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煎餅的清華男
聽說過“3D煎餅打印機”嗎?它是一套載有3D打印係統的煎餅機器,可以將在電腦或者手機上繪製的圖案按照一定的流程攤成煎餅。生產這款打印機的“小飛俠”公司,兩位CEO分別是清華畢業生吳一黎和施侃樂。
吳一黎,是中國計算機軟件專業第一屆麵向高考招生的學生,他的人生格言是“用創業注解青春”。畢業後,他先是去了甲骨文公司,工作了三年後,他不再滿足於這樣中規中矩的生活,毅然辭職,做了一個問答網站和一個團購網站。2010年,正好趕上團購網站的“燒錢大戰”,吳一黎沒有逃脫資金鏈斷裂的厄運,第一次創業失敗了。
隨後,吳一黎去IBM負責大中華區電子商務業務軟件銷售等業務,年薪超過百萬。生活富足,日子安穩,但吳一黎內心深處一直有個聲音,那就是自己創業。三年後,他覺得應該再給自己一個機會,再次選擇辭職創業。在妻子的支持下,他專門去學習了攤煎餅技術,籌集資金,在北京開了一家“食好運”煎餅店。
一個8平方米的房子裏,40多攝氏度的高溫,沒有電扇,拖地時一彎腰汗水如雨而下,每天有忙不完的雜事兒要處理。創業初期的困難很多,吳一黎都一一克服了。他踏實地經營著煎餅店,根據每日不同時段、季節乃至店麵開設地點等綜合考量而研發出特色小吃及飲品,他開發出的煎餅健康營養、深受大眾歡迎。一張簡單的煎餅做出了“博士”水平,一年內開了4家分店,每家店都人氣爆棚。
一次同學聚會,吳一黎見到了提供3D打印設備與服務的“清軟海芯”的老總,同時也是他的同學——施侃樂。施侃樂在聚會時說的一句玩笑話——“用3D打印來做煎餅吧”,點燃了兩個團隊的合作創業熱情。“食好運”和“清軟海芯”合資組建了北京小飛俠科技有限公司,在他們的團隊裏,竟然有16名清華畢業生。
新公司成立後,把側重點放在了3D打印平台的構建上,他們想讓3D打印機智能化、傻瓜式,三歲小孩都能用。基於這個定位,他們製造第一台3D煎餅打印機的想法很快進入研發階段。由於煎餅機放大了3D打印研發過程中遇到的複雜流體成型問題,煎餅機不再是單純的煎餅機。它的研發遇到很多困難,但他們沒有氣餒,而是以清華大學嚴肅、努力、把問題解決到極致的精神去麵對。
在硬件上,施侃樂和他的團隊前後更新過4次,在軟件程序上,他們更是修改了無數次參數。“為了打印一張茶杯墊形的煎餅,總共打了超過一萬根線條,才打出均勻的可控製的線條。”據施侃樂介紹,僅僅是融合煎餅打印的部分代碼就耗費他們團隊半年多的時間。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第一台3D煎餅打印機誕生了,打印一張煎餅最快隻需2分鍾,最慢5分鍾。一個人憑手工最多能同時攤張餅。但是用3D煎餅打印機,一個人可以同時照看20台機器。使用3D打印技術,第一次把煎餅這種古老食品的製作由人變成了機器。3D打印的煎餅還力求在口感上也做到獨特。“我們的原料選用的是純牛奶、雞蛋、黃油、蛋糕粉,沒有一滴水。”吳一黎介紹說,“為了聲譽,我們會要求購買商的食材也要達到這個標準。”
3D打印的煎餅自麵世起,受到顧客的熱烈歡迎。3D打印的煎餅不僅新鮮有趣,還能夠調節人們的心情。有一個小男孩不喜歡吃早餐,他的爸爸用3D打印機打印出他喜歡的塗鴉圖案,結果他很開心地吃掉了煎餅;戀愛中的情侶難免鬧情緒,女朋友生氣了,男朋友就打印一個有自己頭像的煎餅,並配上“對不起”的字樣送上門去,一下子就把女朋友逗笑了。
自從被媒體報道以後,3D煎餅打印機就被持續關注,在“小飛俠”和“南極熊”聯合發起的預訂活動中,已有近千份購買申請。由於“小飛俠”融合了海芯科技強大的3D打印研發能力,和食好運”這個既有情懷又極好吃的煎餅,目前已經獲得了徐小平千萬元的投資。
用清華學生的鑽研精神去做煎餅,初試啼聲,一鳴驚人。其中飽含著對技術的熱衷,對生活的熱愛,這一群清華畢業生從未忘記自己的使命。“小飛俠”3D煎餅打印機意外火爆,受到大眾的喜愛,他們將會做到極致,把3D科技應用於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滿足無數吃貨對美食的熱愛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