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評說

曆史就是這樣,有失敗者也有勝利者,其中的功過誰也說不清楚,唯一能給出的結論就是沒有結論。

李自成戰敗之後下落何方

李自成大部分的部下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他們整日不是狎妓取樂,便是做著新朝登基的春秋大夢。明朝的半壁江山還沒有打下來,當時的形勢依然很複雜。將軍李岩給他提了四條建議:一是不要急於稱帝。二是頒布的貪官追贓法令要嚴格按律執行,在政局還不夠穩定的時候,尤其要嚴明法紀。對於實在貪汙嚴重者可以殺,其餘都可以不予追究,對於那些清廉的官員更要在政策上保護,以爭取這部分人的支持。三是嚴明軍紀,一切軍士均不得擾民,違令者斬。四是明朝各地握有軍隊的官員現處於觀望狀態,切不可興兵討伐,如若討伐必將陷大順於萬劫不複之境地。可以采取安撫的策略,賜侯封爵未嚐不可。

可是李自成沒有采納這四條建議,入京不足一月便被迫出走,一場浩浩****的農民起義就這樣結束了。

兵敗後李自成帶領餘部南撤,途中遭遇圍追堵截、屢戰屢敗,後闖王不知所蹤,成為曆史之謎。

關於戰敗後的李自成究竟下落何方,有兩種說法。

一說客死九宮山。這個說法來自當時清朝名將愛新覺羅·阿濟格,他是在山海關大破李自成農民軍的重要將領之一,他對李自成如何殉難是這樣解釋的:“李自成竄走時,隨身隻有士兵20人左右,在九宮山被山民圍困,不能逃脫,然後自縊而死。”但阿濟格並非親眼所見,不足為信。

據明末清初詩人吳偉業的《綏寇紀略》中有關於李自成兵敗九宮山的記述:“至九宮山,獨自上山謁元帝廟,當地山民誤以為是盜賊,首領‘碎其首’而亡。”而費密的《荒書》記述:“李自成率十八騎,由通山過九宮山嶺。被山民圍攻,十八騎被殺,李自成和山民程九伯搏鬥,不慎被程九伯外甥金某從背後襲擊致死。”

二說夾山靈泉寺隱匿。

澧州知州何磷首先否定了清廷關於李自成死於九宮山的說法,他在《李自成傳》中稱,兵敗後李自成逃到夾山削發為僧,法名奉天玉和尚(因為李自成曾號稱自己是奉天倡義大元帥)。而且何磷還去實地考察過,說他見到一個操著陝西方言自稱曾經服侍過奉天玉和尚的老人,並且他還有奉天玉和尚的畫像,據說畫上的和尚與當時史書上闖王的模樣極為相似。在奉天玉和尚的墓葬中發現的很多遺物以及《塔銘》都與何磷記述寺內的遺物和皇室玉器極為吻合,而且從夾山寺裏發現了隻有君王才能使用的石雕龜形敕印,這似乎在向研究者說明這個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

由於關於李自成起義的很多文獻資料都不知所蹤,所以我們不能真實地了解當時的情況,進而對這位起義領袖的歸宿也不得而知,因此關於李自成失敗後的結局就成為一個曆史疑案,有待後人評說。

袁崇煥多變之秋的千古冤獄

明朝末年,後金軍隊攻打明朝,明朝將領袁崇煥率領部隊東征西戰,沉重打擊了後金軍隊,收複遼東失地。然而,這位曾經為明朝廷立下汗馬功勞的一代將領,卻被崇禎皇帝下令逮捕入獄,次年則被殺害。關於明將袁崇煥之死,曆來學者有著不同的說法。

一說被崇禎皇帝誤殺。有學者認為,袁崇煥因為崇禎帝聽信閹黨的誣告,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而被誤殺。在明軍與後金軍作戰時,後金軍曾兩次被袁崇煥軍擊敗。後金軍見形勢不利,就避開遼東防線,轉而繞道進攻北京。袁崇煥得知消息後迅速回京防守,在北京城再次痛擊後金軍。此時,皇太極意識到明軍的勢力之猛,要進取中原,必須除掉袁崇煥。於是,皇太極用了一個反間計:後金軍的副將高鴻中和參將鮑承按照皇太極的計謀,假裝耳語說:“撤兵不過是個計謀,袁巡撫有密約,事情即將告成。”而此時被後金軍俘獲的明廷太監竊聽到了他們的談話,等到被後金軍放回明朝後,太監便向崇禎皇帝告知袁崇煥與後金軍“有密約”之事。崇禎皇帝聽說袁崇煥背叛了朝廷,立即下令將其逮捕入獄。這樣,皇太極就借著明崇禎帝的皇權除掉了袁崇煥。可悲的袁崇煥被中了反間計的崇禎帝而枉殺刀下。

