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需要從以下幾個重要方麵入手
有位心理學家考問學生:“如果讓你們選擇識人的方法,你們認為應該如何更準確地識別一個人呢?”
有的學生回答說:“看外貌和服裝。”
心理學家笑著說:“外貌和服裝的確能夠反映出一個人的個性,可是在生活中也會存在雙胞胎,這些雙胞胎長得一模一樣,穿的也一模一樣,可是長大後卻性格迥異。”
有的學生說:“看他們的態度怎麽樣。”
心理學家笑著說:“一個人為人處事的態度的確可以反映出他的想法,但是不同的時間段,人們的態度或許也會不同。”
學生們問道:“那麽老師覺得應該從哪些方麵來判定一個人呢?”
心理學家回答說:“興趣、價值觀、能力、性格。”
心理學家所提倡的這些內容,同樣可以作為日常生活的識人標準:
——興趣
興趣大致可以分為6個大類:現實型(比如喜歡做飯);研究型(比如喜歡看一些專業領域方麵的書);藝術型(比如喜歡表演);企業家型(比如喜歡風險投資);社會型(比如喜歡社交活動);常規型(比如喜歡常規生活模式)。這裏談到的興趣並不是個人正在從事的工作,而是發自內心的喜歡。
挖掘他人興趣的主要目的是尋找共同話題。有些人會直接詢問對方“你的興趣愛好是什麽”,如果對方回答說“沒什麽興趣愛好”,那麽可能隻是一個借口,對方不想交流;或者對方對談話不信任,因此有意隱藏自己的愛好,或者擔心自己的愛好被人貶低;又或者對方真的沒有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如果對方回答出一個框架性的興趣,喜歡看書,喜歡運動,喜歡享用美食。這個時候提問者可以追問相關的細節情況,比如喜歡什麽類型的書籍,什麽類別的運動,什麽種類的美食。對方如果含糊其辭,說不出一個具體的項目,證明他之前的回答隻是一句敷衍。如果對方做出了確切的回答,而且還很高興,很投入,表明了對方自我認知水平比較高。
總的來說,通過他人的回答,人們可以了解到對方是否有交流的欲望,是否足夠自信,是否有足夠高的自我認知水平,是否對人生感到迷茫,是否有足夠的意誌力。
——價值觀
價值觀是個人對客觀事物及對自己的行為結果的評價,包括意義、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評價,通過這種評價,人們會判斷什麽是好的,什麽是應該做的,同時可以推動並指引個人采取決定和行動的原則、標準,總而言之,它是個人心理結構的核心因素之一。在生活中,人們對於工作、朋友、家庭、愛情的價值觀都不一樣。
比如在工作方麵,價值觀表現為大家對社會貢獻、收入、聲望、榮譽、穩定、多樣化、休閑的追求。不同的工作價值觀,往往會有不同的工作追求和工作狀態。
在家庭和婚姻方麵也是如此,有的人傾向於追求愛情(美貌與性的吸引,人格互補或者相似的吸引),有的人傾向於利益滿足(學曆、財富、社會地位和社會關係為基礎的愛情),有的人傾向於建設性的家庭生活(踏踏實實生活,勤勤懇懇工作,注重立業和孩子教育),有的人傾向於打造幸福溫馨的家庭,有的人則害怕和排斥組建家庭。
不同的家庭和婚姻選擇,往往體現出了個人的性格,體現出了個人對家庭生活尤其是婚姻生活的看法。
——能力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能力,每個人都在某個方麵具有特定的優勢,這些優勢和能力也能夠反映在個人的言行舉止當中,而言行舉止又會反映出個人的心理狀況。
能力的範疇很廣,如果進行劃分的話,往往可以分為溝通能力、執行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研發能力、批判思維、領導力、創造力、接受能力、閱讀能力等,而最重要的一種能力或許是元認知能力。
“元認知”是一個人對自己思維活動和學習活動的認知和監控,它傾向於自我審視,且主要針對自己的思想、思考模式進行審視,可以說是對認知的一種認知。比如某人在工作中這樣說——“我製訂了一份新的項目方案”,這是認知活動,而針對工作的元認知就是“我要認真思考一下這個項目方案是否正確,是否可以執行”。簡單來說,元認知就是人們產生某種想法後能夠跳出來觀察和審核自己的想法,審核這些想法是否合理、是否正確。
元認知包含了兩個主要方麵的內容:元認知知識、元認知控製(元認知自我調節控製)。其中元認知知識包括對自我的認識,對工作任務的認識,對學習策略和方法的認識,了解元認識知識之後,就要進行元認知控製,調整不合理的地方。
一般來說,整個元認知控製的流程為:大腦分析相關信息——製訂相應的工作計劃,尤其是重點製訂工作目標和實現目標的策略——對整個計劃的實施進行監控。
對於他人能力的窺測,有助於了解對方的為人,並以此來對應對方的言行舉止,從而分析出對方是否真的名副其實,低調謙卑,或者是誇大其詞。
——性格
性格是一個人身上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有關性格的分類和劃分有好多種,但是一些心理學家會按照維度進行劃分,比如外向型和內向型、隨和型和嚴苛型、盡責型和無組織無紀律型、情緒穩定型和情緒容易波動型、智力型與愚笨型,這幾種不同的維度劃分往往可以體現出個人不同的行為模式。
可是性格往往不是唯一的,不同的性格往往可以組合成新的性格模式,比如外向型+情緒穩定型的性格,通常更容易帶來幸福感;外向型+無組織無紀律型的性格組合,常常引發一些難以自控的社交行為,比如飯局上的酗酒行為,公路上的賽車行為,會議上隨意插嘴的行為;盡責型+情緒穩定型的性格組合,則會產生更好的工作狀態和出色的業績。反過來說,不同的生活表現和工作表現能夠反映出個人的性格特征。
除此之外,有的人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麵看人,包括性格(能力型、完善型、活躍型、平穩型四大類)、人性(性善與性惡)、需要(馬斯洛需求層次)。無論是哪一種劃分方式,本質都是對個性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