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這個時代沒有機會,是你沒有機會而已
一、野心和欲望
安徽這個地方很有意思,地處華東,卻總給人一種奇怪的感覺,有很多外資品牌一旦進入,就會崩潰。
在我負責安徽的市場之前,身邊很多人都告訴我:“你搞不定的。”
我此前隻負責過上海的市場,這次是被一個貴人扔到安徽市場去的。
這個貴人雖然是老板,但他平時脾氣好得很,都是被我“欺負”的。
在去安徽的前一天,我們一起吃年夜飯。
我和老板說好了,吃完飯,要聊一下安徽市場的事情,然後我就要“滾”過去了。
我不喝酒,就坐在旁邊的酒店大堂裏等他。左等不來,右等也不來,都快10點了,我給老板打電話,老板回酒店了。
我問老板是不是喝醉了,老板沒回答。喝醉的人的經典回答是“我沒醉”。
我開始聊,說我去安徽一定好好做,然後吹牛,我要是做不起來,就沒人能做得起來。
老板果然沒喝醉,清晰地知道我是在吹牛。
他聲音突然大了起來:“你要是做不起來,我會再安排人去,一定要把安徽做起來。”
然後,我就灰頭土臉地開車回家了。
雖然被罵了,但我很開心,因為老板有野心、欲望。對一個區域有雄心,不認(上屍下從),這種狀態不是每個人都有的。
有一次,我去接新來的財務總監。總監是個女性,原來是生命科學領域的,不懂診斷領域。
路上,她問我:“據說做醫療生意要招本地人,因為本地人更有優勢,是這樣嗎?”
我是個愣頭青,說話很少拐彎抹角,很直接地回答:“我不認為是這樣,我覺得單純靠關係的時代過去了。”
一個區域能不能做好,和區域負責人的態度、思考深度、執行度有強關係,和他的出生地即使有關係,也是一丁點兒的弱關係。
這不是我的推測,也不是我亂說的,而是我多年開發市場的經驗之談。
相對來說,醫療行業是一個非常公平的領域。
這是普通人通過自身努力實現跨越的領域。
關鍵是,你真的想要實現嗎?
很多人說想,其實一點都不想。“想不想”不是嘴上說的,而要看為此付出了什麽。
理想不能靠絢爛的口號來實現,我們必須為此付出代價。
我從某一年的1月份開始搭建經銷渠道,幾乎每個周六都把人集中起來培訓。滿屋子的人,都是陌生麵孔。
注意,是幾乎每周,這個狀態持續到了8月份。我兩手一鬆,大事已成,全年裝機任務完成,剩下的就看超額完成多少了。
其間,我遇到了各種困難。每一欠,我都可以光明正大地退縮,都可以做一個PPT匯報解釋一下,然後認輸。
但是我從來沒有退縮。我是來贏的,是來取得勝利的。
我這麽樂觀的人,左耳朵有兩三個月是嗡嗡作響的。
我以為自己耳鳴了,醫生一臉嚴肅地說:“你不是耳鳴,是抑鬱了。別出去了,多休息。”
這一年,我們新裝機25台左右,有4個對手。大家都是每年30台上下,平分秋色,這是我難以容忍的。
看過我文章的朋友知道我有一個執念:一個細分市場,我要50%,其他人隨意。
在所有品牌每年新裝機都是30台的時候,我說,我們要每年實現新裝機100台。
當時,所有人都認為我愛說大話,是個騙子。
但是最後,我說的大話實現了。
這幾年,安徽市場的這一細分領域,幾乎所有的增長都是靠我們,其他幾個品牌全部原地踏步。
二、公平
為什麽很多人帶不動團隊,管理不好區域,沒有很多人跟他走?
你沒有野心和欲望,沒有願景,沒有藍圖,餅畫得不夠大。我們都討厭畫大餅的領導,但沒有一個好領導是不畫餅的——這個餅畫完,就要去實現,要靠每一個小節點的勝利,不斷地前進,直至達到結果。
勝利是最好的團建,隻有勝利能讓所有人像打了雞血一樣一路跟你走。
大家跟著你是來發家致富的,而不是來跟你體驗生活磨難的。
所以,你也別欺騙大家。你要指明方向,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和所有人一起跑,一起奮鬥。
整個過程,你製定規則,也要遵守規則,無論親疏,保證公平。
有什麽就說什麽,別藏著掖著。你是來做業務的,又不是演宮廷劇。說一半留一半那種深沉,是典型的“沒有帝王的命,卻得了帝王的病”。
你追求的是效率,而不是完美,甚至有時候不一定是正確。
在正確和有用麵前,我更願意選擇有用,我痛恨一切正確卻無用的東西。
所有做業務的人,對世間的底層規律門兒清。你別和這些人說什麽大道理,也別想著去騙任何人。
這些人,骨子裏缺的不是錢,缺的是信任,是安全感。這些才是最稀缺的,誰能解決這個問題,誰就能完成統一戰線,誰就能團結絕大多數人,誰就能贏下市場。
晚上睡覺的時候,不妨問一下自己:我給自己和所有合作夥伴製定了什麽樣的規則,我帶頭執行了嗎?我執行得怎麽樣?經銷商為什麽會跟我走,即使我賣得貴,也會跟我走?
