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觀不一致,怎麽談戀愛
英俊的西方士兵來到神秘的東方國度,遇見一個美麗迷人的西貢女孩,就像所有充滿浪漫色彩的愛情故事那樣,他們彼此相愛,度過了一段美好而又浪漫的日子。
後來,士兵回到自己的國家,娶妻生子,過著平淡而幸福的日子。或許對他來說,離開便意味著結束,崇尚自由、及時行樂的天性注定他對愛情沒有太多的執著。而那個被他遺忘在記憶深處的西貢女孩,卻依舊在苦苦等待情郎的歸來——是的,她總以為他還會回來。
這是著名音樂劇《西貢小姐》中講述的故事。兩個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長的年輕男女因愛情而命運交纏,卻又在分別之後因對愛情的不同看法和認知,最終走向截然不同的結局。
對於士兵來說,這段異國戀情或許隻是他人生道路上遇到的一處風景,美麗迷人,讓人流連忘返。可一旦離開,便隻是記憶中一段浪漫的往事。對於西貢女孩來說,愛情卻是一生的承諾與守候,需要交付忠誠的堅持。
正是這樣截然不同的愛情觀,讓這個故事成為一出令人唏噓的悲劇。
可見,三觀不一致,怎麽談戀愛?
我們常說的“三觀”,一般指的是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直接決定了我們選擇的生活方式以及遇到問題時的處理方式,也直接決定了我們對愛情的認知、理解以及態度,包括擇偶標準、如何對待失戀問題等。
愛情的發生是一場不可控的化學效應,在荷爾蒙的衝擊下,每個人在陷入愛河的一瞬間,大多會發自內心地湧出“我要義無反顧地去愛他/她……”的衝動。但我們終歸要回歸到現實生活之中,當愛的**漸漸冷卻,需要麵對的是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磨合與重組,大多數的愛情悲劇往往都發生於這個階段。
三觀不一致的兩個人,無論是談戀愛還是交朋友,往往都很難走到最後。青春年少時的我們,或許還有時間去揮霍、蹉跎、嚐試,一個不對就換下一個。但如今,我們已經不想再浪費時間繞圈子,需要考慮和麵對的問題太多了,如工作、生活、理想、現實……所以,為什麽不在愛情開始的時候就盡可能選擇最正確,也最容易達成幸福結局的方向呢?
愛一個人,我們可以不考慮對方有幾套房、幾輛豪車,但一定要考察清楚對方的三觀與自己究竟合不合,因為這將直接影響我們對愛情的理解和看法——對愛情的理解和看法能否達成一致,直接決定我們將來的結局是走向喜劇還是悲劇。
通常來說,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愛情的看法會有很大的不同。先從大文化背景方麵來說,心理學家斯騰伯格通過研究人類學、心理學以及世界各地的愛情詩,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生活在亞洲和非洲的人,親情比愛情、友情要重要;生活在北歐、北美的人,友情、愛情與親情一樣重要,甚至愛情觀要淩駕於親情之上。
就拿中西方國家來說,中國人的戀愛觀念比較傳統,講究門當戶對,表達愛意會相對含蓄,當愛情出現裂痕時會想盡辦法修補、挽回;西方人在愛情上的追求較為隨心所欲,表達愛意時熱情奔放,當感覺到不愛了就會瀟灑放手。
不同的國家,愛情觀也會有所不同。比如法國人,他們的愛情觀是戀愛自由,追求浪漫,享受戀愛的過程,為了愛情可以不顧一切,但對結婚不感興趣,不願意受家庭的束縛;德國人也崇尚浪漫,但不盲目去愛,會在愛情中保留理智;日本人在愛情上更注重心靈契合,選擇戀人時更注重性格、責任感。
不同的婚姻製度,會有不同的愛情觀。比如,實行一夫一妻製的國家,人民的愛情觀普遍追求忠貞專一;實行一夫多妻製的國家,就沒有忠貞專一的觀念。
在某社交軟件上,一名中國女孩用文字講述了她在異國他鄉的愛情故事。
女孩上大學的時候,與某國的留學生相愛了。當家人得知男孩的國家實施一夫多妻製後,紛紛勸說女孩放棄這段愛情。但是女孩拒絕了,她深愛著男孩,並堅信男孩會對她一心一意。後來,女孩隨男孩去了他的國家,但讓女孩意想不到的是,男孩在留學前已經娶了一任妻子。
女孩很傷心,但在男孩的苦苦哀求下心軟了,原諒了男孩。她與男孩“約法三章”,要求他以後隻能跟她生活在一起。最初,男孩做到了女孩提出的要求,但時間一久,男孩就放棄了對女孩的承諾,又娶了兩位妻子。男孩也開始責怪起女孩,指責她為什麽不能像其他妻子那樣大度,大家和平相處。
女孩的愛情觀沒有錯,男孩的愛情觀也沒有錯,隻是因為兩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著不同的愛情觀。當彼此的愛情觀不能求同存異時,這段愛情將會是苦澀而痛苦的。
再從文化背景來說,即使是生活在同一國家、同一地區的人,但因為教育程度不同,接觸的人、事、物不同,也會有不同的愛情觀。
就教育程度而言,越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他們對愛情的追求就越停留在精神層麵;缺失教育的人,對愛情的追求更多停留在物質層麵。在路遙所著的《平凡的世界》一書中談到,當受過高等教育的男主人公和缺失教育的女孩談古論今、談人生理想時,女孩卻和他談“家裏的豬下了多少崽”。因為愛情觀上的巨大差距,這段愛情沒能走到最後。
接著來談接受的教育內容。當人們接受的是保守教育時,他們的愛情觀也會是保守的;當接受的是自由、開放的教育時,他們的愛情觀也會是自由、開放的。就像中國舊時封建社會的女性接受三從四德教育,她們在愛情上便不敢追求,聽從父母的安排;改革開放後,女性接受了自由、開放的教育,她們在愛情上變得敢於追求。
最後來談接觸的人、事、物。我們經常與什麽樣的人接觸,就會在其影響下形成什麽樣的思想觀念。如果你接觸的人對愛情報以遊戲的態度,你的愛情觀就會受到影響,不看重愛情。相反,如果接觸的人對愛情報以神聖的態度,你也會看重愛情。
心理學家調查發現,人們更喜歡與自己文化背景相差不大的人在一起,因為愛情觀的一致,容易讓人體驗到愛情的美好。所以,想要有美好的結局,在愛情開始之前先看看三觀是否合適吧!三觀不一致,怎麽談戀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