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政治體製
24.城邦製
降落在公元前8世紀和前7世紀的希臘的曙光在希臘林立的城市上顯現。這些城市的起源和成長則將我們帶回到遙遠的史前時期。與東方國度裏大多數城市隻是房屋的集合不同,這裏的每一座城市都是一個高度發達的社會與政治有機體。每一個城市都是一個獨立的自治的社區,就像一個現代國家。它自行決定與其鄰居們的戰爭與和平,以及外交關係。其公民在任何其他城市裏都是異邦人。
根據希臘人的觀念,標準的城市必須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古希臘人在這方麵以及其他方麵全部應用德爾斐規則(Delphian Rule),即“凡事有度”(Measure in All Things)。亞裏士多德論證,城市的大小與植物、動物或船一樣都有限度。它應該足夠大,他繼續說,能夠“自給自足”,但不能大到不好管理。城市小到能夠使每一位公民認識所有他的同胞們,管理便是良好的。(20)
在大多數情況下,城邦是由一個有單獨城牆的城鎮,以及周邊環繞的耕種和放牧的土地構成的。然而,有時候城市不僅擁有中心城,而且還有大量的小區域。(21)因此,信史時代以來,雅典城包括了阿提卡地區在內的100個甚至更多的村莊和居住地,其中一些還是有城牆的小鎮。每一個村莊,從政治上講,都是雅典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們的居民就是在公民集會時享有投票權的雅典公民。但是阿提卡,必須牢記,是個例外。總之,希臘的行政區,在我們第一章裏已經列舉過,被分為或多或少的獨立城市。
城市圍牆內有各種各樣的公共建築物,例如廟宇、運動場和市場。很多城市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衛城,它如岩石般聳立,形成了當地的要塞。當這些城市的財富不斷地增加,文化不斷地發展,公共建築的數量、大小和壯觀程度都會不斷地提升。市場通常被壯麗的柱廊所環繞;衛城,現在獻給眾神,蓋滿了富麗堂皇的神廟;城牆之外,是精心設計製作的公共樹林、果園或花園,還有裝飾著各種各樣的柱廊或藝術紀念碑。
25.早期城邦的起源及基本要素
我們已經了解,最早的希臘城邦擁有一套非常複雜的結構。它是由很多社區而非個體組成,每個社區由很多具有親屬關係(真正的或名義上的)或共同崇拜的家庭緊密聯係在一起。這些基本單位(22)聚在一起成為更大的群體,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氏族或兄弟會。氏族上麵就是部落,部落之上就是城市,就像所有低級的聯盟擁有其共同的祭壇爐灶一樣,城市有公共會堂(Prytaneum),上麵有聖火,一直燃燒不息。
在史前時代把村落吸納成為一個更廣泛的城市聯盟的各種理由中,最突出的應該是出於共同防禦外敵、征服者的力量強大以及當地某些神祇的聲望的需要。其中的主要原因當然是促使他們在蠻荒和無政府主義時代團結起來的強大力量。幾個鄰近的村落社區聯合起來,在一些易守難攻的山頭建造要塞,在危險時刻,這些城堡就是一個公共的避難所。自然而然地,這個原始簡陋的要塞,成為經常供奉村中主神以及緊急情況下庇護村民的地方,最後成為了一個居住地的核心,隨後,隨著城市的形成,這個要塞就演變成為該地的衛城或者堡壘了。
構成希臘城市的幾個分級社團中,最小的就是宗族或家庭群,也是最重要的社會組織。這種群體的成員往往是擁有一個共同祖先的人們,他們把自己的祖先作為一種護衛神加以崇拜。城市建立之後,起初僅僅是這些宗族的成員才能成為公民,或參與大部分或部分公共事務的人。所有非宗族成員或者陌生人被警惕地排除在宗族、氏族、部落和城市的崇拜之外,也因此而被完全地排除在公民和政治權利之外,因為當時,世俗事務和宗教事務上並沒有明顯的區別。隻有那些崇拜同樣神祇的人才能成為同一個城市的公民。在經曆了一段較長的時間後,連接這些原始家庭群的紐帶變得更寬鬆了,因為隨著人們宗教觀念的改變,陌生人進入城市的道路也變得更寬闊了。這場偉大的革命在信史時代的開端就已經開始了。(23)
由克裏斯提尼(Cleisthenes)推行的雅典憲政改革(第92條),他把古阿提卡宗族的成員與這些社團中的非成員置於相同的政治基礎上。在羅馬,貴族和平民之間長期的痛苦鬥爭時期正是古代社會轉型的時期,這在希臘和意大利的所有城市中似乎都或早或晚地發生過。最終,財產和居住權,而非血緣和敬拜成為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的基礎。
26.城市政府
我們已經了解,《荷馬史詩》描繪的英雄時代更偏愛一種父權君主製的政府形式(第21條)。在信史時代的開端,這些亞加亞時代的父權君主製政府在幾乎所有的主要城市裏,都讓位於寡頭政治或貴族政治。這種具有宙斯血統的國王的權力已經轉移到了他的先前顧問團的貴族們手裏。在某些情況下,君主製被允許與國家出現的新權力同時存在,就像在英國一樣,古老的名義上的國王頭銜還在,但已經被剝奪了所有的實權,國王被允許站在新的真正的統治者——人民的一邊。因此,在斯巴達,舊的君主製度從未真正被廢除,盡管國王們——有兩位——的權力被剝奪到跟影子君主差不多。
希臘人的這次革命,讓寡頭政治代替了君主統治,其中過程比較模糊,我們也無須深究。我們僅僅需要了解這段時期內的史實,了解希臘諸多城市的政治權力已經轉移到了寡頭們的手中,也就是說,轉移到了城市中的主要家族手中,而城市便是由這些家族組成的宗族進一步形成的。這些寡頭們自私的、壓迫性的統治,乃至暴政,構成了那些最終走向民主的城市憲政史的開端。據我們所知,雅典內部曆史中最有趣且最有教益的部分,便是由原始宗族中地位較為低下的成員要求與貴族集團的成員平等地分享公共事務管理權的鬥爭。
27.城市對希臘曆史的影響
如果我們不了解希臘城市以及一個希臘人對城市的感情,就不能理解希臘的曆史。它是他為之生、為之死的祖國。從故鄉城市被流放,對他而言,是僅次於死亡的恐怖命運。希臘人對他們城市的熱愛,是那種等同於我們稱之為愛國主義的感情,隻不過,因為狹隘且因為宗教感情的原因,它更加強烈一些。
由於希臘人的這種強烈的城市情感而阻止他們聯合起來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直到在他們曆史的後期,在宗教觀念經曆了一次變革之後,他們自己也經曆過諸多的痛苦磨難後,他們終於認真嚐試著建立廣泛的政治聯盟。
然而,後來這些追求建立政治統一的努力都失敗了。因此,概括說來,希臘的曆史到最後,都變成了大量的獨立城邦之間永難解決的爭端以及緣於一千零一個因競爭、嫉妒及仇恨而來的小事件引起的戰爭而相互折騰、損耗對方。
但是,也正是因為這種獨特的環境,使得希臘城市的生活緊張刺激,進而使得希臘公民的各項才能發展得如此之完美。在古希臘的城市中產生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成為希臘留給後世的珍貴遺產。在古希臘廣場,那種渴望知識的氛圍,讓人類的天才像溫室的植物一樣被催著成長。古希臘的城市孕育了完美的藝術。城牆之內,雄辯術、文學、曆史以及哲學都發展到了極為完美的境地。簡而言之,我們稱為希臘文明的神奇創造正是城市開的花、結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