二說被崇禎帝蓄意殺戮。有人對崇禎帝輕信反間計而誤殺袁崇煥一說表示質疑,認為袁崇煥之死完全是崇禎帝的蓄意謀殺。其真實原因是崇禎皇帝擔心袁崇煥及其東林黨人對皇權構成威脅,崇禎帝以鞏固皇權、防止大臣結黨並削弱東林黨勢力為目的,以反間計為借口殺掉了袁崇煥。

三說基於袁崇煥自身的性格悲劇。袁崇煥性格耿直,敢說敢為,這令閹黨極其不滿,也令崇禎帝極為反感。加上他是整個後金戰局的統帥,有很大的軍權,勢必成為皇帝猜忌的一個因素。崇禎帝開始起用東林黨人又繼而起用閹黨,就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專權,而袁崇煥常常目無君主,曾因擅自誅殺明遼東大將毛文龍一事而遭致崇禎帝的不滿,但當時崇禎帝容忍了他功高蓋主的行為。隨後的“己巳之變”,讓崇禎帝和袁崇煥之間的君臣關係難以維持,導致崇禎帝下定決心痛殺袁崇煥。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來,袁崇煥實質上是君臣衝突的犧牲品。

年羹堯飛揚跋扈,丟官喪命

年羹堯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間人,進士出身,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還被加封為太保、一等公。年羹堯曾運籌帷幄,馳騁疆場,立下赫赫戰功。雍正二年入京,深得雍正帝的特殊寵遇,位極人臣。

然而短短一年時間,92條大罪,一丈白綾,斷送了這個曾集高官顯爵於一身的大清功臣。究其原因,眾說紛紜。

有人認為,年羹堯自恃功高蓋世,不把天子和朝臣放在眼裏。在一次慶功宴上,雍正出於愛將之心,多次要求將領們將鎧甲卸下,卻無人敢動。唯等年羹堯發話之後,眾人才敢卸下鎧甲。年羹堯還把朝廷派來的禦前侍衛當做奴仆使喚,對雍正的恩詔不行三跪九叩之禮,甚至在知道雍正打算親筆為《陸宣公奏議》撰序的情況下,都敢以不願煩擾聖駕為由,自擬序言,更要求雍正公諸天下。如此飛揚跋扈,雍正豈能容他?

對於雍正大力整頓吏治一事,年羹堯處處幹預,諸多阻撓。其貪斂財富、結黨營私、任人唯親等舉動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即便被貶職上任,仍大運財產,更帶數千親兵同往。年羹堯不知收斂地撞在這風口浪尖之上,正好給了雍正帝殺一儆百的機會。

也有人認為,年羹堯參與了雍正奪位之事,他的死正是一代帝王為鞏固帝位而上演的“鳥盡弓藏”的悲劇。據說康熙帝原本指定皇十四子允禔繼位,而雍正帝篡改詔書奪取帝位,並且得到當時任川督的年羹堯助其一臂之力,牽製了擁兵於四川的皇十四子允褆,使其無法興兵爭位。雍正既登帝位,又有雄才大略治世賢能,若留下年羹堯這個知其篡位陰謀的功臣,實乃一大掣肘。加之年羹堯一旦得勢就不知收斂,功高蓋主而不自知,就注定了遲早會落個丟官喪命的下場。

更有甚者認為,年羹堯之死是因其自立為帝的計劃敗露。陳捷在《年羹堯死因探微》中認為,“羹堯妄想做皇帝,最難令人君忍受,所以難逃一死”。《永憲錄》中也提到年羹堯曾與靜一道人、占象人鄒魯商談做皇帝的事。《清代軼聞》一書更記載了年羹堯失寵之後,“當時其幕客有勸其叛者,年默然久之,夜觀天象,浩然長歎日:不諧矣。始改就臣節”。由此可見,年羹堯似乎真有稱帝之心,隻因為“事不諧”,不得不“就臣節”。

貂蟬倩影幽魂何處去

貂蟬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傳說在一個月圓之夜,已長成花季少女的貂蟬正對月而拜,本高懸於空中的月亮竟慌忙躲進雲中,再不肯出來,她的美令明月都自慚形穢。於是,貂蟬又以“閉月”的美名來形容。

曾經傾注大量筆墨渲染貂蟬義舉的羅貫中,對貂蟬“長安兵變”後的下落,始終保持沉默。在她的曆史價值被榨幹之後,卻遭到了主流文人的拋棄。但仍有一些作者在孜孜不倦地追問她的下落,繼而任意虛構故事,以致其結局形成了“慘死”和“善終”兩大係列。

“慘死係列”至少包含了四種不同的版本。第一種版本是昆劇《斬貂》細述呂布在白門樓被曹操斬首,其妻貂蟬被張飛轉送給了關羽,但關羽拒絕受納這位汙點美女,怕其水性楊花,朝三暮四,難免為他人所玷汙,隻有一死才能保全其名節。於是,乘夜傳喚貂蟬入帳,拔劍痛斬美人於燈下。

