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神奇的FBI心理分析術

1983年10月,約翰·道格拉斯前往馬裏蘭州巴爾迪莫監獄對囚禁在該監獄內的囚犯展開調查。他要以訪談的形式獲取更多的犯罪信息,並以此來推理這些人在行凶時的心理變化過程。被關在巴爾迪莫這座古老的監獄中的犯人大都曾犯過“引人注目”的罪行,這也是約翰所期待的。

約翰·道格拉斯首次訪談的對象是一名強奸謀殺犯,他的名字叫查理·戴維斯。約翰想要通過查理進一步了解強奸謀殺犯的慣用犯案手法以及犯案時的心理。查理今年剛剛30歲,是一個身高體壯的白人大漢。他很注重自己的外表,即便是在監獄中,他也將自己的胡子刮得幹幹淨淨的,衣服也打理得十分整潔。

查理原本是一名救護車司機,但他卻利用工作之便先後殺害了五個人。查理的殺人方式有著極強的組織性,他會首先跟蹤一名年輕漂亮的單身女子,然後在這名女子駕車前往餐館或者停車場的時候,設法得到女子的姓名。

在掌握了足夠的信息之後,查理會打電話到餐館,通過廣播呼叫這名女子外出關掉車燈,等到女子獨自前來關車燈的時候,查理就會將她劫持。

在對這名女子實施淩辱之後,查理會殺死她,並將女子的屍體丟棄在他負責救護的區域內,然後撥打一個匿名電話,他就以對該電話的回複為借口前去收屍。如此一來,查理不但可以公然地將受害人的屍體收殮,還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打消警方對他的懷疑。

這種“盡在我掌控之中”的感覺著實讓查理感到興奮,他開始不斷地進行有計劃的謀殺,並對之深深迷戀。在聽了查理的敘述之後,約翰馬上就斷定查理是一個衝動型殺手,而促使他作案的最初原因應該是性衝動,為了證實自己的推理,約翰開始“讀取”查理的內心。

“查理你很喜歡警察這個身份是嗎?你想當一名警察,處在有權力的地位,而不想去做一些沒有權力的低賤工作。”查理咧開嘴笑了笑,道:“我的爸爸曾經是一名警察。”約翰記得查理在講到最後一次謀殺時,他的眼球轉向左側,而且他還提到了一個細節,他將受害人的屍體放在前排座位上遮好,這是查理首次在談話中回憶起作案細節。

約翰馬上改變了談話模式,他開始直擊查理的心靈。“查理,你在同女**往方麵存在著問題,你的收入、工作不能夠讓你施展抱負,所以你開始酗酒。經濟危機讓你和同居的女人爭吵,情況十分糟糕的時候,你就會外出‘狩獵’。”約翰的話讓查理不由得坐直了身體,他的身軀開始微微向前傾。約翰知道查理已經在認真聽了。

“你在最後一次作案時,遇到了麻煩。”約翰接著說道,“這個女人是與眾不同的,你在強暴了她之後,不僅給她穿上了衣服,並且還在她的頭上蒙了一塊黑布。前幾次你都沒有這樣做,顯然這一次作案並不像前幾次那樣能給你‘好的’的感覺。她一定對你說了什麽,對吧,查理?這些話讓你感到於心不忍,你不敢在殺害她的時候麵對她。她和你說了什麽,查理?”

約翰的話讓查理的臉漲得通紅,他的眼神開始變得飄忽,顯然他的思緒已經回到了案發當晚。查理呆愣了許久之後,神情恍惚之下才猶猶豫豫地重新開了口:“那個女人說,她的丈夫身體狀況很糟糕,可能活不了多久了,這是她最擔心的事情,我不知道這是真的還是她的計策,但對我的觸動很大。我本不想殺她的,但我並沒有戴麵具,她看到了我的臉,我必須殺了她。”查理低沉且緩慢地說道。

約翰注意到查理在說這些話的時候眼球一直轉向左側,於是便問道:“你拿了她的什麽東西吧?” “是的,我拿了她的錢包,裏麵有她和孩子的合影,我將這張照片留了下來。”查理的聲音越來越低沉、緩慢。

“我還去了她的墓地,帶著那張照片。”講完這句話後,查理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仿佛是放下了某個非常沉重的包袱。“你將那張合影放在了墓前,對嗎?”約翰繼續問道。“是的。”查理一邊回答,一邊悄悄垂下了頭。

案例講到這裏已經結束了,但相信讀者心中的疑惑並沒有解開,甚至有些讀者會懷疑FBI特工難道還是一名巫師?不然他是如何精準地預測查理的內心?又是如何得知那些本該隻有凶手才知道的細節?

當然,FBI特工不可能是一名巫師,也不可能會預言術,更不會在審問的時候拿上一顆水晶球。約翰·道格拉斯之所以能在訪談中準確地把握查理的內心,是因為他借助了FBI長期探究的“心理分析術”。

FBI行為分析專家認為,研究心理分析術實際上就是研究人的本能。本能是人與生俱來的行為模式,是人們在遭到某種有效刺激時所產生的瞬間、自然的反應,這種反應是短暫、真實且具有特殊意義的。所以本能是作不得假的,並且可以真實地反映出行為人內心世界的動態及變化。

專家們把對本能反應的研究劃分為三個方麵:(1)“微表情”;(2)“微反應”;(3)“微語義”。

在上述案例中,約翰·道格拉斯通過查理眼球轉動方位的不同,分辨出他內心最放不下的凶案是最後一起。再加上最後一起凶案死者身上出現的頭罩和遮掩,約翰斷定這起凶案對查理有著特殊意義。

於是,約翰就將話題引向最後一起凶案,並在講出推論的一瞬間觀察到查理的身軀不由自主地坐直了,並且他的整個軀幹微微向前傾。這說明查理已經進入狀態,而且他的身體動作告訴約翰他的推論是正確的(根據身體微反應做出的判斷)。隨後,約翰又根據查理講話時眼球的轉動方向、臉色變化、眼神神態以及悄悄低頭等“微反應”判斷出查理在作案時真實的內心想法。

此外,查理在轉述最後一起謀殺案的過程中,他的語速一直很緩慢,音調也非常低沉,這和他在轉述前幾起謀殺案時的語音語義完全不同,這就凸顯出最後一起謀殺案的特殊性。約翰就是根據查理語音語義的變化,判斷出查理當時內心中曾產生了諸如愧疚、後悔、沉痛的情緒(根據微語義判定)。

可以說在上述案例中,約翰是借助了“微表情”“微反應”“微語義”等三個方麵的研究成果,才最終達到了分析查理內心的目的,而如何利用這些知識去判斷、分析行為人的內心是本書接下來內容的重中之重。

FBI行為分析專家告誡讀者們,我們在學習了FBI心理分析術並將它應用到生活中的時候,首先要將自己放在一個合格觀察者的位置上,隻有這樣才能符合解密行為人內心的基本要求。然後要結合行為人當前環境因素進行分析,將分析的結果與所學到的心理分析知識相印證,就能達到初步解讀行為人心理的目的了。

有了初級心理分析的能力之後,就可以嚐試解密特殊的身體語言。特殊的身體語言往往更加複雜,它通常都蘊含著多重含義及外部變化,所以在解密這些身體語言的時候,需要借助“基線”這一概念,然後通過從各個方麵、各種渠道收集的信息來進行綜合性的判斷。

最後還應該學會區分虛假或者帶有誤導性質的身體語言行為,想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要有細致入微的觀察能力和捕捉行為人行為變化的原因、特點的能力。隻要做到這一步,那就可以像約翰·道格拉斯那樣全麵、熟練地應用FBI分析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