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廣場”,一“名”驚人
經協大廈位處深圳市中心區南區——中心商務區及商業中心區的東南角,是未來深圳市經濟活動的中樞地帶。中心區是深圳市委、市政府為實現深圳二次創業的戰略目標,建成現代化國際性大都市,而決定在福田區開發建設的一個具有國際水準的以商務活動為主要功能的城市中心區。深圳市中心區的主要城市功能為國際性跨國公司的商務活動提供便捷高效的工作環境;為區內各類人員的活動提供良好的空間環境,為中心區的居民提供優美舒適的生活環境。
曆史選擇了中心區,為中心區下了位,同時也就惠及經協大廈,使它的發展空間大大拓寬。
曆史賦予了中心區多重使命和多重功能,使這片神奇的土地形成了多種優勢:
——地理位置的優勢。深圳隻有一個中心區,某地緣具有唯一性;中心區是深圳的重心,具有顯而易見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交通便捷的優勢。到過中心區的人,都對這裏的道路條件稱讚不已,真是大路朝天,暢達四方。不久的將來,人流、物流、信息流……會從東西南北向中心區匯聚;
——規劃配套和生態環境的優勢。規劃超前,配套齊備,充分體現人文精神,人與自然的融合,突出考慮生態環境的優化,營造大麵積的綠色空間……“這些使中心區與傳統的城市麵積產生巨大的反差,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存狀態;
——土地升值的優勢。中心區將建成深圳的“華爾街”,寸土寸金,投資置業增值潛力自不待言,並帶動周邊地段房地產升值。
……
中心區的優勢不勝枚舉,這些優勢經協大廈大都有份,“扼守”在中心區東南角的經協大廈與中心區有著不可割離的地緣關係。經協大廈以南的皇崗口岸,則不僅大大增添了樓盤的國際色彩,也將使之在即將到來的“'97回歸”中受益非淺。1997年,香港回歸,舉世矚目。這一重大曆史事件的影響超越時空,持久而深遠。
對深圳房地產而言,“'97概念”是一個持續的核心題材。這一曆史機遇既是短期的熱門主題,更是長遠的實質性“利好”;既是麵上的“普惠”,更是一次點上的激勵與推促。那些位居熱點區段的明星樓宇,價值將獲得充分的回報與提升,星光會更加閃亮。“口岸概念”是“'97概念”的地域性表現,具有“口岸概念”的樓盤獲益多多。身居皇崗口岸地帶的經協大廈當在此列。
到深圳的人特別是到口岸的人,會有一種強烈的感受,那就是這裏同世界很接近。毗鄰世界級的金融、貿易、航運和旅遊中心香港,親密的地緣關係,高頻度的直通列車和穿梭巴士,每天通過各口岸往返的10多萬人流,以及滾滾如長龍的貨運車流,讓人感覺到時空在縮短,感覺到香港和世界跳動的脈搏。
作為亞洲最大的陸路口岸,皇崗口岸是深港銜接的要衝,經過數次大規模的改造,各項功能日趨完善,環境條件大為改觀。廣深高速公路、濱河大道、濱海大道以及未來的地鐵、香港西北鐵路、深港西部通道等項目的建設,使皇崗口岸的交通重心地位更為突出,輻射功能更加強勁。一個集商務辦公、商業服務和高檔住宅為一體的新興社區已初具規模,成長空間廣闊。
口岸地帶的繁榮興盛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種必然。當人們感慨羅湖口岸及其周邊地帶包括日前的全市中心商業區的輝煌時,也沒有理由不對臨近新市中心的皇崗口岸片區的前景抱有美好的期待。
至於經協大廈,這個該區域建築中的“大哥大”,其地位將長期保持下去。盡管帶有計劃經濟色彩,但的確又是一種“中國特色”,是一種國情,依然有著強勁的生命力。如果能與市場經濟機製結合起來,必將產生巨大的效能。
中央有關部門、各省市自治區和深圳市,對經協大廈的建設發展給予關注和支持,對其經協功能的發揮寄予厚望。
眾多的內地駐深辦事機構和企業雲集在經協大廈,“一樓之內,走遍神州”;足不出戶,可交天下友,其目標是深圳和海外市場。同時,一批急於拓展中國內地市場的海外企業,也可以來“搶占”經協大廈這座矗立於口岸和中心區的“橋頭堡”。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國內和海外兩個市場的對接。在各種人流和信息的交匯、碰撞中,將產生無數的商機,經協大廈也因此將成為經濟協作、優勢互補、外引內聯、招商引資的“超級大舞台”。
這個舞台應該是什麽概念呢?
在王誌綱看來,它應該是一個“商務聯合國”,是深圳和內地的聯合,是中國和海外的聯合,是政府和企業的聯合。她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寫字樓,不是隻提供給客戶一個“辦公空殼”,而是一座“商務聯合國”大廈。讓“辦公空殼”充滿商機,還需要從高智能化配置、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場所功能的延展等方麵對“商務聯合國概念”給予物化和補充,使之成為麵向全國各地的經協部門和廣大企業,並麵對海外市場的信息中心、交流中心、新聞發布中心、招商引資中心、會議中心、展銷中心和經貿活動的服務基地,即將落成的經協大廈要在“內地一深圳一香港一海外“這個“四點一線”的外引內聯、開放發展的戰略格局中占據特殊位置。
圍繞這一主題思路層層剝筍,王誌綱感受到浮現在眼前的經協大廈已經龍精虎猛,活靈活現。於是他厚積薄發,落下了後來轟動深圳的點睛之筆,即經協大廈的市場形象定位——他鄭重地建議“經協大廈“更名為“聯合廣場”。
名字一改,如同畫龍點睛,整個大廈騰空而起,頓時活了起來。大廈有了靈魂,連困惑了發展商許久的諸如大樓內部功能分布、廣場上雕塑造形的選擇等等,頓時都找到了“戲眼”和憑據,於是全局皆活。
寫下“聯合廣場”4個字後,王誌綱順勢而下,又寫下一條廣告語—— “全世界創業者聯合起來!”
