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並非總是讓人討厭

抱怨並不是問題,關鍵是以什麽方式去抱怨,跟誰去抱怨。

都說抱怨就像嘔吐,吐完你自己倒是舒服了一點,卻惡心死周圍的人。一方麵我向往沒有抱怨的世界,另一方麵又覺得,怨氣要是不發泄出來,隻會讓人的情緒越來越差。所以關於應不應該抱怨這個問題,內心其實一直很矛盾,直到去成都玩時碰到倆姑娘,從此才不再糾結。

這倆姑娘都來自北京,我們三人是在去成都的火車上認識的。大家的第一印象都不錯,可能因為我是四川人,也可能因為我看起來不像人販子。其中一位姑娘提議,到了成都幹脆一起玩,她可以把訂的酒店改成我要入住的那家,另一位姑娘也立刻表示,要加入我們。於是我們三人入住了同一家酒店,她倆共享一個標間,我是單人間。

三個女人湊在一起,除了吃喝玩樂,自然少不了互相交換情感八卦。曾經有個朋友告訴我:“獨自上路的姑娘,背後多半都有段痛徹心扉的失戀故事。”也許這句話有失公正,但我在路上遇到的姑娘大多還真是這樣,包括這兩位,不約而同都是剛剛失戀,而且都被傷得很深。

姑娘A跟男朋友相戀多年,本來以為會一起步入婚姻殿堂,但某天男人接到前女友的電話,對方在電話中哭著說,我在你家樓下。姑娘A說,你現在要是下去,我倆就分手。男人說,我要是不下去,她會幹蠢事的。姑娘A說,你就不怕我幹蠢事?男人說,你不會的。最後男人還是下去了。姑娘A離開男人家的時候,看見前女友在男人懷裏哭泣。姑娘A說:“那天最讓我傷心的,其實不是他下樓見前女友,而是我頭也不回地走了,他卻沒有追上來。”

後來,男人拿著大鑽戒向姑娘A求婚,求她原諒。她收下了鑽戒,然後讓男人滾。“憑什麽跟鑽石過不去?嘿嘿。”姑娘A說。

姑娘B說:“你這樣有點不厚道吧?”

姑娘A說:“不,是非常不厚道。但是我為什麽要對他厚道?以德報怨,我還沒學會。”

姑娘B的男朋友比她年長十歲,是個事業型的成熟男人,在北京有車有房。這個男人滿足了姑娘B對夢中情人的所有幻想。在兩人交往的兩個月中,姑娘每天都跟中了大獎一樣樂滋滋的,直到姑娘提出要跟男人同居,而男人覺得太倉促。之後,兩人就開始頻繁爭吵。姑娘說:“我知道他喜歡我,但光喜歡是不夠的,我要的是愛!”男人跟她解釋,愛上一個人是需要時間的,但是姑娘B認為那都是男人的借口。

其實我倒覺得那未必是借口,有些人能一下子就愛得死去活來,而有些人更喜歡慢慢來,我自己就是這樣的人。我的戀愛模式一般都是:從好感到喜歡,從喜歡到很喜歡,從很喜歡再到愛。而這個過程是隨著對一個人的逐步了解,慢慢往前推進的。有些人,我了解得越多,會越喜歡他,直到愛上他;而有些人,了解得越多,會越沒感覺,直到徹底沒感覺。現在的男朋友曾抱怨道:“我看你就是沒那麽喜歡我。”我說:“是,我現在是沒那麽喜歡你,但將來我會不會喜歡你,會不會愛你,就得看你的了。”還好他覺悟比較高,不再催我趕上他的腳步,而是耐心地放慢腳步等我,後來我真的愛上了他。

正是因為這兩段故事,姑娘A跟姑娘B一路抱怨。如果我也是失戀之人,也許還能從她們的悲憤情緒中,找點心理平衡。但那時我剛剛喜歡上一個男人,一邊看著心上人發來的問候短信,一邊聽她們對男人的聲討,心裏真有種說不出來的滋味。奇怪的是,我並不討厭姑娘A的抱怨,反而還挺喜歡聽她吐槽的,而姑娘B的抱怨,真的讓人感到“好累,再也不會愛了”。她倆的話題,雖然一直是關於失戀和男人的,但姑娘A每次說的,都是不同的東西,每次都有新鮮槽點。提到前男友時,她從未使用過“人渣”二字,而是將他封為“亞洲影帝”,演技爆棚。她說,我跟他一起這麽多年,我這麽厲害的火眼金睛,硬是沒看出他心裏還住著另外一個女人。A雖然內心沉重,說話方式卻頗為輕鬆,而非苦大仇深。

A跟B的抱怨,最大的區別就是:

A在發泄自己的怨氣時,她的態度更像是“我有什麽不開心的,說出來讓你高興高興”。當然,這麽可愛的女孩子,我不會因為她不開心而高興,但至少不會被她的負麵情緒傳染。

而B簡直就是把我當她情緒的垃圾桶,將怨氣源源不斷地往我這裏傾倒。讓我有種感覺,她不高興時,別人都得陪著她不高興。不僅自己認定“男人都是騙子,都是不靠譜的人渣”,還非要我也接受這種設定。小姐,我剛勾搭上一個自己喜歡的男人,你能顧及一下那頭在人家懷裏亂撞的小鹿嗎?並且姑娘B的抱怨,簡直就像複讀機。要麽同一時間,就同一事情,重複說N次;要麽N次抱怨,每次說同一事情。

我不介意姑娘A的抱怨,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我跟她的三觀比較接近。雖然姑娘A被男人傷了,但她同樣覺得在我們這個年代,女人並不是愛情中的弱者,或者說愛情中,男女其實都是弱者,沒有哪方“更弱”這回事兒,我們都見過被女人搞得痛哭流涕的男人。為什麽那麽多人覺得苦逼的都是女人,也許是因為大多數在感情中吃了虧的女人,想讓全世界都知道男人是混蛋;而男人吃了虧呢,一般就跟親密的朋友講講,不太好意思告訴外人,所以讓人感覺被侮辱與被傷害的總是女性。我們都覺得在愛情中的兩個人,首先得對自己負責,然後是互相負責,而不是一方對另一方單方麵的負責。

而姑娘B呢,自身就認定了女性就該是弱者,是需要別人負責的角色。我和姑娘A跟她說,要是一個人老覺得自己是被欺負的角色,那多半是要被欺負的。她認為我們那是三觀不正,是在替男人開脫罪責。我當時就錘子了,並在心裏暗暗發誓,自己以後絕對不向一個三觀不合的人倒苦水。

原來,抱怨並不是問題,關鍵是以什麽方式去抱怨,跟誰去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