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矮人想到的
林 良
西方民間傳說中的“小矮人”是一種神奇的生靈。他們的身高隻有15厘米,還不如一支毛筆高。除了“小”以外,他們的生理構造跟人類幾乎完全一樣,而且比人類有更高的智慧。
傳說畢竟是傳說,它的特質是點點滴滴神奇莫測。但是在荷蘭冒出了兩個有高度創作力的人,他們認真地對這種奇異的“民族”做了一番徹底的研究,前後用去了二十年光陰。這兩個人,一個是本書的畫家“瑞安·普特伍裏葉”,另外一個是科學讀物作家“威爾·海根”。他們是一對好朋友,一個貢獻繪畫的才能,另一個貢獻科學的知識。整個事情好像是一場玩笑,但是那賞心悅目的圖畫、那頭頭是道的知識,會使你讀完本書以後,不得不承認你剛剛接受過一番美育的陶冶和科學的洗禮。這就是這本書的價值所在和值得珍藏的原因。
讀者翻開這本書,隻要認真讀下去,就可能有兩種情況發生,而且必定會遭遇其中之一。
第一種情況是,他以為他讀的是一本科學讀物、一篇研究報告,後來才發現他進入了一個童話迷宮。
第二種情況是,他以為他讀的是一本極富想象力的童話,後來竟發現他已經學會了科學家觀察事物的態度、觀點和立場。
這一對創作力豐富的朋友,在這本書中除了以繪畫技巧和科學知識相互輝映之外,還有一個共同的才能—文學的才能。這一點可以從書中處處閃耀著迷人光芒的細節想象,以及貫穿全書的風趣機智的語言風格中感受出來。
說到這本書的成就,我們可以肯定地說,他們那二十年的時光並不是白費的。這本不尋常的書,一點一滴,都是心血!
非常愉快的是,這對朋友還提供了本書最後兩篇優美的散文。他們借“小矮人”的口,以“小矮人”的觀點,對我們人類做了不客氣的批評,列舉了人類的種種缺失。例如精神生活的空虛、對天才的忽視、沉溺於屠殺、人口壓力、環境汙染、資源浪費、對大自然均衡的破壞、抹殺其他物類的生存權利,以及過度迷戀物質文明,造成天賦敏銳官能的遲鈍、遲化,等等。難怪文中的“小矮人”要為人類的愚蠢大搖其頭,指出人類如果想尋回幸福,隻有不再叛離宇宙的大社會,重新和大自然結合在一起。
讀完這本書,我們會情不自禁地思考,是什麽吸引我如此高度集中精力讀完了整本書而不覺厭倦?在這些文字和圖畫中,究竟藏了些什麽?問題的答案隻有兩個字:“人性”!
藝術的精神在人性,藝術的感染力也在人性,藝術的成功還在人性,藝術的奧秘非人性莫屬!一本書之所以能使你渾然忘我,是因為它在精神上和你天人合一。本書的每一頁,無論是圖畫還是文字,處處都是刻畫人性的筆觸。你的“著迷”,原因就在這裏。
也許你會麵含滿足的笑容,用種種方式來形容這本書:這是一本杜撰的書,酷似一份編造的研究報告,亦莊亦諧、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但是你真正要說的,實在隻有一句嚴肅的話:“這是一本傑出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