這句廣告語,源自《共產黨宣言》中“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這句響徹全球的口號,因而人人耳熟能詳,因而同樣氣勢恢宏,震人心魄。作為推出“聯合廣場”重新亮相的廣告語,它可以保證“聯合廣場”的新形象最快最廣地傳播開去。
改掉“經協”三字,對於經協公司特別是其上級領導來說,無疑是一個遺憾。但丁明山還是立刻感受到並接受了“聯合廣場”撲麵而來的氣勢和深遂的理念。一錘定音,更名,營造商務聯合國!。
1997年3月3日是原名“經協大廈”更名為“聯合廣場”暨“聯合廣場”正式公開發售儀式,在工地現場隆重舉行。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來了,中央各部委、解放軍總參謀部的領導來了,銀行家來了,各大業主來了。高朋滿座.冠蓋雲集。領導們說:“早就該這樣改了。”業主們說:“終於盼到這一天了!”祝賀更名的條幅,在大廈上部圍繞,掛了滿滿一圈,儼如給“聯合廣場”係上了一條大大的紅圍巾,分外引人注目。當天深圳的主要報紙都登載了聯合廣場的大幅廣告:“三年不飛,一飛衝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全世界創業者聯合起來!”
“聯合廣場”平地一聲驚雷,震人耳膜,**滌了“經協大廈”的不良影響,也在樓盤的營銷上打開了一個新的空間。“聯合廣場”有了靈魂,“聯合廣場”活了!
王誌綱工作室派出一個三人工作組,和經協公司共同組成營銷廣告監理班子,深圳市鼎成廣告公司承擔了下一階段報紙廣告創意和設計任務。經過精心準備,以“大器鑄成”為係列的廣告在《深圳特區報》隆重推出。
在短短的時間裏,聯合廣場快速積累、積澱了“聯合”的品牌資源,並得到市場的認同,奠定了銷售所必需的品牌和形象基礎。銷售工作迅速展開。利用經協紐帶,南聯北上,西出東進,交四方友,會八方客,誠邀南下,共創偉業,力圖使聯合廣場成為全國經濟協作的中心。
“聯合廣場”在開辟深圳市場的同時,布陣香港,涉及海外,外向型市場的拓展初有收獲:
——立足深圳,以新市中心和皇崗口岸片區超級優質商用寫字樓形象,吸引“明主”加盟;
——在多方努力下,聯合廣場初步形成了“內地-深圳-香港-海外”的市場銷售格局,局麵終於打開;
——據不完全統計,至1997年底,聯合廣場已完成銷售麵積11萬平方米,回收資金7.7億元,銷售率達70%以上。這在寫字樓,特別是甲級寫字樓嚴重積壓的深圳,不能不說是個奇跡。
1997年12月28日,聯合廣場隆重“入夥”,《深圳商報》的記者寫下了這樣的報道:
當人們回顧1997年的深圳寫字樓市場時,不能不承認市況的相對清淡,許多房地產商麵對著“空置”陰影的壓迫。同時,人們也看到了重出江湖的聯合廣場有勇有智,奮力搏擊的身影和效績。
從媒介的大版幅傳達和高頻率報道中,從聯合廣場工地現場每天都在進行的新變化中,從公眾由衷的感歎和讚譽聲中,人們會發現一個新的物業品牌的快速成長,一個深圳名牌物業的誕生。
不管怎麽說,一年過去了,今天的人們再談起聯合廣場,已大有“士別三日”的感覺。
新業主會以自己入駐聯合廣場而感到自豪,覺得是一件體麵而榮耀的事,顯示了實力、地位和形象;原先牢騷滿腹的老業主,也顯得很有信心,慶幸自己的選擇最終還是正確的;
各級領導、嘉賓紛紛前來參觀,不少公司包括一些知名的跨國大公司派人實地考察,洽談合作,紛紛簽訂購樓協議;
1997年9月,聯合廣場在香港舉行推介會,引起實業界的關注,香港媒介給予充分報道,對聯合廣場評價甚高,有的媒介稱聯合廣場為“牛年的‘牛樓’”。
虎年春節,全國人大委員長喬石,在深圳市主要領導陪同下,專挑聯合廣場,興致勃勃登上了這座體現90年代特區氣概的“樓王”之頂,俯看深港之餘,對這座“商務聯合國”給予了高度評價。
聯合廣場作為深圳名牌物業的形象和地位,已經確定,在它身上所蘊含的種種概念,已全部或部分地被市場接受——市場畢竟是認同精品的。
聯合廣場在1997年著實“火了一把”,王誌綱工作室也著實“火了一把”。最令王誌綱欣慰的是,心存感激的經協公司,在《深圳特區報》用一整版廣告篇幅,冠以“衷心感謝王誌綱工作室成功策劃”醒目大字的特殊方式,向王誌綱工作室表達了衷心的感謝。
深圳首戰告捷,不僅讓高傲的深圳人認同了王誌綱,而且也認同了其形象提升、概念整合等方麵的思路和做法,感受到了王氏策劃的巨大威力。常言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通過“聯合廣場”的成功策劃,新移民王誌綱在給深圳人送上一份碩大的見麵禮的同時,亦在深圳牢牢地站穩了腳跟。