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藥有問題?
惠妃點頭,分別讓人去請太醫與魏嬤嬤。
毓秀宮裏,魏嬤嬤仔細把了脈,又查看了藥碗。
她心一驚,趕忙跪下,顫抖著聲音回複:“娘娘,此虎狼之藥,切不可再服用。”
聞言,惠妃激動地咳嗽起來,“嬤嬤此言何意?”
“娘娘,此藥對症,可馬錢子分量加了不少,長久喝下去,無異於飲鴆止渴。”
薑粟趕忙端過來一杯水,親自看著惠妃喝下去,等她咳嗽好點了才安心。
“魏嬤嬤,本宮可還有救?”
魏嬤嬤頭一低,良久不敢回話。
惠妃輕輕一擺手,“罷了,你下去吧。”
薑粟眼角閃過一絲濕潤,姑姑與她相依為命,於她而言,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親人。
她真的害怕再一次會失去姑姑。
驚雨打開簾子,快步走上來,靠近惠妃,低聲細語:“娘娘,太醫到了,身體可是哪裏又不適了?”
聞言,一旁的太醫趕忙跪下,“娘娘,讓老臣把把脈。”
一刻後,他輕聲回複:“娘娘平日裏要多注意休息,藥是萬萬不能斷的。”
驚雨轉頭看向桌子上那碗藥,伸手摸了一下藥碗,“娘娘,藥涼了,奴婢拿下去熱熱。”
薑粟厲聲嗬斥道:“住手,驚雨,你可知罪?”
從驚雨一進來,她雖然麵不改色,目光卻多次瞟向那碗藥。
她斷定,裏麵必定有貓膩。
若是這碗藥到了驚雨手中,怕是毀屍滅跡成分居多。
驚雨一驚,立馬跪下磕頭,而後直起身子,目光堅定,“奴婢不知。”
薑粟的手輕撫身上的衣裙,好整以暇地看著眼前之人,一字一句地說:“奴婢叛主,千刀萬剮不為過。”
“姑娘,奴婢隻是擔心藥涼了影響藥效,因此想重新熱一下,不知您口中的叛主之說到底是從哪裏聽來的?”
隨後,她又趕忙衝向惠妃,跪在地上連連往前爬了幾步,“娘娘,奴婢一直跟隨娘娘,從未有過二心。”
惠妃頭疼地看著眼前情況,相對於驚雪,她更喜歡驚雨。
深宮之中,驚雨多次細心嗬護。
她內心實在也不願意相信是驚雨所為。
薑粟臉色一沉,“太醫,麻煩你看看這碗藥。”
她把藥碗遞給了一旁的太醫,她不相信宮中太醫,總也得驗證看下這位太醫是否有問題。
姑姑的病情可一直都是由他負責。
太醫檢查後,沉思許久,額頭上開始冒汗,他趕忙跪下:“娘娘,這不是臣開的藥方,臣開的藥,馬錢子隻需一分就夠,可這碗藥,竟有八分之多。”
薑粟看向一旁跪著的驚雨,“我聽聞姑姑生病後,驚雨不放心假手他人,一直都親自熬藥端藥。”
驚雨無措地看向惠妃,“娘娘明鑒,奴婢真的不知這藥為何有問題?”
“娘娘,奴婢的命是娘娘救的,怎麽可能背叛娘娘,至於這藥,奴婢真的不知!”
驚雨語氣堅決,惠妃心裏閃過了幾絲猶豫。
驚雨和驚雪都是她的心腹,許多事情都交由她們兩人,若其中一人出了問題,她想想就覺得恐怖。
深宮幾十年,誰的手裏又是幹淨的呢。
惠妃轉向薑粟,遲疑地詢問:“小穀,你可有證據?”
薑粟冷笑一聲:“那你倒是說說看,你端的藥怎麽會出問題?”
驚雨趕忙告罪:“娘娘,許是有人陷害奴婢。說不定是有人見不得奴婢得娘娘寵愛,所以陷害奴婢。”
她再次磕頭,一字一句地說道:“姑娘還小,興許是有人在姑娘麵前說什麽了。”
驚雪一直跟薑粟親近,而隻要有她在,驚雪在惠妃那永遠出不了頭。
驚雨暗指薑粟是為了讓她給驚雪讓位,因此,在汙蔑她。
惠妃頭疼地閉上了眼睛,自家侄女確實跟驚雪相處甚歡。
莫非,真的是想讓驚雪得寵?
那驚雪得寵對她有什麽好處呢?莫非還想來控製她這個姑姑不成?
惠妃臉色開始變得陰沉不定,她看向自家侄女,心裏暗暗搖頭。
她自己養大的娃,還能有什麽問題嗎?
聞言,薑粟開始怒不可遏,“好一張伶俐的嘴兒,且不說事情是否是你做的,隻說這藥在你手裏出了問題,你便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來人,把她關到暗室。”
話音剛落,進來了幾位宮人,在惠妃點頭後,把驚雨拉了下去。
“娘娘,奴婢一片忠心,請您明察秋毫。”
惠妃猛地開始咳嗽起來,沒一會兒,就開始口吐鮮血。
薑粟開始著急了,往外大聲喊:“太醫,太醫,快過來看看。”
太醫進來行醫紮針後,惠妃終於開始平靜了一點。
“小穀,若姑姑去後,一定要找太子殿下庇護,我對他有養恩,這是他欠我們薑家的。”
一入皇宮深似海,她一輩子都沒辦法擁有自己的孩子。
薑粟微微皺眉,再次反駁道:“太子殿下靠不住。”
前世,她聽姑姑的話爬了床,雖然當了太子妃,可下場淒慘。
她依稀記得,太子扼製住她的脖子,一字一句:“薑家女果然是別有用心。”
思及此,她的後背開始冒出了冷汗,肩頭仿佛又有了那灼燙之感。
那個鮮紅的“慎”字在她麵前恍恍惚惚。
惠妃見她額頭上冒出了冷汗,整個身子開始打冷戰,疑問道:“小穀,小穀,你怎麽了?可是病了?”
薑粟這才回過神,“姑姑,你信我,我必定會找出救薑家的辦法。”
“但現在,我們要揪出到底是誰,敢在你的碗裏下藥,我定饒不了她。”
惠妃拍拍她的手,欣慰極了,“小穀終於長大了,你打算從何入手?”
薑粟站起身,輕撫衣裙,“先查驚雨。”
前世,她總聽一個人在耳邊喃喃說道:“想弄清楚事情本質,先查來源。”
“姑姑,查查驚雨吧,從出生到現在,看看她是否還有家人,平時跟誰來往。”
惠妃欣慰一笑,“好,聽小穀的,若真是驚雨,我定不饒她。”
兩盞茶功夫,一個長相普通的宮女快步上前,呈上卷宗:“娘娘,根據調查,驚雨深居簡出,不過,跟東宮一個小內侍來往甚密。”
竟是東宮?
莫非前世薑家的悲劇,太子不是袖手旁觀,而是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