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急轉直下,聯合國軍再次攻入了朝鮮,而朝鮮由於常年的貧弱,盡管軍隊奮力抵抗,依舊無法阻止攻勢。聯合國軍很小心地沒有直接刺激中國和俄羅斯,但中國誌願軍卻再次集結,進入朝鮮。俄羅斯則由俄羅斯籍的朝鮮移民組成雇傭軍,支援朝鮮人民軍。

戰爭初始,雙方對製空權的爭奪非常激烈,中俄由於補給線短的原因,暫時在空戰中占據優勢。海麵上,聯合國艦隊和中俄艦隊分別在南北兩個方向僵持,誰都沒有開火。

朝鮮人民軍在支援之下開始穩步反攻。他們的領袖甚至開始提出“打過三八線,解放全朝鮮”的偉大構想。中、俄並沒有公開支持,輿論推斷兩國的目標依舊是打回三八線,維持均勢。

但好景不長,從某日開始,中、俄突然完全失去了對製空權的控製,每天起飛的戰鬥機有去無回。生產新式飛機需要費用是極其高昂的,中國每年的產量不過一百架而已。指揮部按照損失的趨勢估計,再打上一個月,中國的空軍就會打光。但比起飛機的損失,駕駛員的損失更加讓空軍將領們心疼。

西北設計局接到了秘密情報,要承擔緊急任務。上麵發來了最近一係列空戰的資料。章梓軒和路景騰都有幸觀看到了情報。最重要的情報是一架預警機記錄下來的空戰畫麵:中國製的殲—40和俄製的米格—52混合編隊在長津地區上空執行巡邏任務,殲—40擁有比較大的極限速度和較高的極限爬升能力,而米格—52擁有強大的火力和靈活的機動性能,能做到垂直爬升。這兩種飛機已經代表了兩國的最高設計水平。

但很快,飛機駕駛員們發現雷達屏幕上出現了好多引人注目的痕跡。超聲波頻率升高很大,說明來者的速度極快。在中、俄飛行員還沒來得及反應時,戰鬥就已經結束了。敵方的飛機非常小,也無法掛載太多武器,但它們太多太快,少數敵機甚至用自殺的方式和我方軍機同歸於盡。

西北設計局的研究人員都驚呆了。他們有種堵得慌的感覺,就好像中世紀的領主看到自己的騎士被火槍兵屠殺一般。時代變化得太快,他們再一次處在變革的風口浪尖上。

“那是什麽?是導彈嗎?”有人喃喃道。

路景騰和章梓軒看完之後,第一反應卻是互相看了一眼,他們知道對方在想什麽。

“美國人真的做出來了!”章梓軒的話語裏更多的是一種興奮,躍躍欲試。聯合國軍的飛機和前一段時間的飛機很不一樣,大小縮小了近乎一半,載彈量異常地小,而且非常容易自毀。章梓軒根據氣動布局判斷,這樣的飛機根本就沒有載人的可能性。

但是,它們究竟依靠著什麽操控作戰?章梓軒認為可能是類似的子母艦,他們看到的飛機就和導彈作用差不多,從主機上被放下,使用類似虛擬現實技術遙控,因為有信息傳輸延遲導致飛機容易撞毀。

路景騰的心跳得更快,他不斷地觀看錄像,那些動作不像是人類遙控,也不像是隻可以使用一次的導彈,更像是某種智能。智能飛機第一次出現在戰場上,就戰勝了人類的飛行員。

他這才明白,所長的假設根本不對。因為智能飛機的條件和人類飛機的條件根本就是不對等的。智能飛機革新了氣動布局,極速遠遠高於搭載人類駕駛員的飛機。這一事實在短期內幾乎無法改變。

他不知道國外究竟多少年前就開始著手實現智能飛機的設計,也許從美國第一次實現無人機全球巡航開始,就有人提出了設想。深夜,整個地下基地無眠,無數份報告被提交到首長辦公室,它們代表著無數種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