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 / 你滅了我的國,我卻點燃了宋詞的火

1.

曆史上所有朝代都有一個末代君主,他們的故事串起來,就是一部令人扼腕的小說:《悲慘世界》。

有人說,1000年前的南唐後主李煜就是這樣一個人。搞文學創作的時候霸氣側漏,治理國家卻到處漏水。還有人跟我說,這個人不好寫,完全錯位,極正+極負:李煜。

可是我分明聽到了另一個聲音,這個聲音來自李煜。他先是“嗬嗬”了兩聲,然後不緊不慢地說道:“懂我的人,不必解釋,不懂我的人,何必解釋。”

……

公元974年,北宋國都汴梁。

秋天剛過,一座巍峨的宮殿忽然矗立在原汴州府的院子裏,這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宋太宗很興奮,給它取了個好聽的名字:紫宸殿。

大家都在歡慶王朝第一座大型宮殿的落成,社交平台上滿是吹捧之辭,“美美的,壯壯的”“厲害了,我的國”……

很少有人注意到,在這座宮殿的東南邊不遠處,一片低矮的平房裏,一個中年男人正在生死病痛中掙紮。他身材微胖,可能是剛喝了點酒,眼神有些迷離,周圍的人都叫他國主。

他就是李煜,前南唐政權最高領導人,現在是,大宋的囚徒。

被俘後,他一直在苟活中回憶。

生活不是活過的日子,而是記住的日子。

每當他提筆,過往的一幕幕就出現在他眼前。幸福、痛苦、仁慈、狠毒、甜蜜、困頓、坦誠、欺騙、熱情、冷漠、輝煌、恥辱……

他得趕緊回憶,因為有把刀正懸在他頭顱上方,隻待宋太宗一聲令下。

幾個字寫完,巨大的悲痛襲來。他的眼睛裏已滿是淚水。命運啊命運,你為什麽要捉弄我?

命運最初待他不薄。

幼時,他無憂無慮,那時候,他還叫李重光。

“重光,重光!”江南的杏花春雨裏,時不時傳來輕聲的呼喚,有時候是他的小夥伴,有時候是他的母親鍾氏。

孩提時代,他因獨特的相貌而深得眾人喜愛。

從畫像上看,他有著大大的腦門,幾顆門牙重疊而生(駢齒),左眼有兩顆瞳仁(像一個橫臥的8),總之,萌萌噠。

根據中國偉大而古老的看相術,重光的相貌,乃是一種聖人之像,像大舜、項羽那樣的偉大人物,都是雙瞳。

那個時候,他還沒意識到這種相貌會招來殺機。

每天除了在皇家子弟小學瘋玩,就是一對一的書畫練習,生活平靜如水。

第一次感受到世界的複雜,死亡的恐懼,是爺爺的離去,彼時他才6歲(公元943年)。那一年,官方通訊社發布訃告:南唐的締造者,偉大的革命家李昇因病搶救無效,永遠告別了他的人民。

在追悼會上,他哭了,爺爺是他最親近、最佩服的人。他天真地問母親,爺爺去哪裏了呢?他死的時候會不會痛呢?

母親一邊流淚,一邊緊緊地摟著他。

後來他才知道,爺爺當上皇帝後,就患上了皇帝職業病——熱衷長生不老,經常大量服用丹藥,最後嚴重中毒,光榮殉職。

除了爺爺,他還喜歡跟年長自己6歲的太子李弘冀一起玩,太子不到20歲就對人生有深入的思考,平常喜歡說一些金句。比如,“牛人不是有多少後台,而是能做多少人的後台”。

再大一點,重光開始玩音樂,寫詩詞。

在當時的南唐,這是最流行的兩種生活方式。

14歲的時候,他組建“雙瞳”皇家樂隊,自任隊長,在金陵城吸引了不少粉絲,《今夜去偷歡》《江北style》《南唐有嘻哈》等曲目,年輕人唱K必選。

更難得的是,受父親李璟影響,他在文學方麵逐漸顯露天賦。他很喜歡用文字來描述這個世界,精準地捕捉人類情感。

文字啊文字,我愛玩這樣的組合遊戲!