第二種版本出自雜劇《關公月下斬貂蟬》,是說曹操欲以美色迷惑關羽,使其為自己效力,遣貂蟬前去引誘。貂蟬使出渾身解數,上下挑逗,關羽心如磐石,為了自己不受魅惑,殺死了貂蟬。

基於儒家文人的悉心改造,明代以來,貂蟬和關羽的形象日益貼近士紳階層的倫理標準。第三種版本出自明劇《關公與貂蟬》,劇中的貂蟬向關羽痛說內心冤屈,詳述其施展美人計為漢室除害的經曆,贏得關羽的愛慕,但關羽決計為複興漢室獻身,貂蟬隻好懷著滿腔柔情自刎,以死來驗證自身的政治貞操。

第四種版本陳述貂蟬在憐香惜玉的關羽的庇護下逃走,削發為尼,曹操派人追捕,為使桃園三兄弟不再重蹈自相殘殺的覆轍,貂蟬毅然觸劍身亡,一縷幽怨的香魂追隨國家大義而去。

“善終係列”則有三個核心版本。第一種版本是貂蟬出家為尼,以匿名方式寫下雜劇《錦雲堂暗定連環計》,向世人言明自己的政治貢獻,最後在尼姑庵裏壽終正寢。

第二種版本則宣稱關羽不戀女色,護送貂蟬回到其故鄉木耳村,而貂蟬則一直守節未嫁,終於熬成了一個貞烈老嫗,被鄉人建廟祭奠。為謀生和豐富群眾文藝生活起見,貂蟬還組織戲班演出,她所搭建的戲台成為該村一個誘人的景點。

第三種版本稱貂蟬被關羽納為小妾,並送往成都定居,本想在功成名就後慢慢享用,不料自己卻兵敗身死,可憐的貂蟬從此流落蜀中,成了寂寞無主的村婦。

關於自殺說。在央視版《三國》中貂蟬(陳紅飾)在呂布殺死董卓後選擇了自殺,結束了自己的一生,當她被呂布發現時早已身亡了。在海外的日本版《三國誌》和橫山光輝《三國誌》這兩部著名作品中,貂蟬的結局和央視版《三國》的完全一樣,董卓被殺死後,她自己的使命也就結束了,因此貂蟬選擇了自殺。

曾有新聞稱,某老人1971年於成都北郊拾得一塊古碑,其銘文約略為:貂蟬,王允歌姬也,是因董卓猖獗,為國捐軀……隨炎帝入蜀,葬於華陽縣外北上澗橫村黃土坡……這是有關貂蟬下落的最新證據,卻無力證明任何東西。這裏的“炎帝”疑為“關帝”的訛記,公元1652年清順治帝加封關羽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此後民間才會出現“關帝”的簡稱。成都發現的墓碑,最多隻是清代好事者的偽作。

貂蟬的下落,依舊是個不可索解的懸謎。

大唐美人香消玉殞馬嵬的種種謎團

楊貴妃,名玉環,號太真,出生在官宦之家,自小學習音律,能歌善舞,姿色超群。唐玄宗的女兒鹹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時,楊玉環也應邀參加,壽王李瑁對她一見鍾情,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唐玄宗冊立楊玉環為壽王妃。

五年後,唐玄宗竟然也對楊玉環有了愛慕之情,為了得到她,唐玄宗先是打著為竇太後薦福的旗號,下詔令楊玉環在太真宮出家做道士。公元745年,楊玉環守戒期滿,唐玄宗便下詔讓其還俗並接入宮中,正式冊封為貴妃。成為貴妃後,楊玉環“集三千寵愛於一身”,唐玄宗為了她甚至能夠“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安史之亂發生後,西逃的李隆基在馬嵬驛歇息,兵變的將士們射殺楊國忠後,強烈要求李隆基處死楊玉環。李隆基無可奈何,隻得“命力士引貴妃於佛堂縊殺之”。就在兩人難舍難分中,高力士縊死楊玉環於佛堂前梨樹下,陳玄禮等人還親自檢驗楊玉環已死去,這才令將士散去。

這也是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史實。中唐白居易《李夫人》和鄭隅《津陽門詩注》等均明確提到了楊玉環死後葬在馬嵬驛,鄭隅還詳細地記載了李隆基命高力士移葬楊玉環的情形;宋朝樂史的《楊太真外傳》也說是高力士將楊玉環縊死於佛堂前的梨樹下。

然而,楊貴妃是否真的魂斷馬嵬坡?楊貴妃墓位於陝西鹹陽市興平縣12.5公裏的馬嵬坡,該墓其實隻是楊玉環的衣冠塚。墓塚占地約100平方米,高約3米,以青磚包砌。墓東、西、北三麵均有回廊,鑲嵌有大小不等的石碑,上刻有名人題詠。

