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的製約

·1

問:哇,生活就是一種選擇,這是多麽激動人心啊!可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選擇聽從內心的渴望的,他們受到各種環境的製約,不得已維持著現狀。

答:噢,你說的是實情,大部分人在埋怨生不逢時,自己的狀況都是別人或環境造成的。家庭、知識、相貌、人脈、技能等,這一切都對你形成了製約。你指責別人、抱怨社會,你選擇成為這樣一個人,選擇讓自己成為一個無能為力的受害者。所以你就受到了傷害,從而對現狀不滿,你不知道是你自己選擇了它。

問:那是什麽製約著我們的選擇呢?

答:是你過去的思維製約著你的選擇,是你的信念、

觀念影響著你的思維。

問:信念、觀念又是什麽?它如何控製我們的思維?

答:信念和觀念就是你對自身及事件相信的是什麽,它們的差別隻是相信的程度不同而已。

信念是一種確信,觀念是一種相信,觀點是在某一時段的認識,隨時會變,你的思維判斷就是依據這些做出正確與否的選擇。

問:我明白了,如果我的觀念是不對的,那麽依據它做出的選擇也都會是錯的。

答:應該這麽說,如果你的觀念對你實現想要的生活沒有益處,那麽它對你來說就是錯的。觀念是不分對錯的,關鍵就是看它是否對你的生活目標有幫助。

問:既然是信念、觀念製約了我們的思維,那為什麽不把有益於我們的觀念裝進腦袋,反而任憑無益的觀念控製著自己呢?好像大部分人並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答:能問出這樣的問題就是改變的開始。大部分人並未意識到自己需要做出改變,更未意識到是觀念在無聲無息地支配著自己。當你向自身找原因時,改變就開始了。

當你向內看時,你就走上了正確的道路,內在決定外在,認識自己就由此拉開了序幕,一切都由認識自己開始。

·2

問:是的,認識自己可不容易,這是曆代哲學家都追問的課題。

答:我們的誕生,自有其價值。而你的角色是誰,由你自己選擇。你選擇的能力取決於你對自己的了解。你是誰?你能幹什麽,有多大能力,最喜歡什麽?在你還沒有有效認識自己之前,你做出的選擇是極富局限性的,甚至隻能帶來痛苦。這就像一個人把貨物裝上汽車,然後找來一根繩子拴在車頭上用力拉。我們很多人就這樣辛辛苦苦地走完了一生,沒有找到自己的引擎。自己的本質是什麽?先放慢你的腳步,認識你自己,才能有效地使用自己。

·3

問:我如何替換我的觀念、信念?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有什麽樣的信念和觀念,如何找出它們並檢驗它對我是有益還是無益的呢?

答:所以,第一步就是找出阻礙你達到想要目標的信念或觀念。舉一個例子,比如說你想找一個溫柔善良的女朋友。

問:你怎麽知道的?我就是想找一個這樣的女朋友。

答:我不知道,但這是大部分人的選擇。我猜你沒有達到目標,反而是找了一個性格與此相反的女朋友,對不對?

問:全讓你猜中了。

答:這就是發生在大部分人身上的事,它不會按照你的目標來,但它一定會按照你的信念來。

問:那麽,到底是什麽觀念導致的呢?

答:為了挖掘出你對婚姻的觀念,你需要問自己:我對男婚女嫁有什麽想法?是否有門當戶對的傳統觀念?是否有什麽樣的女人該找一個什麽樣的男人的般配觀念?以自身的條件該找一個怎樣的才算般配呢?你覺得自己配得上一個溫柔善良的伴侶嗎?你自己是善良的嗎?誠實地回答,你覺得這種可能性有多大?

問:說實在的,我是覺得機會不大,現在的女人都是勢利眼、太現實,以我的條件,不太可能找到自己心儀的女孩。

答:所以呢,你就找到了你所認為的勢利眼、現實、罵你是無用的大笨蛋的女朋友,對不對?

