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輯 人生總有失意的時候,不要怕 用沸水沏出自己的人生芳香
人生之路,一帆風順者少,曲折坎坷者多,成功是由無數次的挫折堆積而成的。但挫折和失敗對人畢竟是一種“負性刺激”,總會使人不愉快、沮喪、自卑,因此,如何麵對挫折、如何自我解脫就成為戰勝脆弱、走向成功的關鍵。
正如羅曼·羅蘭所說:“痛苦是一把犁,它一麵犁破了你的心,一麵掘開了生命的新起源。”不知苦痛,怎能體會到快樂?痛苦就像一枚青青的橄欖,品嚐後才知其甘甜,但品嚐需要勇氣。
一個屢屢失意的年輕人千裏迢迢來到普濟寺,慕名尋到老僧釋圓,沮喪地對釋圓說:“像我這樣屢屢失意的人,活著也是苟且,有什麽用呢?”
釋圓靜靜地聽著年輕人歎息和絮叨,什麽也不說,隻是吩咐小和尚:“施主遠道而來,燒一壺溫水送過來。”
少頃,小和尚送來一壺溫水,釋圓抓了一把茶葉放進杯子裏,然後用溫水沏了,放在年輕人麵前的茶幾上,微微一笑說:“施主,請用茶!”
年輕人俯身看看杯子,隻見杯子裏微微地飄出幾縷水汽,那些茶葉靜靜地浮著。年輕人不解地詢問釋圓:“貴寺怎麽用溫水衝茶?”
釋圓微笑不語,隻是示意年輕人說:“施主,請用茶吧。”年輕人隻好端著杯子,輕輕呷了兩口。
釋圓說:“請問施主,這茶可香?”
年輕人搖搖頭說:“這是什麽茶?一點茶香也沒有呀。”
釋圓笑笑說:“這是福建的名茶鐵觀音啊,怎麽會沒有茶香?”
年輕人聽說是上乘的鐵觀音,又忙端起杯子呷兩口,再細細品味,還是放下杯子說:“真的沒有一絲茶香。”
老僧釋圓微微一笑,吩咐門外的小和尚:“再燒一壺沸水送過來。”
少頃,小和尚便提來一壺吱吱吐著濃濃白氣的沸水,釋圓起身,又沏了一杯茶。年輕人俯身去看杯子裏的茶,隻見那些茶葉在杯子裏上上下下地沉浮,隨著茶葉的沉浮,一絲清香便從杯裏嫋嫋地逸出來。
嗅著那清清的茶香,年輕人禁不住去端那杯子,釋圓忙微微一笑說:“施主稍候。”說著便提起水壺朝杯子裏又注了一縷沸水。年輕人見那些茶葉上上下下、沉沉浮浮得更厲害了,同時,一縷更醇更醉人的茶香嫋嫋地升騰,在禪房裏彌漫。
釋圓如是注了五次水,杯子終於滿了,那綠綠的一杯茶水,沁得滿屋津津生香。釋圓笑著問道:“施主可知道同是鐵觀音,為什麽茶味迥異嗎?”
年輕人思忖了一下說:“一杯用溫水衝沏,一杯用沸水衝沏,用水不同吧。”
釋圓笑笑說:“用水不同,則茶葉的沉浮就不同。用溫水沏的茶,茶葉就輕輕地浮在水之上,沒有沉浮,茶葉怎麽會散逸它的清香呢?而用沸水衝沏的茶,衝沏了一次又一次,浮了又沉,沉了又浮,沉沉浮浮,茶葉就釋出了它春雨般的清幽,夏陽似的熾烈,秋風似的醇厚,冬霜似的清冽。世間芸芸眾生,又何嚐不是茶呢?那些不經風雨的人,平平靜靜地生活,就像溫水沏的淡茶平靜地懸浮著,彌漫不出其生命和智慧的清香。而那些櫛風沐雨、飽經滄桑的人,坎坷和不幸一次又一次襲擊他們;他們就像被沸水沏了一次又一次的茶,在風風雨雨的歲月中沉沉浮浮,溢出了他們生命的一縷縷清香。”
因此,我們應該具有迎接挫折的心理準備。世界充滿了成功的機遇,也充滿了失敗的可能。所以要不斷提高自我應付挫折與幹擾的能力,調整自己,增強社會適應力,堅信失敗乃成功之母。若每次失敗之後都能有所“領悟”,把每一次失敗當作成功的前奏,那麽就能變消極為積極。
磨煉、挫折、掙紮,這些都是人成長必經的過程,欲速則不達。
人生必須背負重擔一步一步慢慢地走,穩穩地走,這樣總有一天,你會發現自己是那個走得最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