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獲救後,在醫院住了兩星期。出院時,世界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壞的變化是到處一片狼藉,難民無家可歸;好的是各國在海底生命的研究上投入了很大力量,真相漸漸被還原了。在一個調查組的努力下,當年的一些通信記錄被搜尋出來,加上我母親的同事還有當年參與考察的隊員的回憶,終於複原了我母親下潛時的部分對話。

那是一個寒冷的早晨,我從睡夢中驚醒。舷窗外,浪花發出低吟,灰蒙蒙的天空讓人打不起精神來。對床是空的,媽媽不見了。她昨晚還答應過要給我過生日的。我不高興地披上衣服,磕磕絆絆地穿過灰色的走廊,到媽媽最常去的艙房找她。在那裏,我看到了一張桌子,桌上擺著一塊蛋糕,蛋糕上點著蠟燭。在跳躍的火光中,整個艙房難得地染上了一層暖意。

媽媽不在這兒。我隻聽到了一個聲音—從桌上的通話器裏傳出的聲音。

“……哲哲,你終於來了!”

通話器裏的聲音很模糊,我聽出那是媽媽,但就是賭氣不認。

“你……誰呀?”我故意問。

“你不認識我了嗎?我是媽媽呀……”

“不對,你騙人!我走了!”

“怎麽了,哲哲?別走,你不想見媽媽嗎……”

“你才不是媽媽,她的聲音才不是這樣呢!”

“噢,那是因為媽媽現在在海底啊,聲呐信號不好,聲音傳到船上就走樣了……哲哲,對不起,媽媽又下海考察了,等我回來後再給你過生日,好不好?”

“不行!不行!你又是這樣,說話又不算數!”我一著急,眼淚就湧了上來。

“別哭,別哭,今天可是你的六歲生日,哲哲,從今天起,你就和以前不一樣了—從現在開始你就不是小孩子啦,你要做個男子漢,男子漢可是不能哭的……好啦,是媽媽的不對,媽媽回去再給你講故事好不好?”

“嗚……不行,我現在……”

“你已經六歲了,長大了,媽媽就不給你講童話了,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人類出現之前,有一些石頭飛越了茫茫宇宙,不知飛了多少萬億年,才終於遇上了一顆蔚藍的星星。在衝進大氣層時,在燃燒的酷熱中,它們蘇醒了,複活了,流星般紮進大海,慢慢沉到了幽深的海底,落進了溫暖的火山裂縫中。它們隻是一些石頭,沒有智慧,但有朝一日智慧終會被喚醒,好像等待著王子的睡美人。它們日複一日地鼓動海水,聒噪著,吵鬧著,好像一群不開化的原始人。如此過了數十億年,直到有一天,一個普通的人類聽到了它們的呼喚,而她的手裏,有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

“然後呢?然後怎麽樣了?”我忘記了哭,問道。

“不知道呢,哲哲,等媽媽回來再告訴你,好嗎?”

“好,你要快點回來啊!”

“很快的,哲哲,別再哭了哦!”

……

與科考船的通信到此為止。深潛器出事得非常突然,瞬間就被爆發的熔岩吞沒,黑匣子裏沒留下更多的信息,實在萬分遺憾。所幸還有另一份記錄,它來自主控室的自動錄音,是我母親在前一天晚上,在我睡著後與考察隊成員的對話:

“……孩子已經安頓好了,明天,我還是親自下去吧。”

“老師,這沒必要吧?您完全可以把這裏交給我的。”

“不行,我還是放心不下。現在這件事情,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在弄明白那是什麽之前,我們必須嚴格保密。我怎麽放心你一個人下去?……何況,萬一這次成功了呢?我想到了一個可能性,非常瘋狂的可能性,而且不同於以前了,這一次我有八成的把握!那可是與一種新生命形態首次溝通的時刻,是科學革命的時刻,甚至是文明史轉折的時刻。我可不願意錯過見證它的機會。”

“老師,您覺得您說的‘海洋之歌’能奏效嗎?”

“我不知道,但之前的那套基於基本數學的語言體係不是失敗了嗎?音樂是另一種跨越種族的語言,用它來進行接觸,也是很自然的想法。”

“嗯,聽說那是您創作的?”

“是的,純音樂,六倍率的音階與渦泡的共振能達到最強。人聽起來的確挺奇異的……但渦泡們或許不這麽覺得。”

“為什麽不加入一點特殊信息呢?比如質數序列、基因序列,或者某顆恒星的坐標,就像阿雷西博望遠鏡所做的那樣?”

“沒必要。我想,音樂本身就足以表達我們想說的一切了……生命輪回的神聖,感悟到死亡的震撼,對未知的恐懼與渴望,是宇宙間所有生命通用的語言。而將這些熔為一爐的音樂,不僅可以讓熔岩生命從蒙昧中覺醒,更可以與之分享生命所共有的這些感情,那是打開智慧之門的鑰匙……它讓我想到了克拉克筆下的黑石。它不會言語,不刻文字,但它是超越我們理解力的那種不可思議的存在,將為一個蒙昧的種族點亮黎明之光。‘海洋之歌’的每一個音符也會像那棱角分明的石板一般屹立於熔岩生命的意識中,賦予它們智慧。”

“明白了。剛剛得到遙感數據,海底地質穩定,溫度正常,聲呐信號正常,磁場偏離低於十萬分之五,在許可範圍。老師,明天的下潛怎麽安排?”

“潛到極限深度,並停留兩小時。我們得有充足的時間去見證奇跡。”

在那之後的事情,大家想必都知道了。僅有的兩個知情者一去不回,那個秘密本該繼續隱藏在海底,但因為命運的巧合,我再次發現了它。這就是“海洋之歌”的故事:熔岩中的渦泡生命,宇宙中飄飛的生命種子,驚天動地的大噴發。我們拓展了生命的定義,也重新找到了人類在宇宙中的位置。而這一切,都始於我母親決定冒險下潛的那個時刻—在那時,舷窗外無數微粒正飛掠而過,仿佛一閃即逝的流星。

(1) 太陽表麵光球層中的一種對流結構,由於其形狀很像一鍋煮著的大米粥,被稱為“米粒組織”。

(2) 巨人之路位於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西北約八十公裏處大西洋海岸,是一條由數萬根大小不均的六邊形玄武岩石柱聚集成的一條綿延數公裏的堤道。

(3) 速度單位,一馬赫相當於一倍聲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