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顓頊

帝顓頊,號高陽氏,乃黃帝之孫,昌意之子,少昊之侄也。

【原文】 元年,土地東至於蟠木,西至於流沙,南至於交趾,北至於幽陵。顓頊靜淵以有謀,疏通而知事,動[1]靜[2]之物,大小之神,莫不砥[3]屬[4]。顓頊崩,玄囂之孫高辛立,是為帝嚳。

張居正講評:顓頊繼承了黃帝、少昊的治國方略,而又廣施仁政,四海之內的百姓都誠心歸附,因而在其剛即位的那一年國土就極其廣大了。東邊到海中的仙山蟠木;西邊到流沙地方,也就是今天甘肅河西走廊地區;南邊到交趾地方,也就是今天的越南北部一帶;北邊到幽陵地方,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北部一帶。顓頊的德行沉靜深遠而有謀略,疏暢通達而明白事物的道理,足以通達晝夜、陰陽、人神。於是人間的萬物,無論是有生命的,還是無生命的;神界的眾神,無論大小,都來歸附於他,於是顓頊便成了神人共同的君主。顓頊活了九十六歲,他死後少昊玄囂的孫子高辛繼任為君主,號為“帝嚳”。帝位不由顓頊的後人繼任,而由少昊之孫高辛繼任,那一定是因為高辛氏德行高潔,遠遠超出世人。

注釋:

[1] 動,是有生命的物體。

[2] 靜,是無生命的物體。

[3] 砥,是平定的意思。

[4] 屬,是服從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