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濱落潮
去金澤看牡丹,回來時,到野島一遊。從野島到夏島徑直有四裏長的沙岸,上麵有許多拾貝的人。對於這一帶的農婦漁女來說,這裏的沙灘正是她們衣食的來源地。從老太太到五六歲的小女孩,一律頂著頭巾,攀著紅衣帶,光著腳,一副短腰窄袖的打扮。她們右手握著鐵鏟翻沙子,左手靈巧地拾掇掘出的海貝。有的在一尺多長的竹筷子上綁著尖利的東西,在沙灘上挖洞,掏取馬刀貝。得到的有吹鹽貝、蛤蜊,最多的是文蛤、海螺、馬刀、馬珂等。有時,海蟹和對蝦也鑽到沙子下麵,這些挖到的也不少。吹鹽貝,顧名思義,當你掘出它來時,便會噴出一口鹹水,露出可憎的樣子,似乎在嘲弄你。馬刀貝見到洞穴,一下子紮進去就逃得不知去向了。對蝦呢,退潮時來不及逃遁,就鑽進沙子,想做倔強的隱士,一旦被挖出來,就乖乖地當了俘虜,像出家的和尚似的,模樣實在可笑。
放眼遠望,沙灘恰好形成一個大圓盤,周圍的碧海猶如翠帶纏繞。蒼碧的遠山為大海鑲上一條藍邊。圓盤上覆蓋著淡紫的細沙,隨處都有落潮時殘留的水窩,清淺不足以濡濕腳踵。小蟹奮跑,小魚競遊,到處可以聽到撲哧撲哧的響聲。那是小蟹在低語嗎?那是沙在同太陽談話嗎?靜觀大沙盤上,拾貝的人點點如蟻,或俯或伏,或弓或屈,像螃蟹一樣掘著沙石,紫沙簌簌地被翻撿一遍,蓋上了黑黑的一層。有的唱歌,有的沉默。遠的呼喊,近的低語。不時有人站起來伸展一下腰肢。拾貝隊伍的先頭,越過沙盤,越過如帶的大海,直抵白雲悠悠的藍天。
多麽嫻靜的景致!海,遠而細,帆亦細;山渺而碧,雲亦碧。數百名男女老幼群集沙灘之上,翻沙拾貝,愉快地勞作著,地上隨處擺著木桶、竹筐等容器。山影靜臥在沙灘岸的水窪裏,一切都沉浸於融融的春光之中。一旦再次滿潮的時候,或肩筐、或握鏟、或背簍、或拎桶,紛然而歸。“還在拾嗎?”有人高聲呼喊。“危險,漲潮啦!”有人提醒著孩子。晚來的人仍然無動於衷,汲汲不怠。
不一會兒,海潮從四方湧來,開始向沙盤進襲了,如帶的海水漸次擴展,最先衝擊著沙盤中央采貝人的雙腳,繼而將人們一個個驅趕上岸。沙浸人退,潮奔海湧。淡紫的沙盤眼看著縮小了,一小時過後,再也不見沙岸的影子。大海漫漫,漲到我的腳邊,海水**起了雪白的浪花。帆影悠悠,怡然自樂。
四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