,一個個喜極而泣。
“劉兄弟,你可真是我們全村的大救星!”
“我們怎麽沒想過拋秧這個好法子呢?”
“多謝劉兄弟特意趕過來告知,往後劉兄弟的事,就是我們全村的事!”
這些村寨的村民,平日裏與劉稷沒有什麽交情。
最近的交情,就是去劉家寨買踏犁,還有偷藝學習製作踏犁。
許多人聽聞劉稷帶著附近村民開墾荒地,還提高了佃田的糧食分成。
心裏嫉妒那四個村寨的村民們的同時,也沒少在背後蛐蛐劉稷。
說劉稷一定是算計著別的利益,絕對不可能好心幫著大家。
比如周財主家低價買的兩千畝良田。
如今見他們與劉稷沒有利益往來,人家還親自跑一趟,替他們挽回損失。
對於劉稷這個人,他們是徹底的服氣了。
劉稷扶起兩個想給他磕頭道謝的村民,不著痕跡地催促他們。
“大家先別光顧著高興,趕緊下地薅秧幹活,必須趁著泥稀的時候抓緊拋秧讓苗紮穩根,免得來一場雨,或者流寇又來挖堤壩,誤了大事。”
大家聽到流寇還敢來的事,不再像以前一樣畏懼,而是紛紛握緊了拳頭。
以前流寇隻是攔路打劫,如今又是去劉稷家殺人放火,又是掘堤壩淹稻田。
雖說流寇這次針對的是劉稷,可下次萬一是他們倒黴被針對呢?
全家不是被殺死,就是活活憋屈死!
“等到農忙過去,咱們就組隊去剿匪領賞錢!”
“就算抓不住那些流寇,也要把他們嚇得躲到別處去!”
“以前總覺得遇到流寇是運氣不好,現在他們敢找上門來鬧事,絕對不能再忍了!”
其實劉稷隻是單純的想催促大家趕緊拋秧。
沒想到還有意外之喜。
無論是父母的私仇要報,還是這次淹田的公賬要算。
為了自己和村民們日後的穩定發展,流寇這個光明正大的惡勢力團夥,幫著趙縣令作惡的爪牙。
必須拔除!
但眼下,他還要趁熱打鐵,先把那些地主們收拾服帖。
“鄉親們,打擊流寇的事等忙過春種後再說,眼下我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想請大家幫忙。”
剛才還說得熱火朝天的村民們,瞬間鴉雀無聲。
無事不登三寶殿。
劉稷幫他們,怎麽能不圖回報呢?
而村民們也不是知恩不報的人。
“劉兄弟,多虧了你大家才不用接受一成糧食的條件,隻要我們能幫得上忙的事,你隨便提。”
“既然你們這麽說,那我可就真的隨便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