在楊貴妃墓後的半坡上修有一亭,亭邊用漢白玉雕刻了一尊高近3米的貴妃站像,塑像表情凝重,儀態雍容。近年來,經過政府不斷的修葺,增添了碑廊、獻殿等建築。楊貴妃墓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著名旅遊景點之一。

一部分學者認為楊玉環的確死於馬嵬驛,但不是被高力士縊死的,而是死於亂軍的刀下,如杜甫的《哀江興》有雲:“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汙遊魂歸不得。”此詩作於安祿山占據的長安城內,所以有可能暗示貴妃並非是縊死的,而是死於亂刀之下。

還有一部分人並不認為楊玉環死於馬嵬驛,而是最終流落民間。俞平伯先生於20世紀20年代末首先提出這一觀點,他主要是對白居易的《長恨歌》和陳鴻的《長恨歌傳》進行了考釋。1984年,周煦良先生在《晉陽學刊》上發表了《(長恨歌)恨在哪裏》一文,對楊玉環未死之說進行了全麵的論證。

《長恨歌》裏則描述道:“天旋日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所謂“空”字,根本就沒有找到屍骨。李隆基就派方士去找,最終方士在“玉妃太真院”裏找到了楊玉環。楊玉環還拿出信物“金釵鈿合”帶給李隆基,以證其實。

基於種種原因,俞、周兩人認為馬嵬坡事起倉促,楊玉環雖被賜死,但未必真死。當日倉促之間,很可能使用了掉包計。由於高力士和驗屍者陳玄禮都是李隆基的親信,派人秘密送走楊玉環,用一個宮女代替是極為可能的事。楊玉環流落民間後,住在“玉妃太真院”,故楊玉環最終淪落為娼妓。

史學界有一部分人讚同楊玉環未死之說,但卻認為楊玉環逃往日本,這種觀點在日本民間和學術界廣為流傳。據說,楊玉環在馬嵬坡並沒有被縊死。而是由高力士、陳玄禮策劃,用一個宮女做替身死去,然後叫人護送貴妃南逃,漂泊到日本。

由於某種原因,楊玉環最終未能回國而客死異鄉。據說,日本至今仍有楊玉環之墓。

一代名伶李師師歸宿之謎

北宋末年,京城汴梁出了個傾國傾城的名妓,不僅姿色出眾,氣質優雅,而且能歌善舞,頗具大家閨秀之風範,她就是李師師。

得知京城出了一個色藝雙絕的名妓後,喜好尋花問柳的宋徽宗變得寢食難安。當宋徽宗目睹了這位絕色佳人的風采之後,竟然不顧群臣反對,正式將李師師迎入宮中,冊封為李明妃。然而,宋欽宗即位後,李師師卻被貶為庶人而被逐出皇宮。

關於李師師的下落,民間主要有以下四種說法。

其一,靖康之難後,李師師逃出汴京,來到慈雲觀中做了女道士。

其二,在金兵攻破汴京之後,李師師不幸被俘,然後隨金兵北上,並嫁給一個身有殘疾的金兵,默默無聞地度過餘生,在清人所著的《續金瓶梅》等書中都有這種說法。

其三,汴京淪陷後,李師師輾轉南渡,成為一個商人的小妾。此時的她已經衰老憔悴,全無往日風姿。這種說法在很多野史上都有記載,如《青泥蓮花記》中記載:“靖康之亂,師師南徙,有人遇之湖湘間,衰老憔悴,無複向時風態。”《宣和遺事》中也曾記載:“後流落湖湘間(今湘南一帶),為商人所得。”

其四,進入汴京後,金主垂涎李師師的美色,便派降臣張邦昌千方百計尋找,為討金主歡心的張邦昌不惜重金懸賞,最終將李師師找到。李師師不願意伺候金主,先是用金簪自刺喉嚨沒有成功,於是又折斷金簪吞下自殺。大多數史學家都對這種說法表示懷疑,認為這隻不過是後人借塑造李師師這一形象諷喻當世。

那麽,一代名妓李師師的歸宿究竟如何,恐怕永遠是一個難解之謎了。

一代紅顏陳圓圓:殉情出家難定論

山海關戰役後,吳三桂從李自成手中奪回陳圓圓。隨後,吳三桂被清政府封為平西王,陳圓圓也跟著他去了雲南。那麽,之後的陳圓圓又經曆了哪些事情?她的結局到底如何呢?