李煜的身份證

3,

可惜的是,重光生在皇家,權力的影子在他的生活中無處不在。

李家崛起並最終奪取天下,靠的就是權鬥而非武力。

南唐的第一位皇帝李昇,當初是吳國奠基人楊行密在戰場上收養的一名流浪兒,由於經常遭受楊家人的排擠,楊行密將他賜給寵臣徐溫做兒子,改名徐知誥。

後來徐溫大權獨攬,成為吳國實際持有人,徐溫死後,徐知誥繼承他的權力,並在937年迫使吳國君主楊溥禪讓。

絕對的逆襲!當時楊溥曾恨恨地對徐知誥說過一句話——

“如果下輩子我還記得你,一定是我這輩子死得不夠徹底。”

徐知誥隨即改國號為“南唐”,恢複原名李昇,並自稱是唐憲宗第八子。

接下來的幾年,他將南唐的內政外交打理得井井有條,特別是當時中國大小政權林立,連年混戰,南唐卻深得韜光養晦之精髓,絕不輕易對外用兵。

但宮廷之內絕不平靜,才傳到第二代李璟,宮鬥就開始了。

當時皇位繼承,講究的是“兄終弟及”,宋太祖趙匡胤就把皇位傳給了弟弟趙光義。

李璟的前六個孩子,有四個天折,隻剩下老大李弘冀和老六李重光。

對於重光的“豐額駢齒、一目雙瞳”,長兄李弘冀很是警覺,越來越看不順眼。

李弘冀崇尚武力,喜歡上頭條,也有一定的政治頭腦和軍事才華。

956年,他領軍與後周交戰,一舉擊潰前來偷襲的對手,被各方認為是南唐最合適的接班人。

他的缺點也很突出,行事十分專橫,權力欲過於強烈。

他設計毒死了自己的競爭對手、叔父李景遂,為絕後患,侍者仆從,一個也沒放過。

接著,他又盯上了重光。

這天傍晚,他正在練劍,探子又來匯報。

他放下寶劍,背著手問道,“重光在弄啥嘞”?

“報告太子,他跟女朋友在釣魚!”探子朗聲道。

對於殺不殺這個弟弟,李弘冀一直沒拿定主意。

從這兩年的觀察看,弟弟根本無心從政,不是在喝酒練字作畫,就是在釣魚滑冰練瑜珈。

還連續起了三個號:“鍾隱”“鍾峰隱者”“蓮峰居士”。

“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人對權力不感興趣嗎?”他有點將信將疑。有時候在路上遇到,重光的眼神裏分明在傳遞一種信息——

“大哥,我隻愛山水,無意皇位,求放過!”

李重光還發表了一首詞,表達自己這種隱逸心理:

漁父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綸,快活如儂有幾人。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這首詞馬上被監控的探子截圖報給了李弘驥。

“弟弟啊弟弟,沒想到你是這樣的弟弟!”太子微微一笑。

這次微笑之後一個月,他又笑了一次——含笑九泉,一場傳染病奪走了他28歲的生命。

李重光立即成為最熱門的接班人。

雖然有大臣認為他信仰佛教、性格懦弱,不宜立為太子,但李璟堅持讓重光入住東宮。

僅僅兩年後(公元961年),李璟去世,太子李重光繼位,並更名為李煜。

皇位啊皇位,你隻是我的家族責任!

南唐名畫《韓熙載夜宴圖》

4.

當王朝的接力棒傳到李煜手上的時候,南唐已經大廈將傾。

首先要怪第二代皇帝李璟的冒進。南唐創始人李昇聰明一世,為後人留下富饒國土,但兒子李璟登位後,將父親“不可輕易用兵”的遺囑忘得一幹二淨。

他要當一個名垂青史的偉大皇帝,為此,他開始尋找時機對外擴充南唐領土。

當相鄰的閩、楚兩國發生內亂之時,李璟派兵入侵福建與湖南,遭遇前所末有的慘敗,國庫嚴重虧空。

其次是無可奈何的天災,從公元952年開始,南唐連續三年大旱,接著又發生蝗災。後周趁機入侵南唐,並先後獲得淮南和長江以北所有土地。

還有一個最致命的原因——宋的崛起。

南唐疆域主要在今天的江蘇、安徽以及江西三省,最興盛的時候,勢力曾到達福建和兩湖,地大物博,財富美女,引起了宋的垂涎。

最初,宋的實力不足以吞下南唐,還維持著表麵的客氣,每到逢年過節或是皇族婚喪嫁娶,又是派使節,又是包郵送大禮。宋太祖的脾氣很好,有一次還主動釋放南唐降卒千人。

南唐也一直很低調,李煜經常去汴梁見宋太祖,希望能夠和平相處。李煜甚至去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

