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奇跡的師徒—艾爾伯圖斯·麥格努斯和托馬斯·阿奎納
1193年,艾爾伯圖斯·麥格努斯生於多瑙河畔紐因堡公國的一個貴族家庭。在三十歲前,他的行為舉止一直非常遲鈍且愚笨,因此人人都很為他的未來擔憂。他非常年輕時就進入聖多明尼克修道院學習,但毫無進展的學業不止一次讓眾人陷入絕望,好在他生來意誌堅強,不肯輕言放棄。邁入中年後,他突然開竅了,沒有任何東西是他想學而學不來的。突然有了這樣的改變,簡直像是奇跡。人們認為且深信是聖母瑪利亞的垂憐實現了他渴望聰明且出名的願望。傳說聖母瑪利亞出現在這名絕望的男子麵前,詢問他想要選擇哲學之路還是神聖之道。他選擇了哲學,聖母帶著悲傷且溫柔的口吻,感歎他沒有選擇神聖之道,但仍舊成全了他,讓他成為當代最聰明的哲學家,同時也設下障礙:達到人生頂峰後,他將再度變得愚笨且無能。艾爾伯圖斯並沒有花時間反駁這個傳說,隻是全神貫注地做研究,而他的名聲也迅速傳遍歐洲。
1244年,著名的托馬斯·阿奎納拜他為師。許多關於他們兩人的離奇故事流傳開來。他們在潛心追求各種科學的同時,也沒有忘記堅持研究賢者之石與長生不老藥。盡管他們並沒有發現任何東西,但人們還是相信艾爾伯圖斯掌握了部分生命的秘密,甚至認為他可以在特定的星象下找出能讓銅雕像行動的方法。他在這項研究上花了很多時間,最終和托馬斯·阿奎納一起完成了。他們還賦予銅像說話的能力,並讓它擔任仆人的工作。這種功能非常實用,但因部分機械設計問題,銅像運作時常常發出讓他們倆不甚滿意的震顫聲。他們用了各種辦法修複都徒勞無功。某一天,當阿奎納在解某道數學問題時,被它的聲音惹得心煩氣躁,便拿錘子將它敲成了碎片。事後他非常懊悔自己的行為,而老師也責備他說哲學家不該讓憤怒支配意誌。即便如此,他們也沒有試圖讓雕像再動起來。
這樣的故事也凸顯了當時的觀念。那些試圖研究自然奧秘的人,都被視作魔法師。不難想象,當這些哲學家聲稱自己發現了長生不老藥或是可以帶來無限財富的紅色石頭時,更加深了大眾認為他們可以創造奇跡的想法。當時很多人認為艾爾伯圖斯可以改變四季的更迭,而且這件事比發現偉大的長生不老藥要來得簡單。艾爾伯圖斯非常想要一塊在科隆旁邊的土地,以建造修道院。那塊地的主人是荷蘭伯爵、羅馬國王威廉,他並不想賣這塊地。相傳,艾爾伯圖斯以非常特殊的方法獲得了此地:他邀請行經科隆的親王來做客,並為親王與大臣們準備了特殊的宴席。親王欣然接受。當時正值寒冬,萊茵河完全凍結,空氣冷冽,騎在馬上的騎兵們甚至得冒著腳被寒霜凍壞的風險。當抵達艾爾伯圖斯的房子時,他們大吃一驚,因為宴席設在戶外花園中,而桌邊的雪更是厚達好幾寸。親王在盛怒下重新跳上戰馬,但艾爾伯圖斯說服他在宴會桌旁坐了下來。一眨眼的工夫,烏雲散去——溫暖的太陽照耀大地,寒冷的北風突然改變方向,變成輕柔溫暖的南風。冰雪融化,雪水匯集成涓涓細流。樹梢長出翠綠的新芽,眾人腳邊落滿了花朵與果子。雲雀、夜鶯、畫眉、杜鵑與各種叫聲悅耳的鳴禽站在枝頭上放聲高歌。親王與他的隨從大感驚奇,於是他們愉快地享用晚餐,而對晚宴的回報就是艾爾伯圖斯得到了那塊建造修道院的地。然而,此時的艾爾伯圖斯還沒讓他們見識到自己的全部能力。晚宴結束後,他念了一句咒語,烏雲再度聚攏,雪花大片大片地落下,啁啾的鳥死去,葉子開始從樹上落下,寒冷的北風強勁地刮著。訪客們再度用厚厚的披風將自己包起來,並撤退到溫暖的屋內,在艾爾伯圖斯的廚房裏取暖。(6)
阿奎納和老師一樣,也能施展魔法。傳說他曾住在科隆的一條街上,那條街上整天都有馬夫在遛馬,阿奎納對永不停歇的嗒嗒馬蹄聲感到惱怒。他請求馬車夫將馬帶到其他不會吵到哲學家思考的地方,但馬車夫對他的請求置若罔聞。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隻能借助魔法的力量。他製作了銅質的金屬小馬,在上麵刻寫了特定的猶太神秘字符,並在子夜時分將其埋在大街上。隔天早晨,一批馬車夫如往常般拉著馬來到此處,但當馬一站到昨夜施法的地點上時,就高高抬起前蹄,劇烈掙紮,它們的鼻孔因為恐懼而大大地開合,鬃毛豎起,汗水從兩側流下。它們完全不聽指揮,不管馬夫如何訓斥或恐嚇,就是不願向前踏一步。第二天,情況不見改善,眾人隻好另覓遛馬的地方,而阿奎納得到了渴望的寧靜。
艾爾伯圖斯·麥格努斯於1259年擔任雷根斯堡的主教,但因主教的職務嚴重耽誤他進行哲學研究,四年後他便請辭了。1280年,艾爾伯圖斯逝世於科隆,享年八十七歲。聖多明尼克教派的作家們否認他曾找過賢者之石,但他關於礦物的學術論文則充分證明他這樣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