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不繼承你的任性

居裏夫人說:“一家人能夠互相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真正的幸福。”可這種幸福,在一個有著任性母親的家庭裏是很難體會到的。任性的母親隻考慮自己的感受,她隻憑自己的喜好去做事,很少顧及孩子的感受。

年幼的孩子在任性母親的耳濡目染下,如果不自知,就會失去親密的小夥伴,失去幸福、快樂的源泉,就會在不知不覺中長成母親的樣子。

不想讓自己長成母親的樣子,不繼承她的任性,孩子要付出怎樣的努力啊!其中的痛苦,估計這類母親一輩子都猜不到,或許她們壓根兒就想不到自己是根刺。

同學霞兒就有一個任性的母親。

“我樂意”,這三個字是她母親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母親是隨軍家屬,從鄉村來到城市自覺身價陡增,誰都不看在眼裏,即使對帶她走出農村的軍官丈夫都覺得是托了她的福。她雖勤勞,但任性,總覺得自己什麽都好、都對,從不考慮他人的感受。

霞兒家住在一樓,母親就把一樓綠化帶變成了自家的菜園子,家裏放不下的東西就直接放到樓道裏,本來就窄的樓道變得更加擁擠了。同單元的鄰居去找她,但誰去說都不好使。

最讓人受不了的,就是每天從早到晚,整棟樓的人會不停地接收她製造的高音貝噪聲,不是抱怨大人孩子不聽話,就是叮叮當當地弄出各種聲響。大家提醒她的聲音小點兒,有老人要休息、有小孩要睡覺、有學生要讀書,她一概不管:“在自己家說話、幹活,我影響誰了?”

霞兒的母親就這樣我行我素,致使小區裏的人都避之如瘟神,沒人搭理她。

“有其母必有其女”,小區裏的人都覺得霞兒一定跟她母親一樣,都叮囑自己的孩子不要跟她玩,以免學壞。

霞兒的童年是孤獨和寂寞的。每每在小區裏看到小朋友們玩兒得非常開心,她也想過去玩兒時,小朋友們就一哄而散。她知道小朋友們為什麽不跟自己玩兒,所以她隻能讓眼淚在眼眶裏打轉,再次落寞地坐回原地,靜靜地看著護城河邊的垂柳發呆。

如果有一天,有哪個小朋友心血**同意帶著霞兒一起玩兒時,她會興奮、快樂好幾天。

她記憶最深刻的是一個盛夏的午後,小朋友說玩捉迷藏,讓她參加。小朋友告訴她:“隻有當大家找到你時才可以出來,要不下次不帶你玩兒了。”

她高興極了,選了一個雜草叢生難找的地方躲了起來。她忍受酷暑的炎熱和蚊蟲的叮咬,從日中等到日落,小朋友也沒來。等她偷偷跑出來後才知道,母親出來找她,小朋友在跑著找人時撞到她母親的身上,她母親訓斥了小朋友一頓,小朋友就各自回家了,她也就被小朋友忘到腦後了。

從此,小區裏的孩子徹底不跟她玩了。她更加孤獨,那份痛苦隻能自己獨吞。

後來,霞兒上學了,母親的“光輝”事跡如影隨形地跟她進了校園,同學們都躲著她,可是她對大家一點兒也不記恨。她每天都第一個到校,把值日生沒擺齊的桌子擺齊,把黑板擦得更幹淨些,然後安安靜靜地坐在桌位上學習。晚上放學時,她也是幫助值日生值日。

尤其在學習上,霞兒更勤奮更努力。慢慢地,她成了老師口中的好孩子。

時間長了,同學們發現霞兒是一個非常好相處的人,她事事會為他人著想,跟以前大家口中相傳的說法大相徑庭,也就接受了她。

霞兒不止一次跟我講述她的故事,講述母親的任性不講理,這些都讓她痛苦,讓她感受到人們異樣的目光,可她明亮的眼眸裏竟沒有半點兒怨恨和不滿。她說:“母親沒得選,人們的態度沒得選,有得選的隻有自己——自己要好好讀書,絕不能活成母親的樣子。”

一路走來,霞兒在母親為她創設的殘酷而任性的世界裏,披荊斬棘,用她的勤奮、明理建造了自己的王國,擁有了更多的朋友,也助她走入了夢寐以求的大學校園,擁有了跟母親不一樣的人生。

母親不自知的傷害,會讓孩子的童年失去色彩。我們如果一味沉浸其中不能自拔,讓它持續存在並支配我們的生活,人生就會灰暗無比。

我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學會自我修複與界定,擁有自己的信念、情感和行為。麵對父母的言行,要學會選擇,學會說“不”,隻有邁出這一步才會有鮮花鋪路。

霞兒可以說是幸運的,沒有繼承她母親的任性,走出了自己的人生。她的弟弟大強,卻成了母親的複製品。

大強比霞兒小七歲。

母親覺得有了兒子,腰杆硬了,就把萬千寵愛都集於大強一人。霞兒每天上學盡量晚回家,避免跟母親多交流。因為稍有不慎,大強有任何一絲一毫的小問題都會變成她的過錯。

在這種日子的慢慢浸透下,剛會說話的大強就比同齡孩子的聲音高八度,等到會走時,儼然成了小區的公害——有喜歡的花草,一定要采來;看見小朋友手中的吃食,一定要搶來。如果搶不到就躺在地上撒潑打滾,一定要占為己有才會罷休。

母親從來不製止,她覺得這沒有什麽,孩子還小呢,再說了,強勢才不會被欺負。小區裏的人也隻能無奈地搖搖頭,孩子們更是沒人跟大強玩。

大強每天跟著母親,母親的一舉一動,他都心領神會。

霞兒不止一次地跟母親說,讓大強上幼兒園吧,幼兒園有許多小朋友,大強有了自己的玩伴就不會這麽任性了。母親卻說:“幼兒園哪有家好,我也不用上班,天天在家帶著大強挺好的。”

好不容易,大強可以上學了,霞兒覺得弟弟在學校裏會慢慢變好。可誰知,大強根本不想讀書,他覺得學校的規矩太多,就經常找借口說肚子痛、頭暈,三天兩頭地讓母親請假不去上學。

母親有求必應,母子配合默契,霞兒怎麽勸都無濟於事。

大強初中沒畢業,就早早地上了技校。可是,在上技校住校期間,也是三天兩頭地跑回家。一次兩次,老師還來電話詢問,可後來次數多了,老師也懶得管了,大強就這樣無一技之長地走向了社會。

大強因為繼承了母親的任性,長期迷戀任性帶來的痛快,讓任性的種子發芽、開花,最後隻能獨自吞咽自己種下的苦果,與姐姐走出了大不同的人生。

原生家庭鋪就的人生之路,如果荒草叢生,讓母親任性的種子隨其成長,會讓人在前進的道路上迷失方向。隻有拒絕繼承,看清前行的路,一路奮進,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