我有這個感慨,是因為我看到很多同行在執行規則的過程中跑偏了,被短期的利益所**,自絕於行業,最後眾叛親離,不得善終。
這幾年,總有一些經銷商被對手廠家折磨得死去活來,最後“棄暗投明”。我們每年都能撿到幾百萬元這樣的生意。
這實際上是戰略定力之間的PK。
你看得遠,就好好製定規則,遵守規則,讓所有人都感到公平、有安全感。
我在安徽簽過七八個經銷商,有幾個做得不好,關了四五個,但這幾個被關掉的,都繼續和我們做生意(簽約的是一級代理商,直接從廠家拿貨,背年度銷售指標,區域給授權。被關之後,是做二級代理商,簽一些散的單子,從一級代理商那邊拿貨)。
當不了一級代理商,大家好聚好散,毫無怨言。遇到合適的單子,他們還是首選我的產品,即使少賺點。
為什麽?
因為公平。他們對我的報單有安全感,覺得我不會亂來,不會上來就搶。搶別人的生意(比如,別人告訴你有個客戶想買一台10萬元的設備,來找廠家要授權。這個客戶你原來不知道,但是你騙他說你知道,不給他授權,自己去和這個客戶直接做生意了,這是一種搶。第二種搶生意的方式是對方代理你的產品,需要你每年給授權,才能繼續賺後麵耗材的錢,但是你第二年不授權給他了,而是授權給了自己熟悉的公司),爽不爽?當然爽。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這樣的惡魔,搶單一時爽,搶完之後就是火葬場。
大家都是理性人,這是所有經濟模型建立的基礎。
做生意要投入,但前提是有良好預期才敢投入。
你營造不好這個良好的預期,沒人會跟你走。
三、最大的壁壘是時間
某天中午,我帶著同事和三個經銷商老板吃飯。其間,我們回顧過去,對未來做規劃,對縣域醫院、民營醫院等新興市場提出了更大的目標。
看似激進,所有人要經曆更大的考驗,要麵對業績翻四倍的壓力,但大家都充滿信心,對更激進的目標沒有任何懷疑。
為什麽?因為這三個老板是這套打法最大的受益者。
在這個細分領域裏,再也沒有人會花好幾年去耐心培養一批新人,去深耕這個領域。
我們勝利的壁壘是什麽?
是這幾年的忍耐、深耕,是盯著一個目標不停地追逐。
培養一個好的銷售員要半年以上,培養一個好的售後工程師要1年以上,建立信心和樹立口碑要好幾年。不出意外,很少有人會有這麽大的決心幹這麽苦的事情了。
安徽16個市的市場,我們2021年至少帶出16支能打的團隊,然後我可以非常驕傲地說,這個細分市場的戰爭結束了。至少在生意的邏輯上,已經結束了。除了我們,沒有其他人能獲得最後的勝利。剩下的,就看我們是取得50%,還是70%的利潤,僅此而已。
前些天,有個朋友來家裏吃飯,嬉皮笑臉地對我說:“以後有什麽好工作,可一定要給我介紹介紹。”
我很嚴肅地說:“我們集團有一個總經理培養計劃,每年都招人,號稱是儲備總經理的,這個工作好嗎?
“這個麵試,要求應聘者是全球知名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畢業,必須是精英中的精英。麵試要過好多輪,一圈總經理坐著群麵。
“這樣的工作介紹給你,你能通過麵試嗎?你天天就知道出去玩,打遊戲。”
朋友不作聲了。
這個時代,風起雲湧。喊內卷的都是瞎扯,機會多得很,但你為此做了什麽準備?你願意付出什麽?你為5年乃至10年之後的人生做了哪些準備?
我們這一輩子,要麽賺的是選擇的錢,要麽賺的是時間的錢。
賺選擇的錢,你要有知識,會選擇,有能力、有資格去選;賺時間的錢,得把標的選好,然後持有,耐心等著就可以了。
這些事情,最大的壁壘是時間,考驗的是每個人對時間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