史學界流傳的一種說法是,陳圓圓年老色衰,好色的吳三桂對她產生厭倦,轉而疼愛“四麵觀音”“八麵觀音”(均為吳三桂寵妾的綽號)。看破紅塵的陳圓圓立意吃齋念佛,不與他人爭寵。雖然她還住在吳三桂的寢宮,但獨處一室,常年吃素,與外世隔絕,與“出家”無本質區別。

還有一種說法,當清兵攻破昆明城時,吳三桂之孫吳世潘服毒自殺,而吳世潘妻子與陳圓圓均自縊而亡,或陳圓圓絕食而死。清代文人孫旭在《平吳錄》中記載:“(吳三桂叛亂失敗時)桂妻張氏前死,陳沅(圓)及偽後郭氏俱自縊。一雲陳沅不食而死。”《平滇始末》也說:“陳娘娘、印太太及偽皇後俱自縊。”又有人說,陳圓圓在吳三桂兵敗後,沒有自殺或者絕食而亡,而是在昆明歸化寺出家做了尼姑,法名“寂靜”。

直到1983年,貴州岑鞏縣的考古工作者提出“陳圓圓魂歸岑鞏”的說法,被大多數學者所接受,至此,有關“陳圓圓結局”的爭論才告一段落。

據考古學家稱,在岑鞏縣水尾鎮馬家寨獅子山土有陳圓圓的墓。墓碑上刻有“故先妣吳門聶氏之墓位席,皇清雍正六年歲次戊申仲冬月吉日立”。原來,馬家寨的人全部姓吳,是吳三桂的後代。當年,吳三桂將敗,其愛將馬寶將陳圓圓與吳三桂的兒子吳啟華偷偷送至四州(今岑鞏)。陳圓圓死後,家人不敢明目張膽地寫上她的名字,便采用暗語“聶”。陳圓圓本名姓邢,後跟養母姓陳,邢和陳都帶有“耳”字旁,且“雙”字含有美好、團圓之意,因此“聶”暗指陳圓圓;“位席”有正妃之意,表示其地位崇高。於是,墓碑上“故先妣吳門聶氏之墓位席”,就可以理解成“母親蘇州人氏陳圓圓王妃之墓”。

但後來有人根據史書記載,“馬寶在楚雄繼續對抗,最後兵敗被俘,被押送省城,終被淩遲致死”,認為馬寶沒有去過岑鞏。

一代美女陳圓圓究竟是看破紅塵出家為尼,還是為吳三桂殉情,抑或吳三桂兵敗後她隱姓埋名生活數年,史學界至今也沒有統一的定論。

小鳳仙情定蔡鍔為其終?

小鳳仙是民國初年的青樓女子,因與將軍蔡鍔交往密切及助蔡出走的事跡成為當時政壇上的一段傳奇。

關於小鳳仙的出身家世,有的說小鳳仙的父親是清朝武官,落職後家庭窘困,小鳳仙也遂此墮入青樓。還有的說小風仙是一位旗人姨太太的女兒,後來無奈輾轉入青樓。

後來,小鳳仙得以與蔡鍔相識。民國初年,蔡鍔到雲南組織護國軍,小鳳仙幫助蔡鍔逃脫了袁世凱的羈絆。關於小鳳仙助蔡逃牢籠的事件,各家也有不同的記載。

有的人說蔡鍔帶著小鳳仙去往天津,在旅館內謊稱生病,從後門乘日本船隻逃走。也有的人說在出走之日,蔡鍔打了一夜的牌後次日打電話給小鳳仙到某處,趁人不察時,蔡鍔出西苑門乘車赴天津,繞道日本。還有的人說蔡鍔由津渡日時,小鳳仙要求一同前往,卻被蔡阻止。關於小鳳仙和蔡鍔如何逃脫一事,曾經追隨蔡鍔多年的僚屬雷飆有一段蔡鍔口述的赴滇經過:一日晚間,小鳳仙處請客,正當賓客滿座暢飲之際,蔡鍔悄然離座,單身赴車站乘火車赴天津,次日早晨到達,住進日本共和醫院。袁世凱得到報告後,立即派人赴津挽留。蔡鍔告訴他們來津是為了養病,並請他們轉達給袁世凱。蔡鍔知道天津並非久留之地,就在當天晚上隱姓埋名,化裝後去了塘沽坐船趕赴上海。不料到了上海後,有軍警上船搜查,於是蔡鍔沒有上岸,而是繼續乘原船赴日本神戶。神戶的警察也在進行十分嚴密的搜尋,蔡鍔隻好乘船返回上海,在其他人的幫助下秘密買好去香港的船票,最後由香港到越南輾轉到雲南。這一說法普遍為人所認可。

後來蔡鍔去世後,《北京晚報》曾發表文章稱,小鳳仙隱姓埋名,與一個工人結婚。這一說法也否定了小鳳仙因蔡鍔的去世而自殺的傳聞。

奇女賽金花的褒貶評說

賽金花本是蘇州一個貧家女子,為生活所迫而入青樓,後來嫁給狀元鴻鈞。賽金花隨同丈夫出使德法英俄等國家,鴻鈞去世後,她又重入風塵,在京津滬一帶享有豔名。

庚子之變時,賽金花因八國聯軍及日後和議而名震一時,其後重操舊業,先後嫁過鐵路職員曹瑞忠、前江西議員魏斯炅。

賽金花生平有許多的不解之謎。她自稱姓趙,名彩雲,入青樓後冒姓富。但是劉半農的《賽金花本事》附言中稱,她的趙姓“也是冒出,實乃姓曹,為清代某顯宦的後代”。賽金花自稱是徽州休寧縣人,但曾樸說是江蘇鹽城縣人。另外,關於她的年齡也並不確定,她自稱是1871年出生,有時則說是1874年出生。據考證,應是1864年。

