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遊玩過程乏善可陳,過度開發的景區略微宰客的小旅店,一切都伴隨著微妙的瑕疵感。

但在抵達第二個晚上,也是第一個晴朗的夜晚,我們看到了銀河。

第一次看到了銀河。

並不是相片中那些星光璀璨的銀河——照片中的銀河在華東早已絕跡。它們是在邊陲的晴朗夜晚才有那麽一點機會相逢的景色,如果有機會,希望有緣一見傳說中僅屬於銀河的白霧。

我們在靠近山的一側坐下,身邊就是上山的台階。東方的天空呈現昏暗的黃色,淳安縣市區的方向一如東南的沿海城市,黑夜永不降臨。而向西看去一切截然不同——也許有三十公裏或者更遠,沒有村莊和城鎮。浙西的群山將夜的真正模樣展現出來,純黑的夜空之上,西南方向的銀河組成一條閃耀的亮星條帶。

在城市裏我能不費力氣地認清所有的亮星和可見星係——隻有那麽多,隻有寥寥數十顆能夠看到的星星。在那一晚我連認出冬季大三角都顯得費勁。

——有那麽多明亮的星星。

竟然有那麽多的星星。

它們就在那裏,亙古不變地閃耀,但過去的十八年間,我從未見過它們。

與之關聯的一個事實是——沒有人告訴過我它們是如此完美而精妙的存在。

兩次探索都來源於一個科幻愛好者的細微習慣,一種也許僅僅是遵從於本能的習慣——無意地抬頭看一看星空。

十八歲之前我沒有接觸過科幻,抱著女生不看科幻的成見,以及科幻都是機器人和星艦的成見。

相逢之後才發現相見恨晚。

之後有時也會想這樣一個問題,科幻到底是哪裏吸引了我。以及,另一個微妙的問題,科幻的未來在哪裏?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風潮,黃金時代的科幻鍾情於預測未來,上個世紀中國的科幻則熱衷於科普。然而無論中外,科幻都在麵臨著現實的挑戰——我們世界正在變得越來越難以捉摸,科幻帶來的新鮮感逐漸散去,那麽,仍在吸引我們的,到底是什麽?

我猜想,是一種體驗。——這份想法並不清晰,但我相信大約是不錯的,有一個模糊的聲音告訴我,正是這種體驗吸引了我。

隨著文字或者影像,穿過時間空間,與另一個世界的相遇。

科幻最終也是故事,離不開我們所愛的恩怨情仇,然而科幻又提供了不同的視角,它將與我們相似的人們置於異化的世界。

它將人們帶到日常之外,帶到所有人都陌生的領域,也許這正是為什麽它較之其他的類型文學更容易超越國界、超越文明。

它是所有人都陌生的領域,同時又揉雜了人本性所喜愛的新奇與探索。開拓根植於我們的本能之中,而與之呼應的探險,即使僅存於想象之中,仍舊足夠讓我們心潮澎湃。

我仍舊記得第一次看到流星,第一次看到銀河時的震撼。我想,好科幻也應當是這樣,擁有足夠讓人許多年之後回想起來依舊曆久彌新的體驗。

我在努力做到這一點。

我希望能讓每個閱讀故事的人們與那些美好的、令人驚奇的點子相逢,希望每個人都能擁有充滿發現、想象與希望的生活。

最後,謝謝我的家人,謝謝我的朋友們——寫作小組一同前進的朋友們、遲卉老師、科幻協會的夥伴們。許多點子都在閑聊中誕生,偶然的閃現最終匯聚成觀點和故事。

還有,謝謝十一、小草和阿廟。你們的微博帶我接觸了科幻,也是一切的開始。

那麽,下次再見。

念語

201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