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貞觀

李恪親熱的說道:“為兄謝過四弟掛念,四弟有時間可以到我的漢王府一敘。”

李泰恭敬的道:“三哥邀請,臣弟敢有不從,等有時間一定到三哥府上嘮叨。”

兩人聊得開心,忽見李承乾和長孫無忌兩人緩緩而來,李恪和李泰給他們行過禮,李恪又跟李承乾說了幾句客氣的話,而這時封德彝和蕭瑀兩人則徐步而來。三人隻得按部就班的站好,等待李世民覲見入朝。

早朝討論都是懸而未決的事情,所以難免爭論不休,李恪和李泰以及李承乾因為現在年紀還小,沒有發言權。讓他們早朝列席,也隻是李世民為了培養他們治理安邦的能力。所以,他們因此聽的格外詳細,一麵不忘默默思考,以便隨時準備回答李世民的提問。

李恪低著頭,隻聽封德彝慢騰騰道:“啟稟皇上,老臣以為皇上登基已有三月,這年號之事也不能耽擱,該早做決定。”

封德彝如此一說,眾人無不讚同,他們當中很多人都是政變的主謀和幫凶,是他們幫李世從李建成的手中搶到了太子之位,又在李淵手裏逼的他將自己的皇位禪讓給李世民的。所以,用武德的年號,他們心裏總覺得不舒服,如今封德彝提了出來,他們如何能不高興,不支持呢。

所以,都大聲說道:“皇上是該確定年號。”

“還望皇上早做決定,不能耽擱啊。”頓時,大殿裏被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吵的不成樣子。

李世民實在看不下去了,但他又不能說什麽,是他規定的朝會可以討論,不予追究。現在,他要追究這幫大臣在他麵前太過放肆,顯然會顯得自己氣度不夠,所以,他青著臉不語。

這時候,長孫無忌適時的站出來喝道:“朝堂之上,吵成這樣,成何體統。”

大家顯然未測料到會有人喝斥,慌忙閉口不語,目光不由自主的朝長孫無忌看去。尤其是封德彝和蕭瑀兩人,心中對長孫無忌如此不識時務很是不滿,都在心裏罵道,自己尚書仆射都沒說什麽,你一個吏部尚書有什麽資格吼斥大家。

本想站出來告個長孫無忌目無君主之罪,但見李世民對長孫無忌剛才的表現甚是滿意,知道是皇上寵著他,兩人都是官場上的老油子,自然知道這個時候不能指責長孫無忌。所以,終是不再言語。

這一切李恪看得清清楚楚,長孫無忌在朝堂上吼斥重臣,李世民不但不責怪他,還很讚賞他,這說明李世民對長孫無忌確實恩寵有加,難怪曆史記載,李世民想立自己為皇太子時為什麽不跟眾人商量,非要跟長孫無忌一人商量,主要還是太信任他了。李恪不由得對長孫無忌又有了新的認識,從而提防他的心開始加重起來。

李世民等大家安靜下來,才緩緩說道:“朕登基之初,大事小事一大堆,忙不過來。所以,這年號一事也一直拖到現在,既然今天被封德彝提了出來,你們大家就想想,朕該用什麽年號。”

大家見李世民讓他們說,頓時七嘴八舌,你說你的,我說我的。這時,封德彝再也不甘落後,大聲吼住眾人道:“啟稟皇上,微臣以為用‘順德’為好,順其天意,恩德天下。”

封德彝話剛說完,長孫無忌便反對道:“皇上,臣以為該用‘永昌’最為妥帖。”長孫無忌說完,封德彝剛要反駁就聽尚書右仆射蕭瑀道:“微臣讚同封大人的意見。”蕭瑀如此說,純粹就是為了剛才長孫無忌搶了自己的風頭,看不慣他的囂張氣焰,而事實上,他並不看好封德彝所提出的年號。

一時之間,支持長孫無忌的大有人在,支持封德彝的也有不少,朝堂上亂成一鍋粥。李世民見再不訓斥,這幫人非得鬧上天不可,就吼道:“如此吵吵鬧鬧,你們是不是把朝堂當成菜市場了?”

李世民一吼,眾人連忙跪下道:“臣等有罪,還望皇上贖罪。”

李恪隨著眾人跪下,心裏在想,皇帝和大臣之間的差別就在這裏,大臣即使官職再大,你吼斥,大家隻是不再言語而已,而皇帝一吼斥,眾人就隻有跪地請罪的份了。但讓他料想不到的是,就在大家跪地求饒的時候,李世民在高處觀察到了他的表情,見他對此毫不在意,似乎心中早有定計,就問道:“李恪,你覺得朕該用哪個年號?”

李恪被李世民一問,嚇了一跳,忙道:“此等大事,兒臣年小,不敢妄下定語。”

李世民聽他說自己不敢隨便說,就知道他心裏有主意,便道:“你且說來,用與不用朕自有決斷。”

李恪心中後悔不已,他剛才隻是想告訴李世民,我年紀小,還沒有到決定這樣大的事情的時候,不能隨便說,你也不能隨便就聽我的。隻是,沒想到李世民誤會了他的意思。李恪心裏暗暗著急,他到底該怎麽辦呢?

李世民見李恪沉默不語,不由大聲喊道:“李恪,你沒聽見朕剛才的話嗎?”

李恪被李世民這一喊,大驚之下脫口而出:“貞觀。”

李世民剛要對李恪的態度進行批評,忽聽他喊出“貞觀”二字,乍一聽不覺什麽,但細一琢磨,覺得“貞觀”二字又很貼切。這時封德彝啟奏道:“皇上,漢王殿下所說‘貞觀’二字,臣認為甚好。《易大傳》曰:天地之道,貞觀者也;貞:天地之理主於正;觀:以示人也。兩字表示天地之道,就是要告訴天下臣民皇上所行之事,順應天意。”封德彝博才多學,一番解釋下來,頭頭是道。李世民越聽越覺得有道理,又問房玄齡道:“房愛卿,你認為如何?”

房玄齡見李世民征求他的意見,這表示李世民心裏已經認可,忙道:“臣讚同漢王的殿下‘貞觀’二字。”

李世民用目光掃視著下麵眾人,最後定格在杜如晦的身上,問道:“愛卿,你認為呢?”

杜如晦也覺得這兩個字有新意,很適合李世民這樣雄才偉略、開創盛世的明君,就道:“臣也讚同漢王殿下的‘貞觀’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