關於賽金花之謎爭議最多的,要數“賽瓦公案”和“促成和議”這兩件事。

1900年八國聯軍侵占北京,德兵闖入賽金花居住處,賽金花略懂德語,於是就向德兵打聽過去在德認識的名人包括瓦德西的情況。德兵感到很驚奇,回去報告統帥瓦德西,瓦德西在第二天接賽金花進兵營,此後往來頻繁。那麽,賽金花與瓦德西是初次相識還是以前就已熟識呢?劉半農的《賽金花本事》記載其口述說:“我同瓦德西以前並不認識,我小時同洪鈞去過德國。”但曾繁的《賽金花外傳》中記載:“到德國那年結識了瓦德西將軍,他和洪先生是常來往的,故而我們也很熟識。”“在北京相見時,瓦德西隱約間還認得我。”在賽金花自述中,還談到瓦德西托她代辦過軍糧的事。她又訴說民眾罹害之苦,懇求瓦德西下令停止殺戮搶掠,“瓦德西將軍便下令不準士兵違律妄行”。

在賽金花的自述中,還提到議和之事。議和之時曾陷入僵局,由於德公使被義和團殺害,其夫人提出許多苛刻的條件,甚至要西太後償命,要皇上賠罪等,把全權負責的議和大臣李鴻章逼得毫無辦法。“我私下裏便向瓦德西勸說了數次”,又經瓦德西介紹勸服德國公使夫人,以建立牌坊並用皇帝的名義刻碑的方式表示對德公使遇害的紀念。經過賽金花的一番說服,議和事件才告一段落。

還有一些人認為,賽金花根本沒有見過瓦德西,更不可能與之談論國事。當時一切國事的交涉是由各國公使進行的,賽金花雖然略懂德語,但還沒有資格與之談論國事。瑜壽的《賽金花故事編年》中,對賽金花與瓦德西在京相見的時間也表示懷疑。賽金花自述是在聯軍入侵北京後到京,後遇德兵的騷擾,此後才見瓦德西。聯軍是八月十五日攻陷北京的,而瓦德西十月十七日才到京,所以賽金花的口述也有待考證。

秦始皇執迷求方丹之謎

秦始皇自登上帝位以來,很寵信方士,讓他們到處給自己尋找長生不老之藥。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一次東巡山東。在黃縣停留期間,秦始皇下詔書見了徐福。徐福奉命陪同秦始皇登萊山、祭月神。秦始皇一行人離開黃縣之後,經牟平縣(今山東省煙台市福山區)到達山東半島最東端的成山頭(今山東省榮成市境內)。在返回的路上,秦始皇等人登上了芝罘島(今山東省煙台市芝罘區境內),然後南行前往琅琊郡,並在那裏住了三個月。

在秦始皇暢遊琅琊的時候,徐福等人上書說渤海中有三神山,名叫蓬萊、方丈、瀛洲。山中住著許多仙人,還珍藏著一種人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奇藥,他願求取獻給始皇帝。秦始皇很高興地批準了徐福的請求,命他入海求取仙藥。

據說徐福第一次出海求仙,因風大浪急失敗而歸。他回來對秦始皇說:“臣在海中遇到海神,海神告知‘以美好童男童女和各種工匠用具作為獻禮,就可以得到仙藥’。”秦始皇聽後,遂命徐福征發童男童女、工匠用具去求仙藥。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二次東巡山東。秦始皇雖然在途中遭到韓國貴族張良派遣的刺客的伏擊,但他仍按計劃經黃縣直赴芝罘,然後再次住進琅琊行宮。這次因徐福入海求仙未歸,秦始皇沒有拿到長生不老之藥,最後隻好先返回鹹陽。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三次東巡山東。這時,徐福聞訊秦始皇駕臨琅琊,急忙從家鄉趕來麵見秦始皇。徐福因沒有求得仙藥,為了逃避懲罰,隻好向秦始皇說,長生不老藥本來可在蓬萊仙山求得,請皇帝增派一些射箭能手同去。秦始皇求藥心切,當即批準了徐福的請求。

秦始皇一行乘船直到臨近芝罘才看見一條大魚。秦始皇將大魚射殺以後,西航至黃縣北海岸的黃河營港。在此做短暫停留後,秦始皇等人乘船繼續西行,至萊州灣西岸的厭次縣(今山東省陽信縣東南處)上岸。然而,在返回鹹陽的路上,秦始皇卻病死於沙丘平台(今河北省平鄉縣境秦始皇人入內海求仙處),至死也沒吃上長生不老藥。

