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自序
原始素樸的故事裏有一切關於文學起源的奧秘。那些故事,往往也不在封麵上題寫著小說(novel)字樣的書裏。我們一般把最原始素樸的故事稱為民間故事,打一包,戳上印,民間二字了事。
眾所周知,民間故事以口耳相傳的方式流布了許久。社會形態的變異如果不怎麽大的話,故事或可能經曆了較長時間而依舊能夠保持原貌。
然而這並不是恒定的現象。故事在流傳途中,曆經不同的講者、穿越不同的語境、透過現實的刺激和打磨,就會像曆史、新聞、謠諑及所謂街談巷議之類的文本一樣,產生變化。
《列子·湯問》上有一段對話,湯問革:世上之物,什麽大?什麽小?什麽長?什麽短?什麽同?什麽不同?
本來是空空洞洞的提問,沒想到還真有答案。革說了一個格局宏大的故事:
一開始,革描述了故事發生的背景,是極為遙遠的所在,在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裏,此處有五座島山,周邊三萬裏,頂平之處也有九千裏寬。山上遍生金玉之樹、珠玕成叢,這些奇珍異寶的植被還都是美味的食物,吃了可以讓人不老不死。而此地所居住之人更不得了,都是仙聖之類,朝夕飛來飛去,不可計數。
但是這些仙人聖人仍然有煩惱,原來這五座仙山沒有地根,常隨波潮上下浮**,不能恒定。於是便向上帝訴願,請求穩住島山的地基。上帝答應了,派遣了十五頭巨鼇,分三班分別承載,各鼇班時一次六萬年,互相輪替。如此一來,五座仙山才算是穩定了。
誰知道有一個名叫龍伯的巨人之國,國人不過幾千,可是仗著他們身形巨大、膂力驚人,居然一口氣釣走了六頭巨鼇,把龜甲扛回本國去作占卜之用。於是有兩座島山漂流到北極,沉於大海,那些仙人聖人便通通遷移到遠方,再也不回來了。
上帝大怒,滅了龍伯之國,而且將巨人變得短小。想當初在伏羲神農時代,龍伯國人還有幾十丈高,到了後來,便隻有九寸到一尺五寸高了。
湯與革的對話,不隻這些。他們還說起了荊南有冥靈樹,以五百歲為春,以五百歲為秋。而上古有一種大椿樹,以八千歲為春,以八千歲為秋。
此外,在腐朽的土壤上,有一種朝生暮死的菌類;春夏之間更有一種蠓蚋因落雨而生、見陽光而死。
北方再北方,有一個地方叫溟海,也就是天池,據說天池裏的魚有幾千裏長,它的名字叫鯤;還有一種鳥,名字叫做鵬,翅膀有如天上垂下的雲朵。以上所說的這些,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長、有的短,正是湯和革原本對話的宗旨。
列子《湯問篇》接著說:世人怎麽可能知道有這些人、事、地、物的存在呢?答案是:“大禹行而見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堅聞而誌之。”
作為一個小說作者,尤其生於現代,經常自詡為創造之人,殊不知我們充其量不過是夷堅、伯益、大禹。一旦聽到了、看到了可喜可愕之跡,就急忙轉述於他人,此市井之常情,一切都是聽說而已。這正是春、夏、秋、冬係列作品的本質,一言以蔽之: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