但他表麵服從,暗中反抗。史料記載,從公元966年開始,他屢屢在光政殿召集群臣,商討禦敵之策,常常加班到深夜。

由於心存幻想,優柔寡斷,他失去了很多進攻的機會。

早在幾年前,就有南唐商人前來告密:宋軍正在荊南建造戰艦千艘,請求派人秘密焚燒那些戰船,但李煜懼怕惹禍,沒有同意。

宋的客氣隻是一種緩兵之計,等到它自信可以吞下南唐的時候,就露出了它帶血的獠牙。

公元974年(北宋開寶七年)秋天,宋太祖正式動手了——他先後派梁迥、李穆出使南唐,以祭天為由,詔李煜入京,李煜感覺有成為人質的危險,托病不從。

宋太祖迫不及待地派大將曹翰出兵江陵,又命曹彬等將領水陸並進,直攻南唐。

李煜聞訊也開始築城聚糧,積極備戰。當年10月,李煜下令全城戒嚴,決定與宋兵死扛到底。

不怕神一般的對手,隻怕豬一般的隊友,跟明朝的崇禎帝一樣,他也遇到了許多昏庸的大臣,這些人並不以國事為重,終日沉溺於聲色犬馬。

比如洪州節度使朱令贇,緊要關頭他率兵15萬救援南京,中途想學習一下周瑜的赤壁之戰——下令焚燒不遠處的宋船,不料北風大作,反而燒至自身。

到後來,即使是皇宮通信員(內殿傳詔)也開始阻隔戰爭消息,以至於宋兵已在金陵城外十裏安營紮寨,李煜居然一無所知。

正準備擼起袖子加油幹的時候,忽然發現周圍的人已經跪下了。Are you kidding me?(你們在耍我嗎)

公元975年(北宋開寶八年)二月,宋兵開始晝夜攻城,金陵米糧匱乏,死者不可勝數。

李煜兩次派遣大臣出使北宋,進貢大批錢物以求和,宋太祖答複了一句千古名言: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宋攻滅南唐之戰

執政15年後,他終於迎來他一生中最恥辱的一天——

12月28日,刺骨的寒風中,他與一些沒來得及逃走的大臣,身著白衣,**上身,出城投降。

那天,他的心被掏空了。

南唐啊南唐,坐天下怎麽如此艱難!

5.

該說說他的詞了。

他早期的詞,總是跟風花月雪月的事有關,具體說,一個是娥皇(大周後),一個是嘉敏(小周後),她們是親姐妹。

遇到娥皇的時候,她19歲,他18歲。

第一次見麵的時候,他心中如小鹿亂撞。控製得了的叫表情,控製不了的叫心情。

雖然李煜之前有過幾次戀愛,但都不夠刻骨銘心。

尚處於青春期的他,亢奮地在日記中寫道,“沒有哪一段愛比較動人,隻是在想愛的時候,遇到了可以愛的人”……

兩個年輕人很有共同語言。他最愛作詞,就連宮廷老師都屢屢擊節讚歎。

而她引領了宮廷的時尚潮流。史載周娥皇“雪瑩修容,纖眉範月”,意即她是典型的白富美,還精於化妝,她創造的“高髻纖裳”和“首翹鬢朵”等妝容,後宮女子爭相效仿。

她彈琵琶的時候,更是繞梁數日,餘音不絕。李煜的父皇就是在一次音樂會後相中她的,還賜給她自己最心愛的燒槽琵琶。

婚後,李煜和娥皇天天廝磨在一起,歌酒詩書,浪費時光。

他癡迷她的音樂,為她專門創作了一首活色生香的《櫻桃破》:

曉妝初過,沉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羅袖裹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這段詞並不生澀,描繪的那種幸福場麵,實在太美,讓人不敢看。《浣溪沙》也是這種富貴生活的寫照。