唐太宗暴亡含風殿案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國曆史上難得一見的有為皇帝,可以說,是他一手奠定了中國封建時代最輝煌時期——唐代。這麽一位傑出的帝王,卻因慢性中毒而死。

據史載,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四月,“上崩於含風殿,年五十二”,所記很簡單。李世民的具體死因,傳統認為是死於痢疾,實際卻並非如此。

貞觀二十一年,李世民得了中風的疾病,癱瘓在**。經禦醫診治,半年後病體稍愈,可以三天上一次朝了。如繼續邊治邊養,說不定會逐漸康複的。可是,此時的他卻迷戀上了方士們煉製的金石丹藥,希望自己長生不老。他先是服食了國內方士煉出的丹藥,並不見效,以為國內方士們的道術淺,於是派人四處訪求國外高人。

貞觀二十二年,大臣王玄策在對外作戰中,俘獲了一名印度和尚,名叫那羅邇娑婆。為迎合李世民乞求長生不老的心理,把他獻給李世民。這個印度和尚吹噓自己有二百歲高齡,專門研究長生不老之術,並信誓旦旦地說,吃了他煉的丹藥,一定能長生不老,甚至成仙。

這番話打動了李世民,遂把這個印度和尚安排住進了豪華的館驛,每餐都是豐盛的美食,天天有下人侍奉,生活不亞於帝王。印度和尚見李世民對自己深信不疑,就煞有介事地開出很多稀奇古怪的藥方,李世民號令天下,按此方采集諸藥異石,不論任何代價,隻要能采到印度和尚藥方中的藥,哪怕上刀山下火海也得取來。一年之後,藥配製好了,李世民非常高興,毫不遲疑地把藥全吃了下去,結果七竅流血中毒暴亡,年52歲。

留給後人可歎的是,一代王君竟成了中國曆史上被“長生藥”毒死的第一位皇帝。

千古罪人秦檜:金人奸細之辨

世人眼中的秦檜一生作惡無數——竊權弄柄、裏通外國、無恥求和、屠害忠良、貪汙索賄……壞事幹盡,天良無存。然而,無惡不作、陷害忠良的奸佞小人秦檜,真如世人所咒罵的那樣,是金人放回的奸細嗎?

認為秦檜是金人放回的奸細,在學術界幾乎也成了一個公認的事實。堅持此看法的學者們,主要以古籍文獻中的記載為依據。朱勝非的《秀水閑居錄》中記載:“秦檜隨敵北去,為大帥達資任用,至是與其家俱得歸。檜,王氏婿也。王仲山有別業在濟南,金為取千銖解其行,然全家來歸,碑仆無故。人知其非逃歸也。”

先說朱勝非其人,靖康之恥後,金人欲立張邦昌為傀儡皇帝,秦檜堅決反對,並“進狀爭之”,而朱勝非正是張邦昌的女婿,他與秦檜之間早有矛盾。秦檜執政時,朱勝非被廢居八年。他寫的《秀水閑居錄》中認定秦檜不是從金國逃歸,很難排除是為了對秦檜打擊報複而擅自作出的臆測。

再看《秀水閑居錄》所言之事,疑問頗多。為何“全家來歸,碑仆無故”就能“人知其非逃歸也”?以秦檜的奸猾伎倆,也許真有辦法逃脫也未可知。其中細節史書中均無記載,後人不詳。可見一切皆屬推斷,難免夾雜主觀情感,有失公允。

說秦檜是金人的奸細,也許的確冤枉了他。但不得不說,這是他咎由自取。秦檜回國後的所作所為,實難讓人不誤會其名為宋朝宰相,實為金國奸細。秦檜先是力主與金人議和,其後用“莫須有”的罪名置嶽飛於死地。客觀地說,以南宋當時的奄奄之勢,議和的確比不自量力強;而陷害嶽飛,若無高宗皇帝的昏庸與縱容,若無“嶽家軍”的名望震動皇帝的至上權威,秦檜是辦不到的。

嶽飛因秦檜而死於一時,秦檜卻因嶽飛而遺臭萬年。一句“人在世間羞名檜,我於墳前愧姓秦”,可見秦檜縱使能在史書典籍中得以平反,但在世人的心目中,他仍是千古唾罵的奸賊。

吳三桂衝冠不隻為紅顏

吳三桂忠明叛明,聯李破李,降清叛清,因此吳三桂是大漢奸的蓋棺定論,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同。但是,學術界對於吳三桂降清卻存在頗多爭議。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帝自殺,吳三桂放棄山海關,引清兵入關擊退李自成。清政府建立之後,吳三桂被封平西王。

