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童年握手言和

生命是幅畫,童年就是畫的底色;

生命是條河,童年就是河的源頭;

生命是棵樹,童年就是樹的根基。

人的一生,就是修繕或豐盈童年的過程,美好的童年多會造就幸福的一生,糟糕的童年則需要我們智慧麵對從而擺脫。

那些在童年被父母的獨斷專行壓抑了的孩子,那些在童年被兄弟姐妹一再誤解的孩子,那些在童年被老師漠視或被同學孤立的孩子,那些在童年被陌生人不經意間深深傷害的孩子……他們的成長就是自我療傷的過程,睿智者、堅強者會讓傷害燦如花開,而庸常者、懦弱者會永遠走不出童年的陰影。

有創傷的童年像沼澤地,不及時抽身而出就會被淹沒;有創傷的童年像枯井,不奮力攀壁而上就會一直被黑暗所籠罩;有創傷的童年像橫於眼前的大山,不翻越就不能奔向可期的未來。

聽,他們在講述,講述自己怎樣因為不甘,以堅韌以奮鬥抹去了童年的憂傷,步入了花香滿徑。

聽,他們在啜泣,啜泣自己怎樣因為認命,終被童年的創傷所困所累,沒有活出精彩的人生。

前者將童年的傷害神奇地釀成了蜜,後者讓童年的傷害無限膨脹擋住了希望之光。我們有遺憾,因為童年是人生的最初,年幼時的我們無力對抗;我們更有信心,因為童年不是人生的全部,成長中的我們能夠自己決定的更多。

翻開本書,為人父母者會看到自己的影子,驚悚,駭然,而後將不再傷害孩子;受傷的孩子也會讀到與自己相近的傷害,觸動,唏噓,而後遇到自己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