問:……

答:當然了,有的女人會這樣說:“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或者“男人有錢就變壞”。有這樣觀念的女人也不會找到一個忠誠體貼的老公。

你的觀念、信念,你所相信的決定了你會選擇的。如果你有幸選擇了一個你想要的,你也會製造一些事端然後與之分道揚鑣,以便符合你的觀念。你總是會在現實中求證自己相信的東西。“你看,我說得沒錯吧,男人就是沒有一個好東西。”“我就知道女人太過現實,你看,我的女友去傍大款了。”然後,就是把自己關起來,痛恨社會,指責別人。告訴別人“我被傷害了,我是無辜的”,以此來賺取別人一點同情的目光。

人有各種各樣的觀念,它們製約著你的思維,限製著你的選擇,支配著你的行動,決定著你的結果。靜下心來問自己:是什麽原因導致了這樣的結果呢?往自身找,就能找到答案。

·4

問:如何改變這些信念呢?

答:你之所以相信它們是“真理”,是因為你有充分的證據和理由。問你一個問題,你相信有神嗎?

問:不信。

答:為什麽?

問:虛無縹緲的東西,人編出來的吧?怎麽會有人相信這個?

答:你不相信有神是因為你沒有相信它的證據和理由。對於一個相信神的信徒來說,他就有充分的證據和理由。持有完全不同信仰的人,他們之間可能會產生難以逾越的鴻溝——種族歧視、宗教戰爭就是這樣發生的。

所以,改變信念或觀念的第一步就是質疑原有觀念的證據。第二步是給新觀念提供證據和充分理由。

問:請舉例說明。

答:回到前一個問題,請問:女人都是勢利眼嗎?請你重新考慮,都是嗎?沒有一個不是的嗎?

問:哇,你這是摳字眼,我的意思是大部分是。

答:大部分?大部分是多少?

問:一多半。

答:再具體一點。

問:好吧,60%。

答:你怎麽確定這個數字的?

問:估計出來的,你偏要我說得具體點,大概就這樣了。

答:為什麽你會估計出來這樣一個數字,有什麽憑證嗎?

問:大部分人都這麽說,這個社會就是這樣子。

答:大部分人說?你聽幾個人這樣說過?具體點。

問:幾個朋友。

答:幾個?

問:三五個吧。

答:三五個人就是大部分人嗎?

問:還有很多人也這麽看。

答:你怎麽會知道很多人也這麽看?你又沒問過他們,你能100%確定他們會跟你觀念一致嗎?而且,你確定他們的觀點一定是正確的嗎?

問:我談了幾個女朋友,她們都是如此,這還不能夠證明嗎?

答:幾個?

問:又來了,好吧,三個。

答:三個就證明女人都是勢利眼,你不覺得太武斷了嗎?

問:也許是……可是……

答:現在,你的結論是——據我了解,三個女人是勢利眼,而不是都是或大部分是。即使是這三個女人也不一定都是勢利眼,你真的能確定嗎?有沒有可能不是,或者原因出在自己身上,你誤解了她們。那麽,你現在還認為女人都是勢利眼嗎?

問:極少數個別人吧。

答:對了,支撐觀念的一些證據大部分都是不可信的,隻要挖掘出來,你的觀念就崩潰了。大部分人都容易犯以偏概全這樣的錯誤。

·5

問:當初我為什麽會相信這個觀念是正確的呢?

答:這是人保護自我的一種本能。你相信它是因為你認為它會起到保護你的作用。在你受到一次又一次的傷害後,你就啟動了自我保護機製,形成了對這種事的看法。你就用這種看法去判斷這種事,繼而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這是這種看法給你帶來的相應的結果。也就是說,這種“保護機製”起不到保護作用,反而會加重傷害。

問:第二步,如何植入帶來想要的結果的信念?

答:“與我接觸的每個女人都溫柔善良”,你可以這樣想,並在現實生活中去發現這一點。注意力等於事實,隻要你這樣去觀察,就會發現有越來越多溫柔善良的女人來到你身邊。為什麽呢?因為你就是善良的,善良的人隻會跟善良的人接觸,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越發現這一點,就越相信這一觀念:與我接觸的每個女人都是溫柔善良的。你越相信這一點,就越發現這個事實,新一輪的正麵循環又開始了。那時候,你選擇誰都是你的夢想成真。

問:噢,就是用行動在生活中發現證據,鞏固信念。

答:不錯,無論我們尋找什麽,都能找到,我們的信念在哪兒,哪兒就是事實。

我們有各種各樣的信念與觀念,但大都對我們無益,甚至有害,我們要麽不知道它們的存在,要麽知道了也改變不了。就是因為它曾經是我們的“保護神”,一經相信就不再懷疑。它對我們的目標產生障礙,給我們的人生帶來痛苦。你的自由、你選擇的自由從認清它們的真麵目開始,現在,是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