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第一次發射:一小時三十分三十三秒 德國巴登-符騰堡州 康斯坦茨大學數學和自然科學院大講堂

布蘭登·巴塞羅繆博士平常講課的時候都會關掉手機,但今天他忘掉了這件事情,手機開始振動的時候,他正在黑板上寫下德裔猶太精神分析學家艾瑞克·弗洛姆的名言:“因不得不超越自我之故,人類終極的選擇,是創造或者毀滅,愛或者恨。”

此時已到了午飯時間,他名為“有關愛的行為動力學研究”的講座還有五分之一的內容沒來得及說,巴塞羅繆博士難免有點焦急,額頭微微出汗,用躲在眼鏡下的目光偷偷觀察大學生們臉上的表情。手機開始振動,他手中的粉筆折斷了,“見鬼!”他小聲咒罵,右手伸進褲兜握住手機,摸索著掛斷通話。

旁邊的大學講師看到他臉上的異樣,站起來替他解圍:“各位,經過學院的同意,巴塞羅繆博士的講座將延長到下午兩點,我們休息三十分鍾,大家請先去用午餐,十二點三十五分講座在此繼續。”掌聲響起,學生們收拾書本站了起來,布蘭登·巴塞羅繆忙舉手致禮,順便把手機取出來,瞧了一眼屏幕。屏幕上顯示的是“胡佛”。

博士戴上耳機走到教室的角落,接通了電話。骨傳導耳機裏響起一位女性的聲音:“巴塞羅繆博士,這是保密線路,局長要跟您通話。”

“當然。我這裏安全。”六十四歲的前FBI行為分析師、行為分析部首席顧問摘下眼鏡,整理了一下亂糟糟的花白胡子,把喉振動麥克風貼在頸部。

幾秒鍾後,聯邦調查局局長的聲音響起:“布蘭登,有大麻煩了。”

“什麽樣的麻煩?”博士說。

“不,更大的麻煩。到最近的安全屋去,有人會告訴你詳情。我在去白宮的路上,稍後聯係。”局長停頓了一下,“你的大學……在吉斯山,最近的安全屋在斯圖加特,來不及了。找間辦公室,鎖好門,用安全鏈接接入係統吧,一個外勤小組會盡快趕到你那裏。靠你了,布蘭登。”

“明白了。”

布蘭登·巴塞羅繆花了十五分鍾找到正在吃午餐的康斯坦茨大學校長,說服對方準備一間設備完善、安全性高的辦公室。他一進房間,就拔掉了所有電器的插頭,用隨身的小玩意兒檢查每一麵牆壁,開啟信號幹擾器,將電腦和手機連接起來,展開便攜天線,通過通信衛星建立了安全鏈路。做完這一切的時候,兩名FBI的探員已經趕到,他們在房間外布下了警戒線。

博士戴上眼鏡,登錄了係統。NC**C(國家暴力犯罪分析中心)主任的麵孔出現在屏幕上,沒有一句廢話,他語速急促地說:“我會盡可能快地給你做簡報,然後給你播放幾段視頻和直播畫麵,你需要根據其內容做出判斷。這判斷將影響白宮的決策,所以,必須百分之百準確。”

巴塞羅繆博士盯著屏幕上的臉:“我負責的BAU(行為分析部)的工作職能是支援聯邦和州政府進行刑事犯罪調查,我猜你要說的事情不在這個範圍之內。”

“不。”對方簡潔地回答,“這屬於BAU第一小組業務範圍的‘恐怖活動’,由我直接負責。但白宮需要你的專業知識,整個NC**C找不出比你更可靠的人選。”

“我的意思是,別把匡提科(注:美國弗吉尼亞州匡提科FBI犯罪實驗室,BAU所在地)的家夥們卷進來。我會做出判斷,並承擔責任。”

“我知道。心理側寫不需要團隊合作,白宮需要的是你三十年的心理學和行為分析學經驗,巴塞羅繆博士。”

“好,開始吧。”

博士拿出筆記簿和鋼筆,坐正在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