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性榮譽

對於兩性榮譽和它的規則,我們需要多多加以關注和研究。關於這一話題我所講的,恰恰證明了所有這些榮譽都是以切身利益為基礎的。本質上,兩性榮譽可以劃分為兩類,即女性榮譽和男性榮譽,兩者都有各自的群體精神。其中,女性榮譽相對於男性榮譽更為重要,因為女人與男人的交往在女人的生活中占據更重要的位置。

女性榮譽認為,女人在少女時期從未把自己給予過一個男人,而成為妻子後,就隻屬於她的丈夫。這種看法是基於以下觀點產生的:女人在一生之中幾乎事事都要依賴男人,而男人隻在某一方麵依賴女人。這就需要有一種維護女人利益的安排,即讓男人在從女人那裏得到某一樣東西之後承擔起照顧妻兒的責任。而這個安排需要女人團結在一起來對付她們共同的敵人——男人。因為男人通過得之於自然的優越身體和思想力量占有了人世間所有的好處,比如優秀的體型和智商,而女人隻能通過征服和占有男人來享有這些美好,所以她們就得統一陣線站在一起。為了實現目標,女性榮譽的規則中有一條是必須遵守的:為了讓男人俯首稱臣,除非締結婚姻,否則絕不把自己交給任何男人。

這種安排是整個女性群體必須遵守,而且還要嚴格遵守的。事實上,不管什麽地方的女人都在小心翼翼地維護著這種集體的精神。一旦違反,就相當於和整個女性團體作對,會遭到大家的抵製和驅趕,因為她這樣的行為一旦普及,會危及女性的整體利益。

破壞了規則的女人就喪失了榮譽,其他女人會把她當成瘟疫一樣躲避。因通奸而離婚的女人也會有同樣的命運,因為這樣的女人沒有了用來征服男人的能力。這種違背契約的行為也會造成其他男人對簽訂婚姻契約產生猶豫,因而會損害所有女人的集體利益。一個女人破壞了契約,其行為中摻雜著欺騙和背叛,結果就是喪失女性榮譽和公民榮譽。因此,比起少女的恥辱,我們更看重妻子的恥辱,因為失足的少女還可以通過結婚來恢複榮譽,而失足的妻子是沒有辦法拯救的。

人們認為,集體精神是女性榮譽的基礎,對於女性利益是有益且必要的,是經過深思熟慮和至關重要的。然而,這種集體精神的價值是相對而言的,並不能勝過生命本身的價值。我們要警惕許多人都容易犯的毛病:過分誇大女性榮譽,舍本逐末,忽視了生命的最終目的。

過分誇大女性榮譽就是在宣揚兩性榮譽有絕對價值,實際上它隻有相對價值。從托馬修斯的《論情婦》中可看出,直到馬丁·路德實施宗教改革,在各個國家中,納妾是被法律許可和承認的,這對女性榮譽沒有傷害。更有人宣稱,女性榮譽隻不過是傳統上的約定而已。不過有一些國家,特別是信奉天主教的國家,不允許離婚這種事。在我看來,對於統治者來說,擁有情婦比起締結不相匹配的婚姻,是更加合乎道德的。一旦不匹配的婚姻締結而成,生出的子女就可能在合法繼承人死後要求繼承王位,就很有可能引起內戰。而且,這種不匹配的婚姻不考慮所有外部條件,是對女人和牧師的妥協退讓,而人們恰恰對這兩類不想妥協。一個國家中的所有男人都有權利自由地選擇妻子,隻有可憐的王子除外,因為王子是屬於國家的,他的婚姻也要顧及國家的利益。然而,除了是王子,他還是一個人,作為人,他應該遵循自己的天性。在這方麵,禁錮王子擁有情婦完全是不公平的事。當然,這就需要有一個前提:情婦不要對國家和政府過多地做出幹涉。

從情婦的角度來看,她不受兩性榮譽一般規則的約束,因為她隻是把自己給予了愛她的人,雖然她也愛他,但是兩人不能結婚。女性榮譽規則一般來說並非出自本性,許多喪失生命的案例都表明了這一點,例如嬰兒被殺和母親自盡等。實際上,一個女人對整個女性群體效忠隻是一種默契的約定,沒有過宣誓。因此,在多數情況下,讓女人不幸的不是她的錯誤,而是她的愚蠢。

與其對應的男性榮譽,則來源於前麵談論的女性榮譽。女性的團體精神促使男人被女人征服,讓出自己的權益給女人。這就需要男人在與女人的婚姻中小心謹慎,保證婚姻具有拘束力,即使放棄一切,也要最低限度地保留住他的所有物——妻子。男人如果對女人破壞婚姻的行為選擇寬容,也會遭到其他男人的恥笑。

不過這種遭受恥笑和女人失掉榮譽不同,沒有女人喪失榮譽造成的汙點那樣不堪,因為兩性關係比起男人人生中的其他事情是次要的,因此女人破壞婚姻給男人帶來的恥辱,遠遠不如女人喪失榮譽帶來的恥辱大。

有兩位戲劇詩人分別創作過兩部偉大的戲劇:莎士比亞的《奧賽羅》和《冬天的故事》以及西班牙劇作家卡爾德隆的《醫生的榮譽》和《以牙還牙》。確切地說,男性榮譽要求隻對女人而不是女人的情人進行懲處,這也證明了男性榮譽從男性的團隊精神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