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係列展館的名字是“日照時長”。狹義上來說,這個詞組是指恒星係以內,文明最初始發的那顆星球,在單次自轉過程中,星球表麵單點接收恒星直接輻射的時間長度,而且在個體生物的感受裏,日照時長無論從定義上還是主觀理解上,都接近固定值。

當然啦,大家知道有的文明誕生於沒有恒星或沒有正輻射的地方,也有的文明在沒有單向時間概念的區域出現。這裏說到的日照時長,廣義上指長期穩定的生存環境。

文明是發展的,在穩定環境中尤其如此。這個展館裏陳列的,正是處於相對穩定外界環境和長期慢速發展中的文明。為了阻止博物館內的文明在自然進程裏,突然找到跑出籠子的科技,有時候要給他們設置一些小小的阻礙來拖延發展,用抹平變化的方式讓總體穩定持續得更久。具體來說,博物館可能在較小的幅度裏改變這些文明生存環境中的某一兩個小參數,他們就會花上很長的主觀時間來探尋和適應這種變化,但又道不出明確的改變,而我們就可以從中觀察細節。

不用擔心這會令展品失實,“日照時長”展廳裏會做出的參數調整是極小的。畢竟我們希望看到的是文明的切片狀態,而不是非得要這些複製品走上如紀錄片一般與原生物一模一樣的發展途徑。鮮活的個體行為已經是最好的觀察樣本。

以門口這個展品為例,它是較常見的形式:恒星係裏某顆能量最適宜的行星上演化出星係內唯一文明。潛鏡頭裏應該能看見這些烷基生物正在全球的島嶼上修建固體防禦工事,這對氣體生物來說是很困難的,但他們既不明白為什麽海水在過去幾百年裏變得越來越劇烈了,也不能眼看著海洋淹沒家園,隻能先應付眼前的危機。

通常一個星區在經曆了初始沸騰之後,會逐漸趨於穩定與熵增速度減緩,行星會在公轉與自轉的力平衡中維持被恒星輻射包裹的能量狀態,於是這種穩定就成為了生命不可避免又毫不明顯的前提,期間出現的生物和文明係統都適應著這種前提運行。此時博物館在複製文明的自轉速度上加減一個千萬分之一尺度的加速度,並且放任這個憑空出現的自轉加速度在星係運動中被引力拉平。文明所處的環境輻射將在極緩慢的速度下,逐漸變得過長或過短,又或者過不均,這就造出了一個不至於令文明覆滅的生存環境波動。

如此改變了“日照時長”的複製文明恒星係,大體上還是和原來文明所處環境差不多,環境變化無論如何會被文明內的個體歸因解析到合理範圍,可能有時候會出現一些看似是自然災害的動靜,但不致影響這些複製品按照原本的方式生存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就是大家觀察學習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