近年來,經史學家考證,當年李自成十萬大軍到達山海關下,吳三桂確有向清求援的舉動,但是吳三桂是否降清,還有待商榷。

廣為傳頌的“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故事,曆來被人們認為是吳三桂降清的主因。其實,吳三桂降清與否的疑點還是頗多。大多數人認為吳三桂主動投降清朝,依據主要在於:清政府建立之後,給了吳三桂王爵,吳三桂作為明將,為何會被清政府封為平西王呢?極有可能是因為吳三桂投降,獻出山海關,讓清軍順利通過山海關,入主中原。吳三桂的投降對清朝一統天下的大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因此清政府以封王來獎勵吳三桂。此外,明朝滅亡以後,南明政權曾多次要拉攏吳三桂反清複明,吳三桂卻采取了追殺南明永曆王的舉動,這無疑成為吳三桂背叛明朝的鐵證。

但是,也有不少人持相反的觀點,認為吳三桂並未降清,而是形勢所迫。吳三桂的確向清政府借過兵馬以攻打李自成。關鍵在於他所借兵馬的人數隻有一萬人。難道吳三桂就會因為多了這一萬清兵就能打敗李自成?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況且,李自成率十萬大軍兵臨山海關下,雖然吳三桂隻有五萬兵馬駐守山海關,但這並不代表吳三桂怕了李自成。因為吳三桂這五萬兵馬都是長年南征北討而組成的精銳之師,李自成雖然在人數上占優勢,可是他的大軍戰鬥力並不強。所以,從戰鬥力上來說,吳三桂的大軍並不會輸給李自成。

既然吳三桂並不害怕李自成,那麽他為什麽還要向清軍借兵呢?他又是如何向清軍借兵的呢?這就涉及與吳三桂和清朝都有密切關係的兩個人,即降清明將洪承疇和祖大壽。洪承疇是吳三桂的老上司,祖大壽則是吳三桂的舅舅。當初洪承疇降清時,被俘明軍有三千人,而祖大壽降清之時,被俘明軍有七千多人,兩組人數相加正好是一萬人。與吳三桂借兵一萬正好吻合。在祖大壽與洪承疇的配合之下,吳三桂想要借得這一萬人馬也極有可能。然而,吳三桂真正的目的並不是借兵,而是要收回這一萬兵馬,並借此擺脫清軍的威脅。

其次,還有問題在於,吳三桂打退李自成的大順農民軍之後,南明小朝廷曾經為了表彰吳三桂打退李自成的功績,特封吳三桂為薊遼王。如果吳三桂降清,南明朝廷也不可能封賞一個背叛自己的叛將。這也說明吳三桂當年並未降清。

以吳三桂剛直的性情來說,他也不可能降清。山海關之戰,吳三桂與多爾袞雙方已經失去信任感。因此在多爾袞執政期間,吳三桂根本不可能降清。吳三桂真正降清應該是在多爾袞去世之後。

爭議人物施琅:是民族英雄還是叛臣漢奸

施琅是一個頗具爭議的曆史人物,對他的認識人們往往存在這樣的分歧:施琅是收複寶島台灣、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愛國將領,還是背棄明朝,投靠清朝的叛臣?

順治三年(1646年),施琅加入鄭成功的抗清隊伍,不久成為鄭成功旗下最為得力的一名驍將。

早年時的施琅,擁有要強的脾氣性格,常與鄭成功對立。順治八年(1651年),施琅對鄭成功“舍水就陸”,掠奪軍餉的舉動提出了異議,引發了彼此之間強烈的不滿。之後,施琅的部下曾德因犯罪而逃至鄭成功處,並在鄭軍中得以重用。施琅不顧鄭成功的意願,殺了曾德,因而再次得罪鄭成功。鄭成功下令將施琅父子三人(施琅及父親施大宣、弟弟施顯)逮捕起來,投入大牢。施琅用計逃到大陸,可是其父和弟弟卻慘遭殺害,施琅被迫降清,任福建水師提督,與鄭成功為敵。

康熙二十二年(1682年),施琅率領清軍東征,攻克澎湖,打下台灣鄭氏王朝,對完成清朝的統一起了重要的作用。收複台灣後,朝廷內部對是否留台的問題產生了爭論,在施琅等少數大臣的力爭下,康熙轉變了之前“棄台”的觀點,采納了施琅的意見,決定留守台灣。

有人視施琅為“叛徒”。原因是台灣本是他的故土,而他卻引狼入室,帶領清廷軍隊攻打台灣,這是對國家的不忠;明清之爭乃滿漢之爭,施琅投身強大的清政府而欺淩弱小的台灣,是對民族的不仁;施琅進攻台灣,打倒鄭氏政權,背叛了曾經的君主,是對君王的不義,由此可見是個十足的“漢奸”。

也有人追捧施琅為“民族英雄”。此時清朝的建立和強大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鄭氏堅守的台灣與清朝政府不再是兩個民族、兩個帝國之間的鬥爭,而是關乎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的問題。施琅收複台灣,是從整體的利益出發,維護了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所以說施琅是個忠國忠民的有功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