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

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鼓奏。

可是,從少年到青年,這種快樂生活因下一代的到來戛然而止——公元965年,娥皇產後失調,加上新生的皇子仲宣受驚嚇天亡,她沒能挺過那一年。

……

李煜很幸運,因為這個時候小周後嘉敏來到了他的身邊。

跟大周後的柔弱不一樣,小周後性格直爽又講情義,“麽麽噠”是她的口頭禪。

李煜仿佛又看到了大周後的身影,有時候他甚至當她是大周後。喜歡這種東西,捂住嘴巴,它也會從眼睛裏跑出來。

公元968年(北宋開寶元年)十一月,嘉敏被立為皇後。

那時國內大旱,但在他們大婚的時候,金陵還是一片喜氣洋洋,鑼鼓喧天,寶馬香車,連綿數裏。

他從痛失大周後的情緒裏逐漸走出來,寫道,“尋春須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

他大宴群臣,花天酒地,不管危險將近。

6.

有大臣上書請他多關注國事,對詩詞音樂要有節製,他笑了笑,賞大臣禮物若幹,並沒往心裏去。

他很喜歡自己營造的這場超級幻夢。一次早起,他寫道:

金雀釵,紅粉麵,花裏暫時相見。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

香作穗,蠟成淚,還似兩人心意。珊枕膩,錦衾寒,覺來更漏殘。

這是一首半快樂半失落的詞,含意深沉,寫盡人生無常。

被押到汴梁後,他被封為“違命侯”,日常生活都被監視。

同時被軟禁的還有小周後,後來她被色魔宋太宗百般侮辱,太宗還覺得不過癮,專門找皇家畫師將當時淩辱的場麵畫下來。

生命不由自己的時候,失憶是最好的解脫,沉默是最好的訴說。但他受不了這種苟活,更受不了不說。

終於,在42歲生日當天,他滿懷悲苦之情,寫出了那首驚世千年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南唐的宮殿

這首詞意味著什麽,他很清楚。

當晚,宋太宗果然禦賜給他一杯毒酒。這酒為中藥馬錢子,性寒、味苦,能破壞中樞神經係統,服用後全身抽搐,最後頭部與足部相接而死。

他沒有猶豫,一飲而下。透過汴梁淒涼的月光,可以看到,躺在**的,除了他那具冰涼的屍體,還有他的遺作和寂寞。

……

他不知道,當時有很多人已開始模仿他的詞作。

裏麵有不少人後來成了詩詞大家,如柳永、晏殊、周邦彥。再遲點,人就更多了,蘇軾、秦觀、薑夔、李清照、辛棄疾……

他以柔軟悲苦又善感的靈魂,開創了兩宋的詩詞盛世。

你滅了我的國,我卻點燃了宋詞的火。

◎囚粉說

甯長東:俗人大多敬英雄,開疆拓土論輸贏,從來才子傲天地,也恃筆端走雲龍,命舛偏喜豁達客,運窮卻恨鬼神驚,且看南唐舊國主,千秋依舊有文名!

刀峻:“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其實這是隔壁老王的一闕悲歌。

醉舞雙戟:趙氏兄弟何曾會想到:他們亡了李煜的國,李煜卻用詞征服了整個宋朝!在文化的國度裏,他將永遠保有一個王者的榮耀與光芒!

佳佳音:先後帶領李清照、柳永、晏殊、秦觀等成立賦愁者聯盟,任精神領袖。

笑笑:我這一生隻想過上一壺酒,一竿綸的生活,奈何抵不過命運的捉弄。

一片雲:生又何歡,死又何哀?為愛而來,含恨而去。錯位人生,造物弄人!七月初七,始終歸一。

李誌明:李後主:一位在錯誤的時間出生在一個錯誤的家庭,如果他晚生幾百年出生在明朝中葉的帝王家,他的天賦才華就會得到充分發揮,起碼比那幾位尋求煉丹或做木匠的皇帝好好多,未代皇帝的下場確是生不如死,特別是自己心愛的妻子受到如此的羞辱,每當小周後回來後的怨罵,己國破家亡的帝王這雙重的煎熬更苦不堪言,《虞美人》這首不朽的詞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誕生。他學不了蜀後主的“此間樂不思蜀”。但為什麽寫下這首詞後不自我了斷保持最後的尊嚴呢?明末的崇禎,最後的結果還是壯烈而死,李後主的結果這真是自討苦吃了。還有,據說大周還沒有咽氣,李後主就迫不及待要與小周天地一家春,大周後是被老公與小妹氣死的。他的貪新忘舊也是天下男人的德性,風流倜